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站用电源侧智能低压系统,包括: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设备、智能传感模块以及智能操作模块;其中,所述智能操作模块用于对变电站站用电设备的工作启停状态进行控制;所述智能传感模块用于对变电站环境参数或设备数据参数进行采集,以及对多参数可控制设备进行控制;所述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设备用于提取接收电力线中预设性质信号,并将所述预设性质信号转换为与其相连接的设备可识别的信号;或将与其相连接的设备传输的第一预设信号转换为电力载波通信的第二预设信号,并将所述第二预设信号加至电力线进行传输。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可以降低成本和施工复杂度,提高变电站站用电设备用电管理的效率。电站站用电设备用电管理的效率。电站站用电设备用电管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站用电源侧智能低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智能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站用电源侧智能低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站用电系统是变电站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保障其正常工作,站用电系统的设备往往需要频繁的人工巡视。
[0003]在站用电系统用电管理和设备操作方面,通常需要人工进行决策后,再由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操作控制用电设备的启停,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
[0004]目前市面上虽然存在各种智能传感设备和智能空气开关,可以实现数据的远程交互和设备工作状态的远程控制,但这些智能设备大多采用传统RS485通信接口技术,其安装使用需要布设专门的通信线缆,施工工作量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站用电源侧智能低压系统,以解决变电站站用电设备用电管理的效率低的问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站用电源侧智能低压系统,包括: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设备、智能传感模块以及智能操作模块;
[0007]所述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设备与所述智能操作模块以及所述智能传感模块进行通信连接;其中,
[0008]所述智能操作模块用于对变电站站用电设备的工作启停状态进行控制;
[0009]所述智能传感模块用于对变电站环境参数或设备数据参数进行采集,以及对多参数可控制设备进行控制;
[0010]所述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设备用于提取接收电力线中预设性质信号,并将所述预设性质信号转换为与其相连接的设备可识别的信号;或将与其相连接的设备传输的第一预设信号转换为电力载波通信的第二预设信号,并将所述第二预设信号加至电力线进行传输。
[0011]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网关设备;
[0012]所述网关设备与所述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设备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或集中处理。
[0013]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网络设备;
[0014]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用于从所述网关设备获取数据分析结果或数据处理结果,并将所述数据分析结果或所述数据处理结果通过以太网协议和互联网安全地进行上传转发。
[0015]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平台及应用服务设备;
[0016]所述平台及应用服务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用于存储变电站设备信息或提供Web应用服务或应用系统后台管理和下达控制指令。
[0017]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智能安全模块;
[0018]所述网关设备还与所述智能安全模块进行通信连接;其中,
[0019]所述智能安全模块用于采集变电站内人员安全管理图像数据;
[0020]所述网关设备还用于对所述智能安全模块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或集中处理。
[0021]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智能巡视模块;
[0022]所述网关设备还与所述智能巡视模块进行通信连接;其中,
[0023]所述智能巡视模块用于采集变电站一次设备工作状态图像数据;
[0024]所述网关设备还用于对所述智能巡视模块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或集中处理。
[0025]可选的,所述智能操作模块包括智能空气开关及与所述智能空气开关连接的受控设备;其中,
[0026]所述受控设备包括变电站中的照明灯具、除湿机和风机;
[0027]所述智能空气开关用于通过控制电气线路开断来控制所述受控设备的通电情况从而控制所述受控设备的启动和停止;
[0028]所述智能空气开关还用于采集测量所述受控设备的用电情况并进行通信传输。
[0029]可选的,所述智能传感模块包括超声局放探测器、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水浸传感器;其中,
[0030]所述超声局放探测器用于采集设备由于局部放电发出的超声波信号;
[0031]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变电站内的环境温湿度;
[0032]所述水浸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变电站内浸水情况。
