多功能坚果采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640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坚果采打机,包括手持外壳(1),手持外壳(1)内设有电源(2)和控制电路板(3),所述手持外壳(1)内腔的顶部设有与电源(2)和控制电路板(3)相连的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锥齿轮(5),驱动电机(4)的下方设有经轴承与手持外壳(1)内腔转动连接的驱动盘(6),驱动盘(6)的外边缘设有与驱动锥齿轮(5)相啮合的环形斜齿部(7),驱动盘(6)的侧部设有转动连接的驱动杆(8);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电源与驱动部件集成于手持外壳内,从手持侧带动驱动杆往复运动,同时可以将驱动杆传递给拍打头的驱动效果进行缓冲,有小减少对果枝的刚性冲击,从而减少花蕊脱落,实用性佳。实用性佳。实用性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坚果采打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果实采摘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坚果采打机。

技术介绍

[0002]对达到成熟度的果实进行采摘的过程是果树生产中用工较多的一个环节,及时和合理的采收,对果品当年和来年的产量、品质,以及果品的贮运加工和市场供应关系极大;针对一些不便于直接采摘的果实,需要使用采摘装置,利用其杆身上的拍打装置将果实晃落,公开号为CN105684651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果实采摘设备,具体包括接长杆、直流电机、壳体等部件,使用时手握接长杆,通过远端的直流电机驱动壳体处的采摘头摆动进行果实采摘,供能部件设置于接长杆尾端,而驱动部件均集成于接长杆的远端,受到杠杆作用远端会产生较大的力从而易使接长杆发生弯曲,手持不便且使用可靠性欠佳,同时在拍打过程中,采摘头到达极限位置后力方向发生改变,其产生的巨大加速度会带动采摘头快速回移,所具有的刚性冲击容易对枝条产生同样过程的剧烈晃动,对于山核桃、碧根果等果树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于油茶等长花蕊果树来说,上述采打机的采打方式容易使花蕊脱落,从而导致来年产量减少,因此对于这些长花蕊果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坚果采打机,包括手持外壳(1),手持外壳(1)内设有电源(2)和控制电路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外壳(1)内腔的顶部设有与电源(2)和控制电路板(3)相连的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锥齿轮(5),驱动电机(4)的下方设有经轴承与手持外壳(1)内腔转动连接的驱动盘(6),驱动盘(6)的外边缘设有与驱动锥齿轮(5)相啮合的环形斜齿部(7),驱动盘(6)的侧部设有转动连接的驱动杆(8);所述手持外壳(1)内腔的头端设有横向设置的导轨(9),导轨(9)上设有滑动连接的连接件(10),连接件(10)上设有与手持外壳(1)内腔横向滑动连接的输出杆(11),连接件(10)侧部与驱动杆(8)端部转动连接;所述输出杆(11)的端部设有采摘杆(12),采摘杆(12)的端部设有传动杆连接座(13),传动杆连接座(13)上设有缓冲杆(14),缓冲杆(14)的端部设有导向连接座(15),导向连接座(15)内设有经直线轴承滑动连接的拍打杆(16),拍打杆(16)的外端设有拍打头(17);所述缓冲杆(14)内具有缓冲腔(18),拍打杆(16)的内侧设有与缓冲腔(18)相契合的缓冲板(19),缓冲板(19)内侧与缓冲腔(18)内端之间设有抗冲击弹簧(20),缓冲板(19)外侧与导向连接座(15)之间设有缓冲弹簧(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坚果采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杆(12)包括与输出杆(11)相连的第一连接座(22),第一连接座(22)上设有第一空心管(23),第一空心管(23)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座(24),第二连接座(24)上设有第二空心管(25),第二空心管(25)端部与传动杆连接座(13)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坚果采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22)包括设置于输出杆(11)端部的第一连接套(26),第一连接套(26)的端部设有螺纹配合的第二连接套(27),且第一连接套(26)外端与第二连接套(27)内腔端部之间设有第一夹持垫块(28),所第一空心管(23)设置于第一连接套(26)和第二连接套(27)内;所述第二连接座(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琳曹成茂柴贵钦孙燕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硅火技术服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