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水冷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水冷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元件的制程工艺不断提升以及性能增加,使得单位面积上集成了越来越多的晶体管,导致电子元件的发热更加集中,部分电子元件需要7
×
24h稳定运行,因此对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对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好,特别是应对电子元件运行时产生的瞬时高负载,水冷散热器都有很好的散热效果,而且水冷散热器主要通过管路连接,有很好的散热布局的灵活性,因此用户对水冷散热器接受度越来越高。
[0003]水冷头是水冷散热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和发热电子元件直接接触使热量向水冷头传递,并通过水冷头内部的冷却液将热量带走。一体式水冷头是将水冷头、水泵和控制电路整合成一体,具有结构紧凑,布局方面的特点,采用一体式的散热水冷头能大大简化水冷系统,由一体式水冷头、连接软管和集成风扇的水冷排即可组成一套简单的水冷散热系统。
[0004]目前常用的一体式水冷头通常在与发热元件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水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组件(1)、固定底座(2)、换热板(3)、叶轮(4)、回流管(5);所述电机组件(1)与所述固定底座(2)的上端面固连并密封,所述换热板(3)与所述固定底座(2)的下端面固连并密封,所述固定底座(2)与所述换热板(3)固连后形成一空腔,该空腔作为冷却液流道,所述换热板(3)上固连有周向设置的导叶(3
‑
1),所述导叶(3
‑
1)将所述冷却液流道分为内圈的叶轮运转区(3
‑
3)和外圈的环形压水室(3
‑
4);所述叶轮(4)固连在所述电机组件(1)的输出转轴上,并位于所述叶轮运转区(3
‑
3)内;所述回流管(5)从所述一体式水冷头外部连通所述环形压水室(3
‑
4)和所述电机组件(1),形成冷却所述电机组件(1)的冷却液回流通路;所述固定底座(2)上设置有冷却液的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所述进口通道与所述叶轮(4)的进口连通,所述出口通道与所述环形压水室(3
‑
4)连通,使所述冷却液从所述进口通道进入后,依次通过所述叶轮(4)、导叶(3
‑
1)、环形压水室(3
‑
4)后,从所述出口通道流出,形成所述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的散热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水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3)的截面为圆形,其上表面圆心区域固连有换热鳍片(3
‑
2),所述换热鳍片(3
‑
2)用于引导冷却液从圆心向外围流动;所述导叶(3
‑
1)与所述换热鳍片(3
‑
2)不相连,间隔的环形区域为所述叶轮运转区(3
‑
3),所述导叶(3
‑
1)外围的环形区域为环形压水室(3
‑
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水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4)包括:离心式叶片(4
‑
1)、轴流式叶片(4
‑
2)、叶轮前盖板(4
‑
3)、轮毂(4
‑
4);所述叶轮前盖板(4
‑
3)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轮毂(4
‑
4)位于所述叶轮前盖板(4
‑
3)的圆心处,所述轮毂(4
‑
4)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用于与所述电机组件(1)的输出转轴配合实现固连;所述轴流式叶片(4
‑
2)固定在所述轮毂(4
‑
4)的外围,用于连接所述叶轮前盖板(4
‑
3)和轮毂(4
‑
4);所述离心式叶片(4
‑
1)固连在所述叶轮前盖板(4
‑
3)的上表面,所述轴流式叶片(4
‑
2)与离心式叶片(4
‑
1)不相连,所述轴流式叶片(4
‑
2)与所述离心式叶片(4
‑
1)所在平面存在轴向高度差,所述轴流式叶片(4
‑
2)内部区域用于容纳所述换热鳍片(3
‑
2),所述离心式叶片(4
‑
1)放入所述叶轮运转区(3
‑
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昌,谢海波,杨华勇,徐楠,张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