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羽绒气味测试方法,涉及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样品前处理,将待检测样品密封玻璃容器中,分别进行常态测试处理和激发态测试处理,均达到气固两项平衡;气味物质检测,取平衡后气体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中,检测出气味中物质组分;气味评价,根据所含有的典型气味物质组分计算出气味参数,气味参数包含气味物质浓度、气味活性值、相对气味活性值和综合气味指数,结合等级评定标准作出气味评价,典型气味物质由典型样品实验分析所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仪器检测有关的气味物质组分,计算气味参数后作出评价,检测方法更为科学,无需检测人员主观判定,减少了由于不同检测人员的个体差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检测结果客观公正。结果客观公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羽绒气味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羽绒气味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服装产业的发展,羽绒服逐渐轻薄时尚且多元化,其兼具保暖与时尚性能,成为大众冬日最喜爱的服饰。
[0003]如今人们除了重视羽绒服的保暖功能外,其质量问题也备受关注。尤其对于大众反映的羽绒服容易产生明显气味,这容易给消费者造成不好的影响,带来较差的消费体验。然而目前的羽绒服检测标准均采用嗅觉感官测试的方法,此类方法受检测人员主观因素影响大,容易影响检测结果的公正性。例如申请号为CN201910525128.2,名称为一种用于羽绒的气味检测装置,申请日为2019年6月18日的专利技术专利,其最终的检测结果依然通过实验人员的嗅觉作出判断,结果的公正性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羽绒气味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检测方法主观性较强,容易影响结果公正性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羽绒气味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样品前处理,将待检测样品密封玻璃容器中,分别进行常态测试处理和激发态测试处理,均达到气固两项平衡;气味物质检测,取平衡后气体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中,检测出气味中物质组分;气味评价,根据所含有的典型气味物质组分计算出气味参数,所述气味参数包含气味物质浓度、气味活性值、相对气味活性值和综合气味指数,结合等级评定标准作出气味评价,所述典型气味物质由典型样品实验分析所得。
[0006]进一步的,所述激发态测试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将经过恒温恒湿平衡的0
‑
20g所述待检测样品装入广口容器中,加入0
‑
1000mL三级水,加盖密封后摇匀至所述待检测样品被完全浸湿,水平位置振荡0
‑
60min;将所述待检测样品装入防钻绒袋中,采用标准洗涤程序中的甩干程序甩干;将所述待检测样品取出保持松散状态装入密闭玻璃容器中,放入
‑
20
±
2℃冷藏柜中平衡5
‑
60min,再放入37
±
2℃恒温箱中平衡0.5
‑
4.0h。
[0007]进一步的,所述气味物质浓度的计算方法为:C
i
=C
s
‑
C0,其中C
i
—表示目标组分i的含量,单位mg/m3;C
s
表示由标准工作曲线中计算目标组分i含量,单位mg/m3;C0表示空白样品中目标组分i含量,单位mg/m3。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气味活性值的计算方法为:OAV
i
=C
i
/T
i
,其中,C
i
—表示目标组分i的含量,单位mg/m3;T
i
—为嗅感物质i的嗅觉阈值,单位mg/m3。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相对气味活性值表示物质对羽绒总体气味的贡献程度,计算方法为:ROAV
i
=100
×
(C
i
/C
s
)
×
(T
s
/T
i
),C
i
、C
s
—表示目标组分i和ROAV最高组分s的含量,单位mg/m3;T
s
、T
i
—表示ROAV最高组分s和目标组分i的嗅觉阈值,单位mg/m3。
[0010]进一步的,所述综合气味指数能够反映人类对气味的嗅觉感觉,计算方法为:
[0011]Ci/Ti为第i种物质的浓度和嗅觉阈值之比;m为包含所述典型气味物质的数量。
[0012]进一步的,所述典型样品实验包括:选取无异味和多个等级异味的典型羽绒样品进行分组,其中部分为水洗状态,另一部分为未水洗状态;将各分组样品进行样品前处理和气味物质检测;汇总各分组样品检出的气味物质;根据不同气味等级检出的气味物质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所述典型气味物质。
[0013]进一步的,所述典型气味物质包括二甲胺、异戊醛、己醛、庚醛、2
‑
