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超声强化聚硫酸盐去除氟氯的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0236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超声强化聚硫酸盐去除氟氯的新方法,属于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沉锗后液升温至预设温度I,加入中和剂进行两次中和至pH值为5.2~5.5,并在第二次中和时加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并加入短暂超声以高效去除氟氯,固液分离得到氟氯铁渣和中和液;将氟氯铁渣进行蒸发吹脱,利用消石灰吸收得到氟氯,使其以氟化钙和氯化钙产品形式回收开路,残余铁渣返回中和。残余铁渣返回中和。残余铁渣返回中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超声强化聚硫酸盐去除氟氯的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申请型涉及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超声强化聚硫酸盐去除氟氯的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单宁沉锗后液氟氯含量高,溶液中氟离子在电解时浓度超过50mg/L时,阴极铝板开始出现厚度减薄,造成剥板困难,严重时会影响生产。当氯离子浓度超过100mg/L时,由腐蚀产物引起的锌品级率降低,严重恶化操作环境。氯离子在电解液中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00~200mg/L以内。
[0003]目前溶液中除氟氯的方法主要包括针铁矿法、吸附法、萃取法和挥发法。针铁矿法主要为使Fe
3+
生成FeOOH(针铁矿),避免胶体Fe(OH)3生成。针铁矿法可以吸附任何阴离子,对阴离子杂质去除率高,并可去除一定阳离子杂质,但操作要求高。吸附法主要为制备类水滑石化合物,即一种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吸收阴离子,但使用成本高、氟氯去除率低。萃取法以三烷基叔胺、正辛醇和260#磺化煤油为有机相萃取氟氯,萃余液经活性炭吸附后送电解,但过程易乳化,不适合应用于主系统。挥发法基于氢氟酸、盐酸易挥发的特性,直接加热鼓风搅拌,但蒸发成本大,不适合直接处理溶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氟氯去除率低、成本高、工艺复杂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声强化聚硫酸盐除氟氯的新方法,本专利技术在中和阶段添加高分子絮凝剂及短暂超声强化吸附氟氯得到氟氯铁渣,氟氯铁渣蒸发并利用消石灰液吸收生成氯化钙与氟化钙与系统分离,去除氟氯后铁渣直接返回中和段,本专利技术在固废资源化的同时,保障了电解系统的稳定,氟氯去除成本低,效率高。
[0005]本专利技术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超声强化聚硫酸盐去除氟氯的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中和阶段除氟氯:沉锗后液升温至预设温度I,加入中和剂进行两次中和至pH值为5.2~5.5,并在第二次中和时加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并加入短暂超声以高效去除氟氯,固液分离得到氟氯铁渣和中和液;(2)氟氯分盐:将氟氯铁渣进行蒸发吹脱,利用消石灰吸收得到氟氯,使其以氟化钙和氯化钙产品形式回收开路,残余铁渣返回中和。
[0006]进一步的,步骤(1)沉锗后液氟含量为60

200mg/L,氯含量为60

200mg/L,全铁含量为1~8g/L,pH为2~3,温度为50~60℃。
[0007]进一步的,步骤(1)预设温度为80~90℃,焙砂混合物的加入总量为73.7~2087g/m3;第一次中和时焙砂混合物的加入量为理论量的20~30%,中和时间为0.5~1h;第二次中和时焙砂混合物的加入量为理论量的70~80%,中和时间为1~2h。
[0008]进一步的,中和剂为锌焙砂混合物,锌焙砂中铁含量为2~12wt.%,锌含量为30~
65wt.%,其中氧化锌占比为65~85wt.%。
[0009]进一步的,步骤(1)聚硫酸盐高分子絮凝剂为聚硫酸铁,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添加量为氟氯质量的0.5~5倍,所述短暂超声为10~20min超声波,超声波频率为20kHz,超声强度为0.4~1w/cm2。
[0010]进一步的,步骤(2)氟氯铁渣的含水率为40~60%,吹脱温度为120~180℃,压力为

