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尿液收集装置,属于尿液取样技术领域。尿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筒、储尿杯和顶盖,收集筒的上端开放设置以形成取尿口,取尿口用于供尿液进入于收集筒内;储尿杯设于收集筒的下方,储尿杯与收集筒内部相通,以用于储存所采集的尿液,储尿杯的一侧设置有与储尿杯内部相通的溢流口;顶盖设于收集筒上,顶盖用于对取尿口进行遮蔽,顶盖与收集筒的一侧铰接,顶盖相较于收集筒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其中,顶盖的一侧设置有挡板,当顶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挡板对溢流口进行封闭,当顶盖处于打开状态时,挡板与溢流口错开,以使溢流口打开。这种尿液收集装置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取样。快捷的取样。快捷的取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尿液收集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尿液取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尿液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尿液检查,是医学的一种检测方式。包括尿常规分析、尿液中有形成分检测(如尿红细胞、白细胞等)、蛋白成分定量测定、尿酶测定等。尿液检查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尿液取样是尿检的前期工作,现有的尿液取样还多采用普通的一次性量杯,功能不足,既没有封闭结构,无法防止样品转运时尿液溢出或尿液混入其它物质,又不能在取样时,防止多余尿液污染患者手部或周边环境,而普通的取样器虽能较好的承接封闭取样,但不好控制合适的取样量,为配合人体正常一次的接样量而设计呈相应较大的体积,由此又不便于使用以及二次转运取样麻烦。
[0003]当然,也有一些尿液装置能够对尿液取样后封闭,便于尿液的二次转运,如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1689972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肾内科尿检取样器,包括取尿管,取尿管顶端开设有取尿口,取尿口顶端覆盖设有顶盖,取尿管底部的一侧侧端开设有出尿口,取尿管底端可拆卸式连接有储尿杯,储尿杯顶端与取尿管连通处设有隔网,储尿杯外侧顶端转动连接有导尿板,同时锁吸部分别设于出尿口外周侧壁上和导尿板侧端外缘处,尿液沿取尿管流向储尿杯储尿取样,尿液沿出尿口及导尿板溢出,待使用完,导尿板通过锁吸部吸附于取尿管外侧壁上收合,以稳固锁闭出尿口。但是该方案中在进行取尿时,需要人为将顶盖打开后再将导尿板打开,才能实现取尿以及出尿口的排尿,当排尿完成后,又需要人为分别将顶盖和导尿板关闭,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内容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尿液收集装置,以改善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具体是这样的: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尿液收集装置,尿液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筒、储尿杯和顶盖,收集筒的上端开放设置以形成取尿口,取尿口用于供尿液进入于收集筒内;储尿杯设于收集筒的下方,储尿杯与收集筒内部相通,以用于储存所采集的尿液,储尿杯的一侧设置有与储尿杯内部相通的溢流口;顶盖设于收集筒上,顶盖用于对取尿口进行遮蔽,顶盖与收集筒的一侧铰接,顶盖相较于收集筒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其中,顶盖的一侧设置有挡板,当顶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挡板对溢流口进行封闭,当顶盖处于打开状态时,挡板与溢流口错开,以使溢流口打开。
[0007]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收集筒上设置有取尿口,取尿口处盖设有顶盖,顶盖铰接设置于收集筒上,打开顶盖,使用者的尿液便可以通过取尿口进入于收集筒内后储存于储尿杯中,当取尿完成后,仅需要关闭顶盖,确保尿液收集装置的密封性。而通过在储尿杯上设置有溢流口,这样使用者在向收集筒内采尿时,不用中途中断排尿,多余的尿液可以从溢流口排出,并且溢流口可以避免尿液超出储尿杯,便于后续如若需要取下储尿杯时尿液不会洒
出。更重要的是,通过在顶盖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与顶盖两者相联动配合,当顶盖处于关闭状态时,顶盖一侧的挡板可以对溢流口进行阻挡封闭,从而实现尿液收集装置的整体封闭,以利于稳定保存取样并避免异味散出。当需要采尿时,仅需要将顶盖翻转打开后露出取尿口,在顶盖的翻转作用下自动带动挡板与溢流口分离,使得溢流口打开,这样仅需要作用于顶盖,便可以实现取尿口以及溢流口两者的开闭,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上靠近于储尿杯的一侧设置有凸起,在顶盖由打开状态切换至关闭状态时,挡板通过凸起对溢流口阻挡;储尿杯上设置有弧形的导向槽,溢流口位于导向槽内,导向槽与凸起的移动轨迹相配,以用于引导凸起在顶盖处于关闭状态时对溢流口进行封闭,导向槽的下侧设有导尿板,导尿板为弧形板,导尿板倾斜朝下设置。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挡板上设置有凸起,储尿杯上设置有弧形的导向槽,在顶盖处于关闭状态时,挡板通过凸起对溢流口进行阻挡封闭,且导向槽与凸起的移动轨迹相配,这样导向槽可以引导凸起能够更加精准的对溢流口进行封闭或打开。