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最大效率追踪及恒压输出的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电能传输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最大效率追踪及恒压输出的双向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以及经济的发展,消费电子产品进入到越来越多的家庭当中,由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摆脱了传统电能传送的电源与用电设备需要直接电气连接局限性,具有更安全适用更便携的优点,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由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发射端依然需要从插座取电,且输出电压容易受充电设备偏移的影响,电能传输效率低于传统有线充电形式,从而限制了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普及,目前市面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经在不少领域有所应用。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在某些场合存在有安全隐患,例如用电设备在潮湿环境中充电以及在恶劣天气环境中充电,虽然目前的传统充电装置有一系列的防水措施,但直接的电气连接还是可能导致设备短路从而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无线充电技术由于其不需要充电设备与电源有直接的电气连接,从而不需要充电装置中充电口的插拔,因此具有受环境影响小更适合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优点。因此,相较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最大效率追踪及恒压输出的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电源、原边FSBB电路、高频逆变电路、发射端补偿电路与其耦合线圈、以及同时与原边FSBB电路和高频逆变电路连接的发射端主控制器;接收端:包括依次连接的接收端端补偿电路、高频整流电路、接收端FSBB电路、以及同时与高频整流电路和接收端FSBB电路连接的接收端主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最大效率追踪及恒压输出的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FSBB电路为四开关管Buck
‑
Boost电路,包括开关管V1、开关管V2、开关管V3、开关管V4,储能电感L1以及滤波电容C1、滤波电容C2,其中开关管V1、开关管V2、开关管V3、开关管V4以及储能电感L1组成一个H桥,滤波电容C1与滤波电容C2分别并联在H桥的输入端与输出端;所述全桥逆变电路包括开关管V5、开关管V6、开关管V7、开关管V8,其中开关管V5、开关管V6、开关管V7、开关管V8组成H桥;所述发射端谐振补偿电路补偿电容C
f1
、补偿电容C
p
及补偿电感L
f1
,其中补偿电容C
p
与原边耦合线圈L
p
串联后再与补偿电容C
f1
并联,最后该部分再与补偿电感L
f1
串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最大效率追踪及恒压输出的双向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谐振补偿电路接收端补偿电容C
f2
、补偿电容C
s
及补偿电感L
f2
,其中补偿电容C
s
与副边耦合线圈L
s
串联后再与补偿电容C
f2
并联,最后该部分再与补偿电感L
f2
串联;所述全桥整流电路包括开关管V9、开关管V
10
、开关管V
11
、开关管V
12
,其中开关管V9、开关管V
10
、开关管V
11
、开关管V
12
组成H桥;所述接收端FSBB电路为四开关管Buck
‑
Boost电路,包括开关管V
13
、开关管V
14
、开关管V
15
、开关管V
16
,储能电感L2以及滤波电容C3、滤波电容C4,其中开关管V
13
、开关管V
14
、开关管V
15
、开关管V
16
以及储能电感L2组成一个H桥,滤波电容C3与滤波电容C4分别并联在H桥的输入端与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聪,饶天彪,谢柯,沈权,李晓煜,马超,舒程,林文睿,常雨芳,严怀成,张皓,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