0.5~

0.1kPa,空气流量为300

800m
³
/h。
[0011]进一步的,步骤(2)消石灰吸收液浓度为20~60g/L,吸收体积为氟氯铁渣体积的20%~50%。
[001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申请。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一段中和静电吸附除氟氯,二段高分子絮凝物沉淀氟氯吸附物,实现氟氯的深度去除;(2)本专利技术超声能显著提高高分子聚合物的利用效率;(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氟氯铁渣蒸发吹脱、石灰分盐、铁渣回用,在高效利用有价元素同时,实现氟氯与系统彻底分离;(3)本专利技术具有流程简单、处理时间短、过程清洁环保、能耗低,具有极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申请中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申请的可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申请的可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专利技术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16]在本专利技术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申请。在本专利技术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申请利用超声强化聚硫酸盐去除氟氯的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如下:(1)中和阶段除氟氯:沉锗后液升温至预设温度I,加入中和剂进行两次中和至pH值为5.2~5.5,并在第二次中和时加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并加入短暂超声以高效去除氟氯,固液分离得到氟氯铁渣和中和液;(2)氟氯分盐:将氟氯铁渣进行蒸发吹脱,利用消石灰吸收得到氟氯,使其以氟化钙和氯化钙产品形式回收开路,残余铁渣返回中和。
[0018]本专利技术中和段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为阳离子胶体,对于溶液中的F、Cl具有很好的
静电吸引作用。高分子聚合物是具有FeOOH结构的一种多金属化合物,具有层状结构,且分子量大,强化静电后F、Cl吸附沉淀,在加入高分子聚合物的同时加入快速高强度超声,能避免聚合物的自行包裹损失,强化聚合物分散,强化与胶体吸附F、Cl的碰撞,提高聚合物反应效率。
[0019]在本专利技术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沉锗后液F含量为60

200mg/L,Cl含量为60

200mg/L,全铁含量为1~8g/L,pH为2~3,温度为50~60℃。
[0020]在本专利技术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预设温度为80~90℃,焙砂混合物的加入总量为73.7~2087g/m3;第一次中和时焙砂混合物的加入量为理论量的20~30%,中和时间为0.5~1h;第二次中和时焙砂混合物的加入量为理论量的70~80%,中和时间为1~2h。
[0021]在本专利技术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中和剂为锌焙砂混合物,锌焙砂中铁含量为2~12wt.%,锌含量为30~65wt.%,其中氧化锌占比为65~85wt.%。
[0022]在本专利技术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聚硫酸盐高分子絮凝剂为聚硫酸铁,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添加量为氟氯质量的0.5~5倍,絮凝剂加入同时加入10~20min超声波,超声波频率为20kHz,超声强度为0.4~1w/cm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超声强化聚硫酸盐去除氟氯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中和阶段除氟氯:沉锗后液升温至预设温度I,加入中和剂进行两次中和至pH值为5.2~5.5,并在第二次中和时加入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并加入短暂超声以高效去除氟氯,固液分离得到氟氯铁渣和中和液;(2)氟氯分盐:将氟氯铁渣进行蒸发吹脱,利用消石灰吸收得到氟氯,使其以氟化钙和氯化钙产品形式回收开路,残余铁渣返回中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铁渣制备类水滑石物深度去除氟氯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沉锗后液氟含量为60

200mg/L,氯含量为60

200mg/L,全铁含量为1~8g/L,pH为2~3,温度为50~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超声强化聚硫酸盐去除氟氯的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预设温度为80~90℃,焙砂混合物的加入总量为73.7~2087g/m3;第一次中和时焙砂混合物的加入量为理论量的20~30%,中和时间为0.5~1h;第二次中和时焙砂混合物的加入量为理论量的70~80%,中和时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特杨坤张利波付光曲洪涛肖毕高张朝波陈波马云川李云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