戊基呋喃、辛醛、二甲基三硫、壬醛、乙酸、2
‑
乙基己醇、苯甲醛、丙酸、异丁酸、苯乙酮、异戊酸、苯甲醇、苯酚、对甲酚、异己酸、吲哚、粪嗅素。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仪器检测有关的气味物质组分,计算气味参数后作出评价,检测方法更为科学,无需检测人员主观判定,减少了由于不同检测人员之间的个体差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检测结果更为公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6]实施例1羽绒气味测试方法
[0017]步骤一,先进行样品前处理(具体操作步骤如实施例2所述),将待检测样品密封玻璃容器中,分别进行常态测试处理和激发态测试处理,均达到气固两项平衡;
[0018]步骤二,气味物质检测,将平衡后气体经顶空或气密针取出,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中,检测出气味中物质组分;
[0019]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参数如下:
[0020]色谱柱:DB
‑
WAX(30m*0.25mm*0.25um),固定相:键合、聚乙二醇(PEG
‑
20M);色谱柱温度:40℃(2min)10℃/min220℃(2min)20℃/min260℃(2min),可根据实验室情况适当调整升温程序;进样口温度:210℃;接口温度:280℃;载气:氦气,纯度大于等于99.999%,流速1.0mL/min;电离方式:EI;电离能量:70eV;测定方式:全扫描;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
[0021]步骤三,气味评价,根据所含有的典型气味物质组分计算出气味参数(具体计算方法如实施例4所述),气味参数包含气味物质浓度C
i
、气味活性值OAV
i
、相对气味活性值ROAV
i
和综合气味指数N,结合等级评定标准作出气味评价,典型气味物质由实施例3的典型样品实验分析所得。
[0022]实施例2样品前处理
[0023]对羽绒气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分为消费前羽绒本身的气味和消费后穿着过程产生的气味两类,对这两类气味的研究分别对应不同的前处理方法。
[0024]基于消费前的引用场景采用常态测试处理,具体操作为:将经过恒温恒湿平衡的10
±
0.1g待检测样品装入密闭玻璃瓶中,放入37
±
2℃恒温箱中平衡4h。
[0025]基于消费后的引用场景采用激发态测试处理,具体操作为:
[0026]将经过恒温恒湿平衡的10
±
0.1g样品装如广口瓶中,加入1000mL三级水,加盖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绒气味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样品前处理,将待检测样品密封玻璃容器中,分别进行常态测试处理和激发态测试处理,均达到气固两项平衡;气味物质检测,取平衡后气体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中,检测出气味中物质组分;气味评价,根据所含有的典型气味物质组分计算出气味参数,所述气味参数包含气味物质浓度、气味活性值、相对气味活性值和综合气味指数,结合等级评定标准作出气味评价,所述典型气味物质由典型样品实验分析所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气味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发态测试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将经过恒温恒湿平衡的0
‑
20g所述待检测样品装入广口容器中,加入0
‑
1000mL三级水,加盖密封后摇匀至所述待检测样品被完全浸湿,水平位置振荡0
‑
60min;将所述待检测样品装入防钻绒袋中,采用标准洗涤程序中的甩干程序甩干;将所述待检测样品取出保持松散状态装入密闭玻璃容器中,放入
‑
20
±
2℃冷藏柜中平衡5
‑
60min,再放入37
±
2℃恒温箱中平衡0.5
‑
4.0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绒气味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物质浓度的计算方法为:C
i
=C
s
‑
C0,其中C
i
表示目标组分i的含量,单位mg/m3;C
s
表示由标准工作曲线中计算目标组分i含量,单位mg/m3;C0—表示空白样品中目标组分i含量,单位mg/m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羽绒气味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活性值的计算方法为:OAV
i
=C
i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存军,雷金山,张欣欣,赵国樑,翟宇,闫树永,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正大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