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基施工用打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基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路基施工用打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常需要对周边的土地进行夯实操作,一般通过打夯装置来实现,现有技术中的路基打夯装置一般采用液压或者气动的方式来带动冲击锤对下锤体进行冲压,通过下锤体对于地面进行冲击,在此过程中,冲击锤会多次对于下锤体进行锤击,但是考虑到各个路基周边的地质条件不同,使得所需夯实的地面上的软硬程度会有所不同,因此在下锤体对于地面持续下压的过程中,下锤体所受到地面回传的反向作用力也会不同,在长时间的作业后,由于每次下锤体所收到的撞击位置均为同一位置,使得下锤体会因受力不均匀导致其底面发生倾斜,严重时会造成其损坏的危险,从而减少设备的使用时间,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作业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路基施工用打夯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基施工用打夯装置,包括支架(1)和设置于支架(1)上的冲击锤(11)和下锤体(12),其特征在于,冲击锤(11)能往复滑动的位于支架(1)内,下锤体(12)吊挂于支架(1)的底部,且下锤体(12)与支架(1)滑动配合;支架(1)内还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组件(22)、驱动组件(21)和调节组件(23);传动组件(22)能竖直方向滑动的位于支架(1)的内部,且传动组件(22)与冲击锤(11)传动连接;调节组件(23)位于传动组件(22)的上方,且调节组件(23)能竖直方向滑动的位于支架(1)的内部,调节组件(23)用于限制传动组件(22)的滑动范围;驱动组件(21)能转动的位于支架(1)的内部,且驱动组件(21)位于传动组件(22)的下方,传动组件(22)随冲击锤(11)的移动能带动驱动组件(21)进行转动;下锤体(12)的顶部套设于驱动组件(21)的内部,且下锤体(12)与驱动组件(21)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施工用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1)包括传动筒(211)、蜗轮(212)和蜗杆(213),传动筒(211)能转动的位于支架(1)的内部,传动筒(211)为上下均设置有开口(2111)的筒状结构,蜗轮(212)套设于传动筒(211)上且与其固定连接,蜗杆(213)呈水平状态位于蜗轮(212)的旁侧,且蜗杆(213)和蜗轮(212)啮合连接,蜗杆(213)与传动组件(22)传动连接,下锤体(12)与传动筒(211)滑动配合且与其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基施工用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锤体(12)的顶部设置有与传动筒(211)相互匹配的连接柱(214),连接柱(214)为六棱柱结构,传动筒(211)的内部设置有与连接柱(214)相互匹配的六棱柱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基施工用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2)包括旋转轴(221)、齿轮(2211)、齿条(2221)和传动架(222),传动架(222)能滑动的位于支架(1)的内部,旋转轴(221)位于蜗杆(213)的旁侧且与其同轴设置,齿轮(2211)套设于旋转轴(221)上,齿条(2221)呈竖直状态固定连接于传动架(222)的下方,且齿条(2221)与齿轮(2211)啮合连接,传动架(222)的中央设置有能供冲击锤(11)通过的第一通孔(2222),第一通孔(2222)内设置有与冲击锤(11)卡接的卡接组件(22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基施工用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1)的蜗杆(213)具有两个,两个蜗杆(213)呈镜像状态分别位于蜗轮(212)的两侧,两个蜗杆(213)均与蜗轮(212)啮合连接,且传动组件(22)的旋转轴(221)、齿轮(2211)和齿条(2221)的数量与蜗杆(213)的数量一一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路基施工用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波,唐景文,张业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