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挡玻璃、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060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风挡玻璃,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夹胶层和P光增反膜;其中,夹胶层位于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P光增反膜镀在内层玻璃或者外层玻璃上。本申请还提供了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该显示系统可以为HUD系统。本申请方案中,因为P光增反膜可以提高对P光的反射率,所以可以通过P光携带一个焦面或者3D显示中一个眼睛的图像,从而实现双焦面/多焦面/3D显示,又不会产生重影。又不会产生重影。又不会产生重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挡玻璃、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0001]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2210612085.3,原申请日是2022年05月31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涉及光学
,具体涉及一种风挡玻璃、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0003]抬头显示(head up display,HUD)通过光系统与前风挡玻璃配合,将图像生成单元(picture generation unit,PGU)发出的图像成像到人眼,实现抬头显示功能。
[0004]目前HUD的实现主要通过投影来成像,其中投影成像就是利用前风挡玻璃或者额外设置的光学元件进行投影显示,而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直接使用前风挡玻璃的反射,但挡风玻璃对P光的反射率较低,即偏振方向平行于反射平面的光的反射率较低,约0到4%。
[0005]当前HUD系统大部分是单焦面系统,其汽车仪表盘信息和导航信息同时在远焦面显示。当汽车行驶在城市道路场景下,仪表盘信息容易穿过近处景物,对驾驶员视线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风挡玻璃,用于提高P光反射率,以实现双焦面/多焦面/3D显示。本申请还提供了显示系统及交通工具。
[0007]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风挡玻璃,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夹胶层和P光增反膜;其中,夹胶层位于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P光增反膜镀在内层玻璃或者外层玻璃上。
[0008]本申请中,风挡玻璃可以为交通工具上的前风挡玻璃。
[0009]本申请中,因为P光增反膜可以提高对P光的反射率,所以可以通过P光携带一个焦面或者3D显示中一个眼睛的图像,从而实现双焦面/多焦面/3D显示,又不会产生重影。
[0010]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光增反膜镀在内层玻璃的外表面或者外层玻璃的外表面;其中,内层玻璃的外表面为内层玻璃中远离夹胶层的表面,外层玻璃的外表面为外层玻璃中远离夹胶层的表面。
[0011]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光增反膜位可以镀在风挡玻璃的表面,这样,P光传输时会因为P光增反膜的存在而提高P光的反射率,使得P光成为可以携带图像的光。
[0012]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光增反膜镀在内层玻璃的内表面或者外层玻璃的内表面;其中,内层玻璃的内表面为内层玻璃与夹胶层接触的表面,外层玻璃的内表面为外层玻璃与夹胶层接触的表面。
[0013]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光增反膜位可以镀在于风挡玻璃的内部,这样,P光传输时会因为P光增反膜的存在而提高P光的反射率,使得P光成为可以携带图像的光。
[0014]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P光增反膜对P光的反射率大于10%。
[001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夹胶层具有楔形角度。
[001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楔形角度的范围为0.05毫弧度(mrad)到0.6mrad。
[0017]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夹胶层的折射率与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的折射率相近。
[0018]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近”的含义可以是夹胶层的折射率与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的折射率的差值在一定范围内,如:[0,0.5],或者夹胶层的折射率与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的折射率的差值需要小于一个预设值,如:0.5。如:风挡玻璃中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的折射率为1.52,夹胶层的折射率为1.49,两者的折射率差值为0.3。夹胶层的折射率与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的折射率相近可以减少S光的反射次数,从而降低S光携带的图像发生重影的几率。
[0019]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包括:投影设备和风挡玻璃,风挡玻璃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夹胶层和P光增反膜;其中,夹胶层位于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之间,P光增反膜镀在内层玻璃或者外层玻璃上;投影设备向风挡玻璃射出第一P光,第一P光被P光增反膜反射出第一图像光;投影设备向风挡玻璃射出第一S光,第一S光在穿过风挡玻璃的路径上被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反射出第二图像光。
