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C09D183,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镀膜液及应用。所述发动机镀膜液的原料包括溶剂油和硅油。在镀膜液体系中加入特定密度、特定溴指数的溶剂油,不仅能够显著降低零部件发生故障的概率,而且没有异味,并且稳定性显著提高,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不仅不会产生异味,而且也不会产生杂质沉淀,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通过加入特定初馏点和特定的98%馏出温度的溶剂油,得到的镀膜液在使用到汽车发动机上后,能够明显提升发动机的动力。特定粘度和表面张力的硅油可以改善镀膜液体系的流动性,从而进一步改善了镀膜液的性能,并且避免汽车发动机发生油污堆积,使其保持洁净的状态。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镀膜液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C09D183,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镀膜液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经过一定的使用年限,汽车的发动机有时会出现一些部件磨损、线束老化等问题。通过对发动机镀膜不仅能够一定程度上预防上述问题的发生,而且对于汽车的行驶安全性也有所提高。
[0003]然而发动机镀膜液有时会产生一定的异味,并且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异味会加重,同时产生一些杂质沉淀,使其在使用时对性能产生一定影响。
[0004]专利号CN111205764A提供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机舱镀膜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有机硅树脂的加入,得到的镀膜机在对发动机机舱(橡塑件或金属件)的外表面镀膜后,膜层亮度高、硬度高、持久性好、防污效果优异。专利号CN103666213B提供了一种阻燃性汽车发动机壳镀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加入树脂和有机硅,提高了材料的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在发动机壳使用后使发动机能够防静电、防尘性能,长时间保持光亮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镀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镀膜液的原料包括溶剂油和硅油。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溶剂油选自120号溶剂油、150号溶剂油、200号溶剂油的一种或多种。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溶剂油的初馏点为135
‑
150℃。
[0008]初馏点指的是油品在进行馏程测定的时候,第一滴冷凝液从冷凝器底端落下的瞬间时刻记下的温度。
[0009]馏程指的是,标准条件下,蒸馏油品的沸点范围。整个馏程的沸点范围包括初馏点的温度、终馏点的温度以及中间温度。
[0010]中间温度指的是油品在馏程测定的过程中,馏出的液量达到某一体积分数时对应的温度,例如,98%馏出温度指的是在馏程测定的过程中,油品馏出的液量达到馏出体积达到原始试样98%的体积分数时对应的温度。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溶剂油的初馏点为139
‑
145℃。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溶剂油的98%馏出温度为170
‑
195℃。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溶剂油的98%馏出温度为178
‑
185℃。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溶剂油的密度为760
‑
800kg/m3。
[0015]优选的,所述溶剂油的密度为760
‑
780kg/m3。
[0016]优选的,所述溶剂油的溴指数小于45mg/100g。
[0017]油品中不饱和烃含量是衡量油品质量和控制生产过程的一项重要指标,其含量的高低可以反映油品性能。溴指数越高,油品的不饱和烃含量越高,安全性越差。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硅油的粘度为250
‑
500cp(25℃)。
[0019]优选的,硅油的表面张力为19.5
‑
20.9dyn/cm。
[0020]表面张力的单位在国际上为牛顿/米(N/m),但国内仍常用达因/厘米(dyn/cm),1dyn/cm=1mN/m。
[00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硅油为二甲基硅油,CAS号为63148
‑
62
‑
9。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按重量份计,所述发动机镀膜液的原料包括50
‑
70份溶剂油和25
‑
46份硅油。
[0023]优选的,所述发动机镀膜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混合溶剂油和硅油,得到混合物A,混合物A通过太赫兹设备处理,即得发动机镀膜液。
[0024]本申请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在镀膜液体系中加入特定密度、特定溴指数的溶剂油,不仅能够显著降低零部件发生故障的概率,而且没有异味,并且稳定性显著提高,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不仅不会产生异味,而且也不会产生杂质沉淀,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申请人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在体系中加入特定密度的溶剂油,使溶剂油的分子更好地插入硅油分子间的空隙中,改善了体系的相容性,增强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整个体系的稳定性提高。同时特定的溴指数的溶剂油,又具备特定含量的不饱和烃,可以与硅油分子发生分子间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分子间的作用力,更进一步的提升了体系的稳定性。因此,最终所得的镀膜液的使用寿命延长,即使随着放置时间的增长,不仅不会产生异味,而且也不会产生杂质沉淀。上述作用尤其是在发动机上使用时效果尤其明显。
[0025]所述太赫兹设备处理的主要技术是远红外高频振荡,太赫兹设备为自主研发所得。
[0026]本专利技术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镀膜液的应用,所述发动机镀膜液应用在汽车发动机领域。
[002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1)在镀膜液体系中加入特定密度、特定溴指数的溶剂油,不仅能够显著降低零部件发生故障的概率,而且没有异味,并且稳定性显著提高,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不仅不会产生异味,而且也不会产生杂质沉淀,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0029](2)通过加入特定初馏点和特定的98%馏出温度的溶剂油,得到的镀膜液在使用到汽车发动机上后,能够明显提升发动机的动力。
[0030](3)特定粘度和表面张力的硅油可以改善镀膜液体系的流动性,从而进一步改善了镀膜液的性能,并且避免汽车发动机发生油污堆积,使其保持洁净的状态。
[0031](4)特定重量份的硅油和溶剂油协同作用,得到的镀膜液在用于汽车发动机后,降低了汽车尾气中有害废气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的排放。
[0032](5)通过太赫兹设备处理,使得所得的发动机镀膜液具有远红外的功能,使用在汽车发动机上后,能够改善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汽车发动机冷车易启动,不易发生堵塞油路,中断给油的情况,并降低汽油和柴油的消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
[0034]实施例中组合物的制备原料均为市售,其中200号溶剂油购自常州市和时利化工
有限公司,初馏点为143℃,98%馏出温度为182℃,密度为770kg/m3,溴指数为39mg/100g。
[0035]实施例1
[0036]本例提供一种发动机镀膜液,按重量份计,所述发动机镀膜液的原料包括60份溶剂油和40份硅油。所述溶剂油为200号溶剂油。硅油购自济南万得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二甲基硅油,CAS号为63148
‑
62
‑
9,粘度为300cp(25℃),硅油的表面张力为20.1dyn/cm。
[0037]发动机镀膜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混合溶剂油和硅油,得到混合物A,混合物A通过太赫兹设备处理,即得发动机镀膜液。
[0038]实施例2
[003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镀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镀膜液的原料包括溶剂油和硅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镀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油选自120号溶剂油、150号溶剂油、200号溶剂油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镀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油的初馏点为135
‑
1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镀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油的初馏点为139
‑
14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镀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油的98%馏出温度为170
‑
19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镀膜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油的98%馏出温度为17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继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丽境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