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耦合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电能传输
,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强抗偏移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耦合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为电力驱动的电子设备提供了一种新的能量获取方式,在电动汽车、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应用场景下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0003]磁耦合机构是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关键环节,其结构、参数设计直接关联到系统性能。公开号为CN113644756A的中国专利“无线电能传输的多发射线圈形成磁波束聚焦的方法及装置”公开的耦合机构,将多个发射线圈的圆心按照等边三角形排列,将多个发射线圈产生的磁场波束汇聚到接收线圈,来提高能量传输效率,但是这样的耦合机构单位面积线圈自感较低,线圈控制难度较大,水平横向抗偏移和垂向抗偏移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功率强抗偏移性的多层串联复合型无线电能传输耦合机构。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耦合机构,包括磁芯和位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耦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和位于不同平面内且依次连接的多个线圈,每个平面内的线圈包括线圈C11~C14;线圈C11包括N
in
匝利兹线构成的内侧线圈单元C11
‑
in
和N
out
匝利兹线构成的外侧线圈单元C11
‑
out
,线匝N
in
以匝间距d1顺时或逆时方向绕成内侧线圈单元C11
‑
in
,内侧线圈单元C11
‑
in
的引出线作为输入端子,以匝间距d1顺时或逆时方向绕内侧线圈单元C11
‑
in
形成外侧线圈单元C11
‑
out
,外侧线圈单元C11
‑
out
和内侧线圈单元C11
‑
in
串联;线圈C12包括N
in
匝利兹线构成的内侧线圈单元C12
‑
in
和N
out
匝利兹线构成的外侧线圈单元C12
‑
out
,线匝N
in
以匝间距d1顺时或逆时方向绕成内侧线圈单元C12
‑
in
,内侧线圈单元C12
‑
in
的引出线作为输入端子,以匝间距d2顺时或逆时方向绕内侧线圈单元C12
‑
in
形成外侧线圈单元C12
‑
out
,外侧线圈单元C12
‑
out
和内侧线圈单元C12
‑
in
串联;线圈C13包括N
in
匝利兹线构成的内侧线圈单元C13
‑
in
和N
out
匝利兹线构成的外侧线圈单元C13
‑
out
,线匝N
in
以匝间距d1顺时或逆时方向绕成内侧线圈单元C13
‑
in
,内侧线圈单元C13
‑
in
的引出线作为输入端子,以匝间距d3顺时或逆时方向绕内侧线圈单元C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廷杨,李宇阳,姬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