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0042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方便性或可靠性优异的新颖的输入输出装置。输入输出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电极、第二传感器电极、第三传感器电极、包含液晶材料的层、控制包含液晶材料的层的取向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衬底和晶体管,在第一电极上设置包含液晶材料的层,在第一传感器电极上设置包含液晶材料的层,在包含液晶材料的层上设置衬底,在衬底上设置第二传感器电极,第三传感器电极设置在包含液晶材料的层与衬底之间,第三传感器电极的电位为浮动电位,第一传感器电极和第一电极在相同的面上相接设置,并且包含相同的材料,第二传感器电极具有与第一电极重叠的区域,并且具有与第二电极重叠的区域,第一电极与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电连接。极中的一方电连接。极中的一方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入输出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7月6日、专利技术名称为“输入输出面板、输入输出装置、半导体装置”的第201710545808.1号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输入输出面板、输入输出装置或半导体装置。
[000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不局限于上述
本说明书等所公开的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
涉及一种物体、方法或制造方法。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工序(process)、机器(machine)、产品(manufacture)或者组合物(composition of matter)。由此,更具体而言,作为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
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半导体装置、输入输出装置、发光装置、蓄电装置、存储装置、这些装置的驱动方法或者这些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3]将本来设于液晶显示元件中的显示用公共电极兼用作一对触摸传感器用电极中的一个(驱动电极),并且重新形成一对触摸传感器用电极中的另一个(传感器用检测电极)。此外,已知将被用作显示用驱动信号的现有公共驱动信号也用作触摸传感器用信号的结构(专利文献1)。
[0004]已知显示像素叠层(stackup)中的电路元件(例如,驱动线及感测线等触摸信号线、接地区)可被分组到一起,以形成感测显示器上或其附近的触摸的触摸感测电路的结构(专利文献2)。
[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

24495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

19768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方便性或可靠性优异的新颖的输入输出面板。或者,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方便性或可靠性优异的新颖的输入输出装置。或者,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新颖的输入输出面板、新颖的输入输出装置或新颖的半导体装置。
[0007]注意,上述目的的记载不妨碍其他目的的存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并不需要实现所有上述目的。另外,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等的记载得知并抽出上述以外的目的。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输入输出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电极;第二传感器电极;第三传感器电极;包含液晶材料的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控制所述包含液晶材料的层的取向;衬底;以及晶体管,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上设置所述包含液晶材料的层,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上设置所述包含液晶材料的层,在所述包含液晶材料的层上设置所述衬底,在所述衬底上设置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所述第三传感器电极设置在所述包含液晶材料的层与
所述衬底之间,所述第三传感器电极的电位为浮动电位,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在相同的面上相接设置,并且包含相同的材料,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极重叠的区域,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电极重叠的区域,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输入输出装置包括:衬底;晶体管;第一传感器电极;第二传感器电极;包含发光材料的层;以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成将所述包含发光材料的层夹在中间,其中,在所述衬底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在所述衬底的下方设置所述晶体管,在所述晶体管的下方设置与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下方设置所述包含发光材料的层,在所述包含发光材料的层的下方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的下方设置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具有隔着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重叠的区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输入输出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电极、第二传感器电极、包含液晶材料的层、衬底、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检测电路。包含液晶材料的层具有与第一传感器电极重叠的区域,衬底具有夹在第一传感器电极与包含液晶材料的层之间的区域,并且,第二传感器电极具有在其与衬底之间夹有包含液晶材料的层的区域。第二传感器电极以与第一传感器电极之间形成电容的方式配置,第一电极具有在其与衬底之间夹有包含液晶材料的层的区域,第一电极包含与第二传感器电极相同的材料,包含液晶材料的层包含液晶材料,第二电极以可对其与第一电极之间施加控制液晶材料的取向的电场的方式配置,并且,检测电路可以检测电容的变化。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输入输出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电极、第二传感器电极、包含发光材料的层、衬底、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检测电路。该输入输出装置具有:在衬底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第一传感器电极的区域;在衬底的另一个面上形成有第二电极的区域;在第二电极与衬底之间夹有第一电极的区域;以及在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之间夹有包含发光材料的层的区域。第一电极包含与第二传感器电极相同的材料,第二传感器电极以与第一传感器电极之间形成电容的方式配置,并且,检测电路可以检测电容的变化。
[0010]第一传感器电极以在第一传感器电极与显示元件之间具有衬底的方式配置,在本说明书中也简称为传感器电极。第二传感器电极以在第二传感器电极与显示元件之间不具有衬底的方式配置,在本说明书中也将其简称为内嵌(in

cell)式传感器电极。
[0011]在上述结构中,内嵌式传感器电极不电连接到输入输出面板中的与显示元件连接的布线。也就是说,可以制造对像素进行写入时的噪声与触摸传感器的灵敏度下降无关的可靠性高或操作性良好的输入输出装置。
[0012]在上述各结构中,优选的是,第三传感器电极配置在与传感器电极相同的面上。此外,在各结构中,第三传感器电极优选以与内嵌式传感器电极重叠的方式配置。此外,在各结构中,第三传感器电极优选被供应浮动电位。注意,在本说明书中,将该第三传感器电极也称为副传感器电极。
[0013]在上述各结构中,优选以彼此重叠的方式包括包含发光材料的层和包含液晶材料的层的双方。
[0014]在上述各结构中,优选包括背光,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相对于波长为400nm以上且小于800nm的范围的光的反射率为5%以上且小于100%,且其透过率为1%以上且小于
95%,并且,背光可以对包含液晶材料的层照射光。
[00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式的半导体装置包括:键盘、硬件按钮、指向装置、触摸传感器、照度传感器、摄像装置、声音输入装置、视点输入装置、姿态检测装置中的一个以上;以及上述输入输出装置。
[0016]在本说明书中,晶体管所具有的源极和漏极的名称根据晶体管的极性及施加到各端子的电位的高低互相调换。一般而言,在n沟道晶体管中,将被施加低电位的端子称为源极,而将被施加高电位的端子称为漏极。另外,在p沟道晶体管中,将被供应低电位的端子称为漏极,而将被供应高电位的端子称为源极。在本说明书中,尽管为方便起见有时假设源极和漏极是固定的来描述晶体管的连接关系,但是实际上源极和漏极的名称根据上述电位关系而互相调换。
[0017]在本说明书中,晶体管的源极是指半导体膜的一部分的源区域或与上述半导体膜连接的源电极。同样地,晶体管的漏极是指上述半导体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入输出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电极;第二传感器电极;第三传感器电极;包含液晶材料的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控制所述包含液晶材料的层的取向;衬底;以及晶体管,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极上设置所述包含液晶材料的层,在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上设置所述包含液晶材料的层,在所述包含液晶材料的层上设置所述衬底,在所述衬底上设置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所述第三传感器电极设置在所述包含液晶材料的层与所述衬底之间,所述第三传感器电极的电位为浮动电位,所述第一传感器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在相同的面上相接设置,并且包含相同的材料,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极具有与所述第一电极重叠的区域,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二电极重叠的区域,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中的一方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输出装置,其中,具有检测所述第二传感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村肇山崎舜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