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振锤正位处理机器人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电力线路检修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振锤正位处理机器人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电力线路架空地线上安装有防震锤,在经过长期的运行,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防震锤能发生跑位,有时候跑位距离杆塔很远,在线路带电处理时,作业人员挂飞车作业,可能对带电导线安全距离不足,作业人员的体能消耗大,且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在架空地线弧垂过大情况下,即使线路停电,也不能进行飞车或挂梯作业,生成作业效率低,同时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振锤正位处理机器人及使用方法,将架空地线上跑位的防震锤进行复位,可以带电作业,减少停电次数和时间,增加经济效益;停电时可以不挂梯进行作业,降低作业人员的体能消耗,增加安全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振锤正位处理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防振锤托举装置、防振锤螺栓紧固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振锤正位处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1)、防振锤托举装置(2)、防振锤螺栓紧固装置(3)、电气控制箱(4)及机架(5),其中机架(5)设置于电气控制箱(4)上,机架(5)上设置两组行走机构(1)及位于两组行走机构(1)之间的防振锤托举装置(2)和防振锤螺栓紧固装置(3);行走机构(1)用于实现机器人在架空地线上的移动;防振锤托举装置(2)用于托举并固定防振锤;防振锤螺栓紧固装置(3)用于松开或拧紧防振锤上的螺栓;电气控制箱(4)用于控制行走机构(1)、防振锤托举装置(2)及防振锤螺栓紧固装置(3)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振锤正位处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包括行走轮驱动电机(11)、行走轮(12)、压紧轮装置、直线导轨(16)及压紧轮升降驱动装置,其中行走轮驱动电机(11)设置于所述机架(5)的顶部,且输出端与行走轮(12)连接,直线导轨(16)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机架(5)上,且位于行走轮(12)的下方,压紧轮装置与直线导轨(16)滑动连接,压紧轮升降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5)的底部,且输出端与压紧轮装置连接,压紧轮升降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压紧轮装置进行升降,压紧轮装置与行走轮(12)配合实现架空地线的夹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振锤正位处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装置包括压紧轮(13)、压紧轮拉簧(14)、压紧轮支架(15)、导轨滑块(19)及压紧轮升降座(110),其中压紧轮升降座(110)通过导轨滑块(19)与所述直线导轨(16)滑动连接,压紧轮升降座(110)的顶部与呈V型布置的两个压紧轮支架(15)铰接,两个压紧轮支架(15)之间通过压紧轮拉簧(14)连接,且两个压紧轮支架(15)的顶部分别与两个压紧轮(13)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振锤正位处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轮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压紧轮电动推杆(17)和压紧轮电动推杆安装座,其中压紧轮电动推杆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机架(5)的底部,压紧轮电动推杆(17)安装在压紧轮电动推杆安装座上,且输出端与所述压紧轮升降座(110)的底部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振锤正位处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锤托举装置(2)包括防振锤托举叉(21)、托举叉升降滑车(22)及托举升降驱动机构,其中托举叉升降滑车(22)与所述机架(5)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防振锤托举叉(21)设置于托举叉升降滑车(22)上,防振锤托举叉(21)设有用于托举防振锤的V型槽;托举升降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5)的底部,且输出端与托举叉升降滑车(22)或防振锤托举叉(21)连接,托举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托举叉升降滑车(22)和防振锤托举叉(21)进行升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振锤正位处理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举叉升降滑车(22)包括托举叉升降滑车本体及设置于托举叉升降滑车本体两侧的四个滑车轮(221),四个滑车轮(221)均与所述机架(5)活动连接;所述托举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托举电动推杆(25)和托举电动推杆支架(26),其中托举电动推杆支架(26)安装在所述机架(5)的底部,托举电动推杆(25)的尾部固定在托举电动推杆支架(26)上,托举电动推杆(25)的伸缩端与所述防振锤托举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震,谢华龙,李占军,吴建民,刘刚,常浩,杨建宇,郑志刚,李耿瑜,王祥祥,于博,张宇,刘义,何忠,李俊,宋灵乐,韩凤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应急抢修中心东北大学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