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气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被动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侧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侧面碰撞事故发生时,通常都是采用座椅侧气囊对乘员进行保护,防止侧面冲击对乘员造成伤害。
[0003]侧气囊的动力来源是发生器,由于空间限制,侧气囊发生器的尺寸较小,且气体流向并不可控,因此通常会在发生器出气口位置增加导气结构,均匀气囊内腔的充气速度,使得气囊能够快速的展开,并且保证内压相对均匀,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但侧气囊发生器是通过火药燃烧来产生大量气体去填充气囊内腔,产气过程中会有火药燃烧后产生的高温残留物,高温残留物直接接触气囊布片会产生烫孔,会导致气囊漏气,影响气囊的内压,进而降低侧气囊预期的保护功能。
[0004]因此,需要一种新的侧气囊装置,能够有效维持囊袋内部压力均衡,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同时能够兼顾阻挡发生器火药残留的功能,使得侧气囊能够有效保护乘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侧气囊装置,可以有效维持囊袋内部压力均衡,达到预期的保护效果,并且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气囊装置,包括囊袋(1)、导气袋(2)和气体发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袋(1)由主布片(4)沿第一翻折线(6)相对翻折并且缝制边沿形成;所述导气袋(2)由固定在主布片(4)的导气裁片(5)经翻折和缝制而成,所述导气裁片(5)自下而上依次包含固定端(52)、第一折返部(53)和第二折返部(54),所述固定端(52)固定在所述主布片(4)上,所述第一折返部(53)从所述固定端(52)上方向下且向远离所述主布片(4)一侧折返,所述第二折返部(54)从所述第一折返部(53)下方向上折返且夹入所述固定端(52)与所述主布片(4)之间的重叠区域,翻折后的所述导气裁片(5)两端的边缘轮廓分别通过第一缝纫线(13)固定;所述气体发生器(3)置于所述固定端(52)与所述第一折返部(53)之间,所述导气袋(2)用于接收所述气体发生器(3)气体,并引导气体至所述囊袋(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52)和所述主布片(4)上设有供气体发生器(3)穿过的开口(10)和供气体发生器(3)螺柱安装的通孔(11),围绕所述开口(10)和/或所述通孔(11)通过第二缝纫线(14)将所述固定端(52)固定在所述主布片(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52)远离所述第一折返部(53)的一侧还设有第三折返部(51),将所述第三折返部(51)向上且向远离所述主布片(4)的一侧翻折,所述第三折返部(51)通过所述第二缝纫线(14)缝制固定于固定端(5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如文,薛旋旋,赵轶凡,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临港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