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气耗节能型吸附干燥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050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1
一种零气耗节能型吸附干燥方法及系统,包括:进口压缩空气与再生气流混合后进入吸附塔中进行吸附干燥处理;处理后的气体通过出口管路流出并在出口处分出部分干燥气体作为再生气流;再通过空气增压泵提升压力后,进入冷吹塔中进行再生冷吹,或者直接通过换热器进行预热,再进入到电加热器加热至最终需要的温度;加热完成后的再生加热气流再进入到加热脱附塔中,以完成脱附加热并变成高温高湿的气体;再进入到水冷却器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气流再返回到进口管路中与进口压缩空气再次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将原本需排入大气的再生气流返回吸附式干燥机进口再次参与吸附流程,从而实现零气耗再生,达到节能的目的。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气耗节能型吸附干燥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干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零气耗节能型吸附干燥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吸附式干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空气压缩机后处理行业,传统的吸附式干燥系统采用双塔设计。其中一塔吸附进口压缩空气中的水分使其干燥,取设备出口部分干燥压缩空气经过减压、加热升温后作为再生气流进入另一塔脱附,完成脱附后的再生气流则直接排入大气中。因此,传统的吸附式干燥机有部分出口干燥气体作为再生气流排入大气中,由此形成再生气耗,造成压缩空气系统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零气耗节能型吸附干燥方法及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通过将原本需排入大气的再生气流返回吸附式干燥机进口再次参与吸附流程,从而实现零气耗再生,达到节能的目的。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零气耗节能型吸附干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S1:进口压缩空气首先与返回的再生气流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气耗节能型吸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进口压缩空气首先与返回的再生气流混合后进入吸附塔中进行吸附干燥处理;步骤S2:吸附干燥处理后的气体通过出口管路流出,并在出口处分出部分干燥气体作为再生气流;步骤S3:再生气流首先通过空气增压泵提升压力;步骤S5:提升压力后的气流通过换热器进行预热后,再进入到电加热器加热至最终需要的温度;步骤S6:加热完成后的再生加热气流再进入到加热脱附塔中,以完成脱附加热并变成高温高湿的气体;步骤S7:完成脱附加热后,再进入到水冷却器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气流再返回到进口管路中与步骤S1中的进口压缩空气再次混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气耗节能型吸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之前还包括:步骤S4:提升压力后的气流先进入冷吹塔中进行再生冷吹;再生冷吹后的气流再进入到换热器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气耗节能型吸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换热器的热源包括但不局限于空气压缩机中的高温润滑油、热水、热气、热油以及其它设备的热水、热气、热油。4.一种双塔零气耗节能型吸附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气耗节能型吸附干燥方法;包括A塔(1)和B塔(2),所述A塔(1)和B塔(2)的下端均分别连接第一管路(3)和第二管路(4)的一端,所述第一管路(3)和第二管路(4)的另一端通过三通与进口管(5)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管路(3)和第二管路(4)的另一端均分别安装有第一阀门(6)和第二阀门(7);所述第一管路(3)和第二管路(4)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管路(46),所述第三管路(46)上分别安装有第三阀门(8)和第四阀门(9),所述第三阀门(8)和第四阀门(9)之间固定连接第四管路(10)的一端,所述第四管路(10)的另一端与水冷却器(11)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水冷却器(11)的出口端通过第五管路(41)与进口管(5)相连通;所述第五管路(41)上安装有气水分离器(47);所述A塔(1)和B塔(2)的上端均分别连接第六管路(12)和第七管路(13)的一端,所述第六管路(12)和第七管路(13)的另一端通过三通与出气管(14)相互连通,所述第六管路(12)和第七管路(13)的另一端均分别安装有第五阀门(16)和第六阀门(17);所述第六管路(12)和第七管路(13)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八管路(15),所述第八管路(15)上分别安装有第七阀门(18)和第八阀门(19),所述第七阀门(18)和第八阀门(19)之间固定连接第九管路(20)的一端;所述出气管(14)中间与第十管路(21)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十管路(21)的另一端与换热器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第十管路(21)上固定安装有空气增压泵(22),所述换热器的出口端通过管路与电加热器(23)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电加热器(23)的出口端与第十一管路(2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十一管路(24)的另一端通过三通分别与第九管路(20)的另一端和第十二管路(25)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十二管路(25)的另一端与第十管路(21)相连通,
所述第十一管路(24)和第十二管路(25)上分别安装有第九阀门(26)和第十阀门(2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塔零气耗节能型吸附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阀门(18)和第八阀门(19)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第十三管路(30)的一端和第十四管路(31)的一端,所述第十三管路(30)的另一端和第十四管路(31)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A塔(1)的中部和B塔(2)的中部,所述第十三管路(30)和第十四管路(31)上均分别安装有第十一阀门(32)和第十二阀门(33)。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塔零气耗节能型吸附式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空气

热水换热器(28)和空气

制冷剂换热器(29),第十管路(21)中的空气依次经过空气

热水换热器(28)和空气

制冷剂换热器(29)分别进行预热后,再进入到电加热器(23)中进行加热;所述空气

热水换热器(28)的热水出口端连接第一水管(34)的一端,所述第一水管(3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空压机(35)的润滑油换热器入口端,所述空压机(35)的润滑油换热器出口端通过水管与热水箱(36)相连接,所述热水箱(36)的出口端分别通过第二水管(37)和第三水管(38)与空气

热水换热器(28)的热水入口端和制冷剂

热水换热器(39)的热水入口端相连接,所述制冷剂

热水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华谢日生孙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爱景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