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时提前TA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0579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2
本申请提供一种定时提前TA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终端可确定第一参数的有效时长和第二参数的有效时长,第一参数包括:终端的定位信息;第二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服务卫星的星历信息、公共TA信息;之后终端可根据第一参数的生效时刻、第二参数的生效时刻和第一参数的有效时长和第二参数的有效时长,确定第一参数的失效时刻和第二参数的失效时刻;在第一参数的失效时刻和第二参数的失效时刻中最早的失效时刻或最早的失效时刻之前,更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根据更新后的第一参数以及第二参数,确定TA调整量;根据TA调整量与服务卫星进行通信。通过同时更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可以减少确定TA调整量时误差跳变情况出现。现。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时提前TA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TA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不同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与基站的距离不同,这样不同UE发送的上行信息会在不同的时刻到达基站,会出现信号干扰,因此基站希望来自同一子帧的不同UE的信号到达基站的时间基本上是对齐的,那么基站就能正确接收UE所发送的上行数据,为了实现基站对UE上行数据的正确接收,引入了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
[0003]在地面通信中,基站可通过UE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来估算UE的TA(与基站距离不同的UE,TA也不相同),然后再将定时提前命令(timing advance command,TAC)通知给UE,UE可根据TAC确定TA的取值。不同的UE根据对应的不同TA发送上行数据(不同的TA等于各UE到基站的往返传输时延),就基站的角度而言,所有的上下行系统帧对齐,基站可在同一个子帧接收来自多个UE的上行数据。上述的TAC机制可以理解为闭环的TA调整机制,然而卫星通信中,卫星与UE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延较大,直接基于TAC确定TA不准确,因此为了保证卫星通信中上行同步引入了开环TA调整机制(也即不需要UE发送preamble来估算TA)。但是在卫星通信中,一方面终端在接收到TAC后通过累加上一次的TA来确定当前的TA(该TA可能补偿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星历信息以及公共TA信息的误差),另一方面在位置更新或者星历信息监听时,星历信息、公共TA信息以及GNSS的误差可能会再次累加到TA中,造成TA的误差计算不准确,那么确定的TA的取值也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TA确定方法及通信装置,以减少确定TA调整量时的误差跳变,提高TA调整量的准确度。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TA确定方法,该方法可通过终端来执行,该终端可以理解为UE、车载设备、终端的芯片等,本申请在此不具体限定终端的类型。终端可与卫星进行通信,在本申请中,卫星可以为静止卫星、非静止卫星、人造卫星、低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以及高轨道卫星等,本申请在此不具体限定。
[0006]终端可确定第一参数的有效时长和第二参数的有效时长,第一参数包括:终端的定位信息;第二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服务卫星的星历信息和公共TA信息;之后根据第一参数的生效时刻、第二参数的生效时刻、第一参数的有效时长和第二参数的有效时长,确定第一参数的失效时刻和第二参数的失效时刻;在第一参数的失效时刻和第二参数的失效时刻中最早的失效时刻或最早的失效时刻之前,更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终端可根据更新后的第一参数以及第二参数,确定TA调整量;并根据TA调整量与服务卫星进行通信。
[000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参数的有效时长可能是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的,或
根据网络侧设备下发的定时器的时长来确定,其中,网络侧设备可以理解为服务卫星,地面网关,地面基站等,本申请在此不具体限定。第二参数是不断广播的,是不需要终端设备进行更新的,终端只需要在某个时刻监听即可。因此上述的更新第二参数,在实际应用时,应当理解为监听、获取等。第二参数的有效时长可通过服务卫星下发第二参数时携带的定时器来确定,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来确定,本申请在此不具体限定。
[0008]另外,终端收到第一参数或第二参数以及相应定时器后,会判断该参数的生效时刻,其失效时刻是终端根据参数的有效时长推算的,其误差可能超过规定,不能满足通信需求。除了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更新来纠正TA,网络侧设备也会通过TAC指示来纠正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误差。相关技术中TAC是通过累加的方式来对TA进行调整,如果在第一参数调整或者第二参数调整时同时累加TAC对应的定时提前量,那么会引起TA调整时的误差跳变。如果第一参数调整或第二参数更新不是同时进行的,在任何一个参数调整时,累加TAC对应的定时提前量,也会存在TA误差跳变,因为TAC还纠正了另外一个参数的误差,而终端只更新了其中一个参数。因此,只有当两个参数同时更新,并且更新时不累加包含了两个参数的TAC对应的定时提前量,才不引起TA误差的跳变。
[0009]由于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是不断变化的,在某个时刻是生效的,在某个时刻可能就失效,且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生效和失效时刻也是不同的,在任意一个参数失效时或者失效之前同时更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避免在计算TA调整量时,累加太多与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相关的TA误差,通过该方式可以减少确定TA调整量时的误差跳变,提高TA调整量的准确度。
[0010]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终端可根据如下公式确定TA调整量:
[0011]T
TA
=(N
TA,UE