[0020]本申请中,投影设备可以是图像生成单元(picture generation unit,PGU),或者其他具有图像生成功能的模块。该投影设备可以发射P光和S光,P光指的是光线偏振方向与反射平面垂直的光,S光指的是光线偏振方向与反射平面平行的光。按照菲涅尔反射原理,P光入射风挡玻璃时的反射率极低,通常只有8%的P光会被反射,S光入射风挡玻璃时的反射率高于P光,通常会有20%的S光会被反射。
[0021]本申请中,第一图像光和第二图像光都可以成像到用户的视网膜中,或者成像到例如摄像机等测试设备中。
[0022]本申请中,风挡玻璃可以为交通工具上的前风挡玻璃。
[0023]本申请中,因为P光增反膜可以提高对P光的反射率,所以可以通过P光携带一个焦面或者3D显示中一个眼睛的图像,从而实现双焦面/多焦面/3D显示,又不会产生重影。
[0024]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夹胶层的折射率与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的折射率相近。
[0025]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系统还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用于接收所述投影设备发出的第一P光和第一S光,将所述第一P光和第一S光反射至所述风挡玻璃。
[0026]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射镜为曲面镜。
[0027]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近”的含义可以是夹胶层的折射率与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的折射率的差值在一定范围内,如:[0,0.5],或者夹胶层的折射率与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的折射率的差值需要小于一个预设值,如:0.5。如:风挡玻璃中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的折射率为1.52,夹胶层的折射率为1.49,两者的折射率差值为0.3。夹胶层的折射率与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的折射率相近可以减少S光的反射次数,从而降低S光携带的图像发生重影的几率。
[0028]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夹胶层具有楔形角度,P光增反膜镀在内层玻璃的外表面或者外层玻璃的外表面;其中,内层玻璃的外表面为内层玻璃中远离夹胶层
的表面,外层玻璃的外表面为外层玻璃中远离夹胶层的表面;第一S光在P光增反膜处被反射一次,在内层玻璃的外表面或者外层玻璃的外表面被反射一次,以得到两路第二图像光,其中,第二次被反射的第二图像光依次透射夹胶层和内层玻璃。
[0029]该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P光增反膜位可以镀在风挡玻璃的表面,第一P光只被第一P光增反膜反射一次,其他处对第一P光的反射都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第一P光被反射产生的第一图像光没有重影。第一S光传输时在从空气到风挡玻璃,或者,从风挡玻璃到空气的过程中被反射两次,其中,第二次反射的第二图像光会依次透射夹胶层和内层玻璃,具有楔形角度的夹胶层使风挡玻璃带有一定楔形角度,由于该楔形角度将在透过夹胶层的图像光的射出角进行了修正,使得两次反射的光进聚焦在同一点上,因此消除了两次反射的重影。所以,当该结构的显示系统进行双焦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夹胶层和P光增反膜;其中,所述夹胶层位于所述内层玻璃和所述外层玻璃之间,所述P光增反膜镀在所述内层玻璃或者所述外层玻璃上;所述风挡玻璃用于接收入射的第一P光,所述第一P光被所述P光增反膜反射出第一图像光;所述风挡玻璃还用于接收入射的第一S光,所述第一S光在穿过所述风挡玻璃的路径上被所述内层玻璃和所述外层玻璃反射出第二图像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P光增反膜镀在所述内层玻璃的外表面或者所述外层玻璃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内层玻璃的外表面为所述内层玻璃中远离所述夹胶层的表面,所述外层玻璃的外表面为所述外层玻璃中远离所述夹胶层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P光增反膜镀在所述内层玻璃的内表面或者所述外层玻璃的内表面;其中,所述内层玻璃的内表面为所述内层玻璃与所述夹胶层接触的表面,所述外层玻璃的内表面为所述外层玻璃与所述夹胶层接触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P光增反膜对P光的反射率大于1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胶层具有楔形角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挡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角度的范围为0.05毫弧度(mrad)到0.6mrad。7.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影设备和风挡玻璃,所述风挡玻璃包括内层玻璃、外层玻璃、夹胶层和P光增反膜;其中,所述夹胶层位于所述内层玻璃和所述外层玻璃之间,所述夹胶层具有楔形角度,所述P光增反膜镀在所述内层玻璃或者所述外层玻璃上;所述投影设备用于向所述风挡玻璃射出第一P光,所述第一P光被所述P光增反膜反射出第一图像光;所述投影设备用于向所述风挡玻璃射出第一S光,所述第一S光在穿过所述风挡玻璃的路径上被所述内层玻璃和所述外层玻璃反射出第二图像光。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光增反膜镀在所述内层玻璃的外表面或者所述外层玻璃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内层玻璃的外表面为所述内层玻璃中远离所述夹胶层的表面,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子爵陈彦哲常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