而在导向槽的下侧设置有导尿板,这样当溢流口打开后,储尿杯内溢出的尿液可以通过导尿板排出至外部的尿池中。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槽为燕尾形槽,凸起为与燕尾形槽相配的燕尾形结构。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导向槽设置为燕尾形槽,而凸起为燕尾形结构,这样凸起不会向垂直于导尿板的一侧与导向槽分离,使得凸起在导向槽内的移动更加稳定可靠。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设置为橡胶件,且凸起背离于所述储尿杯的一侧具有导向斜面。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凸起设置为橡胶件,具有一定的形变作用,将凸起背离于所述储尿杯的一侧具有导向斜面,导向斜面可以引导凸起进入于导向槽内后并可以对凸起产生轻微压迫,使得凸起对溢流口的封闭效果更好。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收集筒的顶面嵌设有环形的磁吸部,顶盖上靠近于收集筒一侧凸出设置有环形的配合部,配合部为金属件,以使顶盖能被磁吸部的磁吸力吸附盖合于收集筒上。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收集筒的顶面设置磁吸部,磁吸部可以对顶盖上的配合部产生磁吸力将顶盖吸附盖于收集筒上,当需要打开顶盖时,仅需要稍加用力,克服磁吸部与配合部之间的磁力,便可以打开顶盖,操作方便快捷。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储尿杯上设置有把柄部,把柄部用于供外部握持。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储尿杯上设置有把柄部,使用者可以通过握持把柄部,避免使用者直接与储尿杯或者收集筒接触,更加卫生。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柄部为伸缩杆,把柄部包括内杆和外杆,外杆具有滑动腔,内杆滑动设置于滑动腔内,外杆上设置有锁止件,锁止件与外杆螺纹配合,且锁止件的里端抵紧于内杆的外壁,以限制内杆滑动。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把柄部设置为伸缩杆,可以根据使用者习惯,调节把柄部的长度,并且在不使用或者转移时可以将把柄部的长度调节至最短,利于储存或转移,节约占用空间。在调节把柄部的长度时,仅需要旋松锁止件,让内杆可以在滑动腔内滑动,内杆移动到位后,将锁止件旋紧,便可以实现把柄部的长度固定,调节方便快捷。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储尿杯与收集筒螺纹配合。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储尿杯与收集筒螺纹配合,这样在取下储存尿杯时,仅需要旋转储尿杯或者收集筒,便可以取下储尿杯,便于后续的样本检测。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储尿杯的外侧壁涂有环形的感温变色层,感温变色层由感温变色材料构成,感温变色材料在温度低于第一阈值时为白色,在等于或高于第一阈值时呈现不同颜色。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储尿杯的外侧壁涂有环形的感温变色层,可以使得该尿液收集装置能够适用于老年人使用,不容易判断储尿杯内的尿液量是否符合要求,因此通过设置有感温变色层,感温变色层来限定最低的尿液量,使用者接好尿液后,由于尿液具有一定温度,储尿杯放置稳定后,感温变色层变色,即由白色变为其它颜色,具体可以根据感温变色层的材质组分不同,所显示的颜色有所差异,来有助于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尿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筒,所述收集筒的上端开放设置以形成取尿口,所述取尿口用于供尿液进入于所述收集筒内;储尿杯,设于所述收集筒的下方,所述储尿杯与所述收集筒内部相通,以用于储存所采集的尿液,所述储尿杯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储尿杯内部相通的溢流口;顶盖,设于所述收集筒上,所述顶盖用于对所述取尿口进行遮蔽,所述顶盖与所述收集筒的一侧铰接,所述顶盖相较于所述收集筒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其中,所述顶盖的一侧设置有挡板,当所述顶盖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挡板对所述溢流口进行封闭,当所述顶盖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挡板与所述溢流口错开,以使所述溢流口打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靠近于所述储尿杯的一侧设置有凸起,在所述顶盖由所述打开状态切换至所述关闭状态时,所述挡板通过所述凸起对所述溢流口阻挡;所述储尿杯上设置有弧形的导向槽,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凸起的移动轨迹相配,以用于引导所述凸起在所述顶盖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时对所述溢流口进行封闭,所述导向槽的下侧设有导尿板,所述导尿板为弧形板,所述导尿板倾斜朝下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尿液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为燕尾形槽,所述凸起为与所述燕尾形槽相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马利红,郁可,曾慧玲,张如月,吴林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