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及车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651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4 11:13
一种具有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及车门,包括侧面安全气囊和气囊导向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通过气囊安装卡扣固定于上边梁内板上,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贴设于所述上边梁内板的内表面且能够沿车身高度方向向下展开,所述气囊导向部为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朝车内方向凸出于所述上边梁内板内表面的梁状凸包,所述气囊导向部沿车身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避免了在上边梁内板加装额外独立零件,有效减少尺寸链,降低了钣金安装工时,在保证车门扶手安装点强度足够的同时,节省了钣金空间,使上边梁内板的结构紧凑,车门扶手和侧面安全气囊的安装精度大大提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及车门


[0001]本技术涉及车身钣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及车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汽车被动安全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汽车安全气囊是一种常见的被动安全装置,能够减轻事故发生时对车内乘员的伤害。汽车安全气囊通常包括设置于汽车前仪表板内的前安全气囊,其能够在事故产生时从前仪表板内弹出,减轻车内乘员所受冲击力。在另外一些车型中,还配备有侧气帘,又称侧面安全气囊或安全气帘,其设置于汽车车窗附近,在事故产生时以与前安全气囊相似的方式弹出,除了减轻车内乘员所受冲击之外,还能通过遮蔽车窗玻璃等易碎车内部件来间接保护车内外的人员。
[0003]目前常见的侧面安全气囊在生效时需通过小型爆炸充气展开,为确保其展开效果,需要对其展开方向进行控制和引导。为了对侧面安全气囊的爆炸展开进行导向,往往会在对应的车身钣金上增设导向支架,但如此设置一方面会导致零部件生产和装配成本提高,增加了尺寸链,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与车身钣金上的其他零部件产生冲突,导致导向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导向效果稳定且无需增设额外零部件的具有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及车门。
[0005]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包括侧面安全气囊和气囊导向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通过气囊安装卡扣固定于上边梁内板上,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贴设于所述上边梁内板的内表面且能够沿车身高度方向向下展开,所述气囊导向部为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朝车内方向凸出于所述上边梁内板内表面的梁状凸包,所述气囊导向部沿车身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下方。
[0006]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导向部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半圆形。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导向部包括随型槽,所述随型槽沿车身高度方向位于所述气囊导向部上表面,所述气囊导向部通过所述随型槽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打开时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相抵,所述随型槽在车身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在车身方向上的长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导向部还包括导向筋,所述导向筋沿车身高度方向位于所述气囊导向部的中部,所述导向筋的凸半径大于所述随型槽的凸半径。
[0009]进一步地,所述随型槽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的下部之间的距离为5mm。
[001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筋的凸半径为18

20mm。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安装卡扣设置于所述上边梁内板的气囊安装点上,所述气囊安装点沿车身高度方向开设于所述气囊导向部上方。
[0012]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安装卡扣包括气囊扎带,所述侧面安全气囊呈捆状卷收于所述气囊扎带内,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被至少两个所述气囊扎带沿车身长度方向固定于所述上边梁内板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安装点与车门扶手安装点重合。
[0014]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包括一种车门,其包括前述的具有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
[0015]本技术提供的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及车门通过在上边梁内板开设具有导向功能的气囊导向部,在侧面安全气囊爆炸展开时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导向,避免了在上边梁内板加装额外独立零件,有效减少尺寸链,降低了钣金安装工时。本技术中的侧面安全气囊通过气囊安装卡扣收束并固定于车门扶手安装点处,在保证车门扶手安装点强度足够的同时,节省了钣金空间,使上边梁内板的结构紧凑,车门扶手和侧面安全气囊的安装精度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的具有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的A

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详细说明如下。
[0019]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0]请参图1,本技术的具有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设置于车身的上边梁内板4,上边梁内板4位于车窗的上方,其上设置有车门扶手和侧面安全气囊1,车门扶手能够为车内乘员提供一个位于车窗上方的抓握着力点,侧面安全气囊1能够在事故发生时,通过小型爆炸从车窗上方向下展开,铺开覆盖并遮蔽车窗,保护乘员。
[0021]本技术包括侧面安全气囊1和气囊导向部2,侧面安全气囊1通过气囊安装卡扣3固定于上边梁内板4上,侧面安全气囊1贴设于上边梁内板4的内表面且能够沿车身高度方向向下展开,气囊导向部2为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朝车内方向凸出于上边梁内板4内表面的梁状凸包,气囊导向部2 沿车身高度方向设置于侧面安全气囊1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侧面安全气囊1呈卷轴状收束于上边梁内板4朝向车内的一侧,在未爆炸展开时,侧面安全气囊1通过多个在车身长度方向上具有一定间距的气囊安装卡扣3固定为具有一定长度的柱状卷轴,在爆炸展开时,侧面安全气囊1沿车身高度方向打开。
[0022]请一并参阅图2,进一步地,气囊导向部2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半圆形,其包括与侧面安全气囊1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走向相同的随型槽21,随型槽21沿车身高度方向位于气囊导向部2上表面,气囊导向部2通过随型槽21在侧面安全气囊1打开时与侧面安全气囊1相抵,随型槽21在车身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侧面安全气囊1在车身方向上的长度。具体地,气囊导向部2在车身高度方向上位于侧面安全气囊1的下方且同时位于其爆炸展开的路径上,气囊导向部2能够在侧面安全气囊1爆炸展开时通过与正在展开的气囊导向部2
接触为其爆炸展开进行导向。气囊导向部2上方的随型槽21 为圆弧面,因此侧面安全气囊1在爆炸展开时会被沿弧面向下弹开,确保展开方向为沿车身高度方向向下,最大程度保障侧面安全气囊1展开面积,保护乘员安全。特别地,由于不同车型的上边梁的结构有所不同,侧面安全气囊1的气囊安装点在车身长度方向上不呈一条平滑的直线排布,而是有部分错落高低,侧面安全气囊1也因此在收束状态下存在部分弯曲,针对侧面安全气囊1的弯曲部分,随型槽21在生产时以与侧面安全气囊1的走向相同的形状生产,使随型槽21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都与侧面安全气囊1的下部之间存在5mm或接近5mm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侧面安全气囊1的中部为避让上边梁内板4上方的加强梁而下沉,随型槽21的中部也因此有轻微的“U”型凹陷,以与侧面安全气囊1的整体走向匹配。在其他实施例中,侧面安全气囊1可以为存在轻微“W”型弯折的或由车身后部向车身前部逐渐下沉固定的斜置结构,随型槽21的则对应设置轻微的“W”型凹陷或向车身前部逐渐倾斜下降的斜开坡度。
[0023]进一步地,气囊导向部2还包括导向筋22,导向筋22沿车身高度方向位于气囊导向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面安全气囊(1)和气囊导向部(2),所述侧面安全气囊(1)通过气囊安装卡扣(3)固定于上边梁内板(4)上,所述侧面安全气囊(1)贴设于所述上边梁内板(4)的内表面且能够沿车身高度方向向下展开,所述气囊导向部(2)为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朝车内方向凸出于所述上边梁内板(4)内表面的梁状凸包,所述气囊导向部(2)沿车身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1)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导向部(2)在车身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半圆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导向部(2)包括随型槽(21),所述随型槽(21)沿车身高度方向位于所述气囊导向部(2)上表面,所述气囊导向部(2)通过所述随型槽(21)在所述侧面安全气囊(1)打开时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1)相抵,所述随型槽(21)在车身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侧面安全气囊(1)在车身方向上的长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安全气囊导向结构的车身钣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导向部(2)还包括导向筋(22),所述导向筋(22)沿车身高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见梅学朝李连磊陈宏强李跃进郭鹏李国林徐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