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川蛭通络在制备治疗脑损伤、减轻神经小胶质细胞缺氧损伤、促进神经网络恢复药物中的用途。川蛭通络主要由水蛭、川芎、丹参、黄芪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的功效。发明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川蛭通络在修复脑损伤、减轻神经小胶质细胞缺氧损伤、促进神经网络恢复时有显著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川蛭通络在制备治疗脑损伤药物中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川蛭通络在制备治疗脑损伤、减轻神经小胶质细胞损伤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脑损伤是指暴力作用于头部造成脑组织器质性损伤。根据伤后脑组织与外界相同与否分为开放性及闭合性脑损伤。根据暴力作用于头部时是否立即发生脑损伤,分为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
[0003]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免疫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受到内源性或外源性因素侵袭,小胶质细胞便迅速激活并集聚到病灶及其周围,同时分泌和(或)释放各种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NLRP3炎症小体主要表达在小胶质细胞中,在沉默NLRP3基因后,可减少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炎性反应和组织损伤。多年来,临床上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大都以保护神经元为主,对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的免疫细胞作用机制研究较少。随着对大脑认识的逐步加深,发现小胶质细胞对修复脑损伤有重要作用。
[0004]川蛭通络由水蛭、川芎、丹参和黄芪4味中药材制成。其中水蛭为君药,具有活血化瘀,破血消积的作用;川芎为臣药,具有生发的力量,可协同水蛭到达脑络,活血通络,使整体气血流畅,脏腑功能健旺;黄芪、丹参为佐药,黄芪通过补气来治疗血短瘀滞、温通脉络,丹参具有活血祛瘀,安神养心的功效;川蛭通络胶囊整体具有活血化瘀、益气通络的功效。
[0005]经检索,尚未有川蛭通络保护神经小胶质细胞缺氧损伤、修复脑损伤的用途的相关研究或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发现川蛭通络在制备治疗脑损伤、减轻神经小胶质细胞损伤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川蛭通络在制备治疗脑损伤、减轻神经小胶质细胞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的川蛭通络由如下成分制成:水蛭、川芎、丹参、黄芪。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脑损伤为原发性脑损伤或继发性脑损伤。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川蛭通络保护神经小胶质细胞缺氧损伤,促进神经网络恢复。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川蛭通络具有脑保护作用。
[0011]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证明了,川蛭通络在制备治疗脑损伤、保护神经小胶质细胞缺氧损伤,促进神经网络恢复药物中的用途。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川蛭通络的中药重量份的组分:
[0013]水蛭550
‑
650重量份川芎550
‑
650重量份
[0014]丹参350
‑
450重量份黄芪350
‑
450重量份。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0016]水蛭600重量份川芎600重量份
[0017]丹参400重量份黄芪400重量份。
[0018]所述的川蛭通络经常规工艺加入临床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
[0019]所述的中药组分经常规工艺加入临床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
[0020]所述的临床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剂包括但不限于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片剂、口服液、合剂;优选所述的口服制剂为胶囊剂;更近一步地,所述的口服制剂为川蛭通络胶囊。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途是已上市药物川蛭通络胶囊(国药准字Z20090031)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的,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制剂。
[0022]专利技术人在川蛭通络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川蛭通络修复脑损伤、对神经小胶质细胞细胞缺氧有保护作用、对神经网络恢复有促进作用,下面将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所述修复脑损伤、减轻神经小胶质细胞缺氧损伤、促进神经网络恢复药物中的用途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神经小胶质细胞中HIF
‑
α表达情况的检测
[0024]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发现,随着缺氧时间的增加,神经小胶质细胞中HIF
‑
1α表达进一步提高(P<0.01)。培养48h,HIF
‑
1α蛋白表达水平(0.78
ꢀ±
0.051)较24h时(0.338
±
0.041)、0h(0.051
±
0.024)明显增高(t=21.35, t=40.69,P<0.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表格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叙述,以使公众对
技术实现思路
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凡依照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所进行的任何本领域等同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仪器与材料:
[0027]受试物为川蛭通络胶囊(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舒泰50
‑
盐酸塞拉嗪注射液,舒泰50,批号:7UX8A,购自法国维克有限公司;人神经小胶质细胞,购自上海晅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盐酸塞拉嗪,批号:20201118,购自吉林省华牧保健品有限公司。
[0028]实施例一 川蛭通络保护神经小胶质细胞缺氧损伤
[0029]1.神经小胶质细胞的培养
[0030]在DMEM高糖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中加入神经小胶质细胞,置于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5%CO2、37℃;定期更换培养液(每日1次),在细胞密度达85%~90%时进行细胞传代;加入0.02%乙二胺四乙酸与0.125%胰蛋白酶1ml,进行消化约5min,随后完全培养基终止反应;以1500r/min离心 10min后,去其上清液,取1/3继续培养,其余加入二甲基亚砜,并用液氮保存作为备用。
[0031]2.实验方法
[0032]2.1造模及给药
[0033]缺氧模型的构建
[0034]神经小胶质细胞缺氧模型
[0035]采用无糖低氧方法构建神经小胶质细胞缺氧模型损伤模型,于37℃恒温缺氧箱中进行细胞培养,培养条件:1%O2,5%CO2,94%N2。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
1α,HIF
‑
1α)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以炎症缺氧模型的成功建立。
[0036]2.2分组和给药方法
[0037]在神经小胶质细胞培养7d后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及川蛭通络治疗组。空白对照组于正常环境下用DMEM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阴性对照组将川蛭通络溶液置于正常培养基中并进行正常条件下进行细胞培养,模型组于缺氧损伤状态下用DMEM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川蛭通络治疗组将川蛭通络溶液(60mL/kg)置于正常培养基后进行缺氧处理。
[0038]2.3细胞增殖的检测
[0039]采用CCK
‑
8进行检测,方法如下:收集细胞并将其密度调整为1
×ꢀ
105/mL,采用96孔板并在各孔均接入200μl细胞悬液,在饱和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川蛭通络在制备治疗脑损伤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川蛭通络主要由水蛭、川芎、丹参、黄芪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脑损伤为原发性脑损伤或继发性脑损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川蛭通络保护神经小胶质细胞缺氧损伤,促进神经网络恢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川蛭通络具有脑保护作用。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川蛭通络由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水蛭550
‑
650重量份 川芎550
‑
650重量份丹参3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利要求书一页说明书六页附图一页,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