[0033]可选的,所述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设备包括HPLC
‑
主机和HPLC
‑
从机,其中,
[0034]所述HPLC
‑
主机和所述网关设备通信连接,用于信息信号转换通信和管理通信网络;
[0035]所述HPLC
‑
从机与所述智能传感模块以及所述智能控制模块通信连接,用于信息信号转换通信。
[0036]可选的,所述网关设备包括视觉分析单元和智能控制终端,其中,
[0037]所述视觉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图像采集设备采集的图像进行识别分析;
[0038]所述智能控制终端用于信息信号转换以及信号传输。
[0039]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和防火墙;其中,
[0040]所述交换机用于对以太网数据集中转发;
[0041]所述防火墙用于防止通信网络受到入侵和攻击。
[0042]可选的,所述平台及应用服务设备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管理服务器;其中,
[0043]所述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变电站故障数据、安全着装违规数据以及门禁数据;
[0044]所述管理服务器用于部署所述Web服务或所述客户端服务以及后台业务的实现及管理。
[0045]可选的,所述智能安全模块包括门禁控制机和行为识别终端,其中,
[0046]所述门禁控制机用于对需要人员管控的房间进行门禁控制,以及捕捉人脸信息;
[0047]所述行为识别终端包括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对变电站内画面进行实时捕捉采集。
[0048]可选的,所述智能巡视模块包括第二图像采集设备,用于对主变或开关柜测温和
对SF6密度表、变电站开关进行图像采集。
[004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站用电源侧智能低压系统,包括: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设备、智能传感模块以及智能操作模块;其中,所述智能操作模块用于对变电站站用电设备的工作启停状态进行控制;所述智能传感模块用于对变电站环境参数或设备数据参数进行采集,以及对多参数可控制设备进行控制;所述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设备用于提取接收电力线中预设性质信号,并将所述预设性质信号转换为与其相连接的设备可识别的信号;或将与其相连接的设备传输的第一预设信号转换为电力载波通信的第二预设信号,并将所述第二预设信号加至电力线进行传输。解决了变电站站用电设备用电管理的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可以降低成本和施工复杂度,提高变电站站用电设备用电管理的效率。
[0050]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5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站用电源侧智能低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设备、智能传感模块以及智能操作模块;所述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设备与所述智能操作模块以及所述智能传感模块进行通信连接;其中,所述智能操作模块用于对变电站站用电设备的工作启停状态进行控制;所述智能传感模块用于对变电站环境参数或设备数据参数进行采集,以及对多参数可控制设备进行控制;所述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设备用于提取接收电力线中预设性质信号,并将所述预设性质信号转换为与其相连接的设备可识别的信号;或将与其相连接的设备传输的第一预设信号转换为电力载波通信的第二预设信号,并将所述第二预设信号加至电力线进行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关设备;所述网关设备与所述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低压电力载波通信设备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或集中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与所述网关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用于从所述网关设备获取数据分析结果或数据处理结果,并将所述数据分析结果或所述数据处理结果通过以太网协议和互联网安全地进行上传转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台及应用服务设备;所述平台及应用服务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用于存储变电站设备信息或提供Web应用服务或应用系统后台管理和下达控制指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安全模块;所述网关设备还与所述智能安全模块进行通信连接;其中,所述智能安全模块用于采集变电站内人员安全管理图像数据;所述网关设备还用于对所述智能安全模块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或集中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智能巡视模块;所述网关设备还与所述智能巡视模块进行通信连接;其中,所述智能巡视模块用于采集变电站一次设备工作状态图像数据;所述网关设备还用于对所述智能巡视模块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或集中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站用电源侧智能低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操作模块包括智能空气开关及与所述智能空气开关连接的受控设备;其中,所述受控设备包括变电站中的照明灯具、除湿机和风机;所述智能空气开关用于通过控制电气线路开断来控制所述受控设备的通电情况从而控制所述受控设备的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铠滢,吴添权,谢伟宏,朱育熹,丁瑞蓉,黄锐勇,陈振昕,庄颖璇,詹桦,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