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炉喷煤制粉尾气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049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炉喷煤制粉尾气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方法,包括高炉、热风炉、高炉喷吹煤制粉系统和冶金渣微粉系统;在高炉喷吹煤制粉系统,用于干燥和助磨煤料的烟气进入煤磨内与煤料流化混合,再经煤粉布袋除尘器排出后烟气分成4个部分:第1部分作为回炉烟气引入冶金渣微粉系统的微粉磨烟气炉内混合焚烧后进入微粉磨,干燥、助磨冶金渣;第2部分为低温掺煤烟气引入高炉热风管内;第3部分烟气作为煤粉喷吹的载气,将煤粉喷入高炉内;第4部分烟气作为高炉喷吹煤制粉系统的气相平衡烟气通过烟气外排应急调节阀调节循环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投资省、运行成本低、对环境友好、节能降耗、可有效回收高炉喷吹制粉系统烟气余热。可有效回收高炉喷吹制粉系统烟气余热。可有效回收高炉喷吹制粉系统烟气余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炉喷煤制粉尾气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能源综合利用领域,涉及到高炉喷吹炮制粉系统烟气余热高效回收利用,具体的说是一种高炉喷煤制粉尾气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炉喷煤是把原煤经过烘干、磨细、用氮气输送,通过喷煤枪从高炉风口直接喷入炉内的生产工艺。喷吹罐在常压下从煤粉仓中受粉,达到一定重量后对其进行充压、均压;具备喷吹条件后,经流化,由二次风通过输粉管道将煤粉送至高炉内燃烧【吴江松.高炉喷煤制粉系统平衡的研究与分析.现代冶金,2012年12月】。
[0003]高炉喷煤不仅能够代替部分冶金焦炭,使高炉炼铁焦比降低,生铁成本下降,而且被作为一种调剂炉况的手段,可以改善炉缸工作状态,使高炉稳定顺行【叶果,邵腾飞,王艳民等.高炉煤粉精细化喷吹技术.中国工程咨询,2015年第4期:48

51】。
[0004]高炉喷吹煤制粉系统由煤粉制备和煤粉收集系统组成。采用全负压系统,在干燥气发生炉出口处负压最小,依次是磨煤机入口、磨煤机出口、袋式收粉器入口,负压逐渐增大,到主排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炉喷煤制粉尾气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方法,包括高炉(11)、热风炉(16)、高炉喷吹煤制粉系统和冶金渣微粉系统;在热风炉燃烧室(16.1)助燃空气与煤气混合燃烧提供热量,以加热由高炉鼓风机(1)鼓入的气体形成高炉热风,高炉热风经高炉热风管(14)鼓入高炉(11)内与来自高炉喷吹煤制粉系统的煤粉混合燃烧;热风炉燃烧室(16.1)内助燃空气与煤气混合燃烧后产生的热风炉烟气由热风炉烟气管道(17)引出;在高炉喷吹煤制粉系统,用于干燥和助磨煤料的烟气进入煤磨(5.2)内与煤料流化混合,干燥和助磨煤料后经煤粉布袋除尘器(6.2)排出,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煤粉布袋除尘器(6.2)排出的烟气分成4个部分:第1部分作为回炉烟气引入冶金渣微粉系统的微粉磨烟气炉(15)内混合焚烧后进入微粉磨(5.1),干燥、助磨冶金渣;第2部分为低温掺煤烟气,在掺烧烟气风机(8.2)的抽吸作用下引入高炉热风管(14)内;第3部分烟气作为煤粉喷吹的载气,将煤粉喷入高炉(11)内实现烟气中的含碳组分串级利用;第4部分烟气作为高炉喷吹煤制粉系统的气相平衡烟气通过烟气外排应急调节阀(2.7)调节循环利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喷煤制粉尾气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部分烟气量占总烟气量的95%以上,先补充煤气再进入冶金渣微粉系统的微粉磨烟气炉(15)与富氧空气或氧气混合燃烧,或与来自高炉热风管(17)的热风混合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再经微粉磨烟气混合室(4)进入微粉磨(5.1)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喷煤制粉尾气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部分烟气量根据高炉风口区域燃烧温度控制值进行调节,由煤磨掺烧烟气调节阀(2.9)调节掺烧烟气量,当高炉风口区域燃烧温度过高时,开启煤磨掺烧烟气调节阀(2.9),引入部分烟气与热风混合,降低热风温度的同时,稀释热风中的氧气浓度,进而降低高炉风口区域理论燃烧温度;当高炉风口区域燃烧温度降至设定温度时,则关闭或调小煤磨掺烧烟气调节阀(2.9),减少第2部分的掺烧烟气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喷煤制粉尾气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部分烟气占总烟气量的2

3%,在煤粉喷吹系统的喷煤载气风机(8.1)压缩作用下进入煤粉喷吹载气罐(13)内,作为煤粉喷吹的载气,将煤粉喷入高炉(11)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炉喷煤制粉尾气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4部分烟气量根据高炉喷吹煤制粉系统和冶金渣微粉系统内的烟气及热焓情况进行调节,调节过程如下:

当高炉喷吹煤制粉系统内的烟气热焓充足有富余,烟气量不足时,除第1部分烟气、第2部分烟气和第3部分烟气正常引出外,关闭烟气外排应急调节阀(2.7),第4部分烟气经开启的煤磨循环烟气调节阀(2.16)的煤磨循环烟气管路进入煤磨烟气炉(10)循环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高明倪从兵秦林波韦长青关家乐杜巧英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