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混合离子液体捕集和干燥烟气中CO2的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污染气体修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混合离子液体捕集和干燥烟气中CO2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大量排放已对全球的气候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工业和人类活动规模空前增大,全球能源消耗持续增加,造成了CO2大量的排放,全球平均气温快速上升,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经济有效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
[0003]目前,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主要有吸收分离法、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和低温分离法。在工业中常采用乙醇胺(MEA)等有机胺溶液作为吸收剂进行燃烧后烟气中CO2气体的捕集,但有机胺溶液具有较高的挥发性,且会对设备造成腐蚀。
[0004]离子液体具有无毒无害,几乎不挥发,高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对CO2溶解度高等优点。采用离子液体作为吸收剂时,使用寿命长。在溶剂回收阶段,离子液体几乎不挥发,通过简单的闪蒸就可以回收再利用,流程简单,能耗低,符合工业上节能减排的要求。在实际的CO2捕集中,通常烟气中是含有饱和水分的,由于CO2溶解度大的离子液体通常是一些高疏水性的,对水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单一的离子液体几乎不可能同时进行捕集CO2和干燥。专利申请CN114471173A公开了一种用于捕集CO2气体的复配离子液体分离膜,其将胆碱脯氨酸功能化离子液体与几种常规的离子液体([Bmim][PF6]、[EMIm][N(CN)2]和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混合离子液体捕集和干燥烟气中CO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离子液体为对CO2具有吸收效果的离子液体与亲水性离子液体的混合;所述对CO2具有吸收效果的离子液体为咪唑类醋酸盐离子液体 [C
n
MIM][Ac]或者咪唑类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离子液体 [C
n
MIM][Tf2N];所述亲水性离子液体为咪唑类四氟硼酸离子液体 [C
n
MIM][BF4]、咪唑类甲磺酸离子液体 [C
n
MIM][MESO3]或咪唑类醋酸盐离子液体 [C
n
MIM][Ac],其中n为整数且2 ≤ n ≤ 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CO2具有吸收效果的离子液体与亲水性离子液体的摩尔比为3
‑
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吸收塔中采用所述混合离子液体对N2、CO2、H2O混合烟气进行处理;(2)在两级精馏塔中对步骤(1)排出的液体分别进行脱N2处理和脱CO2处理;(3)在闪蒸罐中对步骤(2)处理后的液体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可循环使用的混合离子液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1)
‑
(9)项中的一项或多项:(1)所述吸收塔操作条件为温度
‑
30
‑
10℃、压力0.1
‑
5MPa、理论塔板数为4
‑
10;(2)吸收塔中混合离子液体与待处理烟气的质量流量比为1
‑
10:1;(3)进行脱N2处理时,所述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设置为5,压力为1
‑
5MPa,回流比1
‑
3;(4)进行脱CO2处理时,所述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设置为5块理论塔板,压力0.1
‑
5MPa,回流比1
‑
3;(5)所述闪蒸罐的操作条件为温度 80
‑
200℃,压力0.001
‑
0.1Mpa;(6)脱N2处理产生的气体作为循环气与待处理烟气一同进入吸收塔中处理;(7)待处理烟气进入吸收塔前进行冷却处理;(8)脱水处理产生的气体做冷却处理;(9)所述步骤(1)排出的液体通过换热器后再进入精馏塔中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理论塔板数为8;和/或,所述吸收塔中混合离子液体与待处理烟气的质量流量比为4
‑
6.5:1。6.一种用混合离子液体捕集和干燥烟气中CO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吸收塔(1)、精馏塔、闪蒸罐(4),所述精馏塔包括第一精馏塔(2)、第二精馏塔(3);所述吸收塔(1)塔底的排液口与第一精馏塔(2)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一精馏塔(2)底部排料口与第二精馏塔(3)的进料口连通,所述第二精馏塔(3)底部排料口与闪蒸罐(4)进料口连通,所述闪蒸罐(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茹飞,刘涛,苏红玉,蔡辉,刘杰,李小飞,杨晶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城院北京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