specific
+N
TA,common
+N
TA,offset
)
×
T
c
[0012]其中,T
TA
为TA调整量;N
TA,UE

specific
为基于服务卫星的星历信息和终端的定位信息确定的定时提前量;N
TA,common
为与公共TA信息相关联的定时提前量;N
TA,offset
为定时偏移量;T
C
为最小时间单元。
[0013]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终端可根据更新后的第一参数、第二参数以及第一定时提前量N
TA
,确定TA调整量。该方式考虑到TAC的影响,使得在TA调整量时,准确度更高。
[0014]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根据如下公式确定TA调整量:
[0015]T
TA
=(N
TA
+N
TA,UE

specific
+N
TA,common
+N
TA,offset
)
×
T
c
[0016]其中,T
TA
为TA调整量;N
TA
为第一定时提前量;N
TA,UE

specific
为基于服务卫星的星历信息和终端的定位信息确定的定时提前量;N
TA,common
为公共TA信息相关联的定时提前量;N
TA,offset
为定时偏移量;T
C
为最小时间单元。
[0017]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若在第i次更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生效时刻与第i+1次更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生效时刻之间的时刻,终端发送上行信号,且接收TAC,第i+1次更新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时,N
TA
=0;i为整数。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两次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A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确定第一参数的有效时长和第二参数的有效时长,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终端的定位信息;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服务卫星的星历信息和公共定时提前TA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生效时刻、所述第二参数的生效时刻、所述第一参数的有效时长和所述第二参数的有效时长,确定所述第一参数的失效时刻和所述第二参数的失效时刻;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参数的失效时刻和所述第二参数的失效时刻中最早的失效时刻或所述最早的失效时刻之前,更新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所述终端根据更新后的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二参数,确定TA调整量;所述终端根据所述TA调整量与所述服务卫星进行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TA调整量:T
TA
=(N
TA,UE

specific
+N
TA,common
+N
TA,offset
)
×
T
c
其中,所述T
TA
为TA调整量;所述N
TA,UE

specific
为基于所述服务卫星的星历信息和所述终端的定位信息确定的定时提前量;所述N
TA,common
为与所述公共TA信息相关联的定时提前量;所述N
TA,offset
为定时偏移量;所述T
C
为最小时间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更新后的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二参数,确定TA调整量,包括:所述终端根据更新后的所述第一参数、所述第二参数以及第一定时提前量N
TA
,确定所述TA调整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TA调整量:T
TA
=(N
TA
+N
TA,UE

specific
+N
TA,common
+N
TA,offset
)
×
T
c
其中,所述T
TA
为TA调整量;所述N
TA
为第一定时提前量;所述N
TA,UE

specific
为基于所述服务卫星的星历信息和所述终端的定位信息确定的定时提前量;所述N
TA,common
为与所述公共TA信息相关联的定时提前量;所述N
TA,offset
为定时偏移量;所述T
C
为最小时间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在第i次更新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的生效时刻与第i+1次更新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的生效时刻之间的时刻,所述终端发送上行信号,且接收定时提前命令TAC,所述第i+1次更新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时,N
TA
=0;所述i为整数。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在第i次更新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的生效时刻之前,所述终端发送上行信号,且在所述第i次更新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的失效时刻之后,所述终端接收TAC,所述第i+1次更新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时,N
TA
=0;所述i为整数。7.一种TA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获取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终端的定位信息;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服务卫星的星历信息和公共定时提前TA信息;在第1时刻,所述终端更新所述第一参数或所述第二参数;在第j时刻,所述终端接收定时提前命令TAC,根据所述TAC更新第一定时提前量N
TA
;所述第j时刻为所述第一参数或所述第二参数的失效时刻或在所述失效时刻之前;所述2≤j
<N;在第N时刻,所述终端根据第N

1时刻更新后的N
TA
的分量确定TA调整量,并根据所述TA调整量与所述服务卫星进行通信;其中,所述N
TA
的分量为αN
TA
;所述0≤α≤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所述TA调整量:T
TA
=(αN
TA
+N
TA,UE

specific
+N
TA,common
+N
TA,offset
)
×
T
c
其中,所述T
TA
为TA调整量;所述N
TA
为第一定时提前量;所述αN
TA
为所述N
TA
的分量;所述N
TA,UE

specific
为基于所述服务卫星的星历信息和所述终端的定位信息确定的定时提前量;所述N
TA,common
为与所述公共TA信息相关联的定时提前量;所述N
TA,offset
为定时偏移量;所述T
C
为最小时间单元。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第1时刻,所述终端更新所述第二参数,所述α与所述终端的定位信息的剩余时长负相关。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第1时刻,所述终端更新所述第一参数,所述α与所述第二参数的剩余时长负相关。11.根据权利要求7

1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小于第一阈值时,所述第二参数更新时,所述α=0,所述第一参数的更新时,所述α=1;或,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大于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二参数更新时,所述α=1,所述第一参数的更新时,所述α=0;或,所述终端的移动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更新时,所述α≠0。1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参数的有效时长和第二参数的有效时长,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终端的定位信息;所述第二参数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服务卫星的星历信息和公共定时提前TA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生效时刻、所述第二参数的生效时刻、所述第一参数的有效时长和所述第二参数的有效时长,确定所述第一参数的失效时刻和所述第二参数的失效时刻;在所述第一参数的失效时刻和所述第二参数的失效时刻中最早的失效时刻或所述最早的失效时刻之前,更新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根据更新后的所述第一参数以及所述第二参数,确定TA调整量;输入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莹宋兴华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