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除菌的刀具砧板收纳装置,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一异味气体传感器、第二异味气体传感器、第一除菌装置和第二除菌装置;第一异味气体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异味气体浓度;第二异味气体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异味气体浓度;当第一异味气体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时,控制第一除菌装置对第一腔体进行除菌;当第二异味气体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时,控制第二除菌装置对第二腔体进行除菌。通过异味气体传感器实时检测异味气体浓度,自动控制除菌装置进行除菌,无需人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除菌功能,操作便捷,可以有效避免细菌滋生。可以有效避免细菌滋生。可以有效避免细菌滋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除菌的刀具砧板收纳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智能家居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除菌的刀具砧板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使厨房更加整洁美观,人们常将刀具和砧板放置于刀具砧板收纳装置中。清洁过后的刀具和砧板不可避免地会携带水分,而刀具砧板收纳装置通常为半封闭装置,潮湿以及半封闭的环境为细菌的滋生创造了条件。
[0003]为了除菌,市面上出现了带有除菌装置的刀具砧板收纳装置。但是目前带有除菌装置的刀具砧板收纳装置通常需要人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除菌功能。不仅操作不便,增加了家务劳动,而且若开启不及时容易滋生细菌,若长时间开启又会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除菌的刀具砧板收纳装置,用以解决现有刀具砧板收纳装置操作不便,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除菌的刀具砧板收纳装置,包括:
[0006]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一异味气体传感器、第二异味气体传感器、第一除菌装置和第二除菌装置;
[0007]第一异味气体传感器和第一除菌装置设置于第一腔体内,第一腔体用于放置刀具,第一异味气体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异味气体浓度;
[0008]第二异味气体传感器和第二除菌装置设置于第二腔体内,第二腔体用于放置砧板,第二异味气体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异味气体浓度;
[0009]当第一异味气体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时,控制第一除菌装置对第一腔体进行除菌;
[0010]当第二异味气体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时,控制第二除菌装置对第二腔体进行除菌。
[0011]一种实施例中,控制第一除菌装置对第一腔体进行除菌包括:开启第一除菌装置对第一腔体进行除菌,直至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异味气体浓度小于第二浓度阈值;
[0012]控制第二除菌装置对第二腔体进行除菌包括:开启第二除菌装置对第二腔体进行除菌,直至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异味气体浓度小于第二浓度阈值;
[0013]第二浓度阈值小于第一浓度阈值。
[0014]一种实施例中,控制第一除菌装置对第一腔体进行除菌包括:控制第一除菌装置开启第一预设时长对第一腔体进行除菌;
[0015]控制第二除菌装置对第二腔体进行除菌包括:控制第二除菌装置开启第二预设时长对第二腔体进行除菌。
[0016]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异味气体传感器设置于第一腔体内部竖直方向上的中部区
域,第二异味气体传感器设置于第二腔体内部竖直方向上的中部区域。
[0017]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除菌装置设置于第一腔体内部竖直方向上的中部区域,并且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一异味传感器相对设置;第二除菌装置设置于第二腔体内部竖直方向上的中部区域,并且在水平方向上与第二异味传感器相对设置。
[0018]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除菌装置包括紫外线杀菌灯,第二除菌装置包括紫外线杀菌灯。
[0019]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异味气体传感器包括硫化氢气体传感器,第二异味气体传感器包括硫化氢气体传感器。
[0020]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湿度传感器和烘干装置,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底部区域连通;
[0021]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刀具砧板收纳装置内的底部区域,用于实时检测刀具砧板收纳装置内部的湿度值;
[0022]当湿度值大于第一湿度阈值时,控制烘干装置对刀具砧板收纳装置进行烘干。
[0023]一种实施例中,控制烘干装置对刀具砧板收纳装置进行烘干包括:开启烘干装置对刀具砧板收纳装置进行烘干,直至湿度值小于第二湿度阈值,第二湿度阈值小于第一湿度阈值。
[0024]一种实施例中,控制烘干装置对刀具砧板收纳装置进行烘干包括:控制烘干装置开启第三预设时长对刀具砧板收纳装置进行烘干。
[0025]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风机和热风通道,风机用于驱动烘干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热风通道进行传递。
[0026]一种实施例中,烘干装置包括PTC加热器。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除菌的刀具砧板收纳装置,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一异味气体传感器、第二异味气体传感器、第一除菌装置和第二除菌装置;第一异味气体传感器和第一除菌装置设置于第一腔体内,第一腔体用于放置刀具,第一异味气体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异味气体浓度;第二异味气体传感器和第二除菌装置设置于第二腔体内,第二腔体用于放置砧板,第二异味气体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异味气体浓度;当第一异味气体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时,控制第一除菌装置对第一腔体进行除菌;当第二异味气体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时,控制第二除菌装置对第二腔体进行除菌。通过异味气体传感器实时检测异味气体浓度,自动控制除菌装置进行除菌,无需人工判断是否需要开启除菌功能,操作便捷,可以有效避免细菌滋生。对不同的腔体分别进行检测与除菌,更加智能与节能。
附图说明
[002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除菌的刀具砧板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除菌的刀具砧板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除菌的刀具砧板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专利技术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
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0034]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0035]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除菌的刀具砧板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除菌的刀具砧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一异味气体传感器、第二异味气体传感器、第一除菌装置和第二除菌装置;所述第一异味气体传感器和所述第一除菌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用于放置刀具,所述第一异味气体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异味气体浓度;所述第二异味气体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除菌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用于放置砧板,所述第二异味气体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异味气体浓度;当所述第一异味气体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除菌装置对所述第一腔体进行除菌;当所述第二异味气体浓度大于第一浓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除菌装置对所述第二腔体进行除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除菌装置对所述第一腔体进行除菌包括:开启所述第一除菌装置对所述第一腔体进行除菌,直至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异味气体浓度小于第二浓度阈值;所述控制所述第二除菌装置对所述第二腔体进行除菌包括:开启所述第二除菌装置对所述第二腔体进行除菌,直至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异味气体浓度小于第二浓度阈值;所述第二浓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浓度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除菌装置对所述第一腔体进行除菌包括:控制所述第一除菌装置开启第一预设时长对所述第一腔体进行除菌;所述控制所述第二除菌装置对所述第二腔体进行除菌包括:控制所述第二除菌装置开启第二预设时长对所述第二腔体进行除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异味气体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部竖直方向上的中部区域,所述第二异味气体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部竖直方向上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冬敏,蔡晓龙,王洪艳,崔璨,胡逢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