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0002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操作环的小型的透镜装置。透镜装置具备:镜筒;第1操作环,配备在镜筒的外周,沿着镜筒的周向被旋转操作;及结构体,使第1操作环向与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产生力,第1操作环及结构体配置于比配置于镜筒内的光圈的位置更靠像侧的位置。的光圈的位置更靠像侧的位置。的光圈的位置更靠像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备变焦环及变焦杆的透镜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变焦杆由圆弧状的部件构成,且沿着镜筒的周向被滑动操作。并且,在专利文献1中,变焦杆用于迅速改变光学系统的焦距的操作。
[0003]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具备操作环及变焦杆的透镜装置。在专利文献2中,变焦杆由圆弧状的部件构成,且沿着镜筒的周向被滑动操作。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变焦杆用于以恒定的速度改变变焦的操作。
[0004]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具有电动变焦机构的透镜装置,且记载有利用配备在镜筒的外周的环状的电动变焦开关进行变焦操作。
[000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35778号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

77878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3

1089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具备操作环的小型的透镜装置。
[0009](1)一种透镜装置,其具备:镜筒;第1操作环,配备在镜筒的外周,沿着镜筒的周向被旋转操作;及结构体,使第1操作环向与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产生力,第1操作环及结构体配置于比配置于镜筒内的光圈的位置更靠像侧的位置。
[0010](2)根据(1)的透镜装置,其中,第1操作环在特定的角度范围内被旋转操作。
[0011](3)根据(1)或(2)的透镜装置,其中,结构体使第1操作环自动返回到特定的位置。
[0012](4)根据(1)至(3)中任一项的透镜装置,其中,结构体配置于周向的多个部位。
[0013](5)根据(4)的透镜装置,其中,结构体能够在至少一个部位调节作用于第1操作环的力。
[0014](6)根据(1)至(5)中任一项的透镜装置,其中,结构体配置于镜筒与第1操作环之间。
[0015](7)根据(1)至(6)中任一项的透镜装置,其中,结构体具备:凸轮销,被支撑为能够沿着光轴方向进行移动;及弹簧,沿光轴方向对凸轮销施力,对于具备凸轮槽的第1操作环,凸轮销嵌合于凸轮槽。
[0016](8)根据(7)的透镜装置,其中,结构体具备隔着凸轮销而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施力的至少一对弹簧。
[0017](9)根据(7)或(8)的透镜装置,其中,结构体具备相对于镜筒可装卸地安装的底座部件,凸轮销可移动地支撑于底座部件,且弹簧保持于底座部件。
[0018](10)根据(1)至(9)中任一项的透镜装置,其中,结构体配置于比透镜更靠径向外
侧的位置,且配置于比第1操作环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所述透镜配置于比光圈的位置更靠像侧的位置。
[0019](11)根据(1)至(10)中任一项的透镜装置,其中,镜筒具备:第1镜筒,保持透镜;及第2镜筒,保持第1镜筒,第1操作环及结构体配备在第2镜筒中。
[0020](12)根据(1)至(8)中任一项的透镜装置,其中,镜筒在镜筒的外周具备包括第1操作环的多个操作环,作为除第1操作环以外的操作环,具备变焦环、聚焦环及光圈环中的至少一个,在多个操作环之中,第1操作环具有最小直径。
[0021](13)根据(12)的透镜装置,其中,在多个操作环之中,第1操作环配置于最靠像侧的位置。
[0022](14)根据(1)至(13)中任一项的透镜装置,其中,镜筒在镜筒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具备沿着周向延伸的圆弧状的第1凸部,第1操作环与第1凸部相邻地配置。
[0023](15)根据(14)的透镜装置,其中,在镜筒中,镜筒的外径方向上的第1凸部的高度相对高于第1操作环的高度。
[0024](16)根据(14)或(15)的透镜装置,其中,第1凸部具备进行与第1操作环有关的设定的操作部件,且配置于比第1操作环更靠像侧的位置。
[0025](17)根据(1)至(16)中任一项的透镜装置,其中,第1操作环在第1操作环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具备沿着周向延伸的圆弧状的第2凸部。
[0026](18)根据(17)的透镜装置,其中,第1操作环在第1操作环的外周的一部分具备沿着周向延伸的圆弧状的第2凸部,第2凸部在周向上配置于与结构体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0027](19)根据(1)至(18)中任一项的透镜装置,其中,第1操作环用于与变焦有关的操作。
[0028](20)根据(1)至(19)中任一项的透镜装置,其在镜筒的像侧的端部具备安装座。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表示可更换镜头的外观结构的正面立体图。
[0030]图2是表示可更换镜头的外观结构的背面立体图。
[0031]图3是表示可更换镜头的外观结构的右侧视图。
[0032]图4是表示可更换镜头的外观结构的左侧视图。
[0033]图5是表示可更换镜头的外观结构的俯视图。
[0034]图6是表示可更换镜头的外观结构的后视图。
[0035]图7是表示可更换镜头的内部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0036]图8是表示自动返回机构的概略结构的图。
[0037]图9是变焦杆环的分解立体图。
[0038]图10是加压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39]图11是加压单元的俯视图。
[0040]图12是图11的12

12剖视图。
[0041]图13是图11的13

13剖视图。
[0042]图14是具备在变焦杆环上的凸轮槽的透视图。
[0043]图15是表示变焦杆环的操作与凸轮销的移动的关系的图。
[0044]图16是表示变焦杆环的旋转角度与变焦速度的关系的一例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按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46]在此,以将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镜头可换式相机的可更换镜头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可更换镜头为透镜装置的一例。
[0047][可更换镜头的结构][0048][外观结构][0049]图1是表示可更换镜头的外观结构的正面立体图。图2是表示可更换镜头的外观结构的背面立体图。图3是表示可更换镜头的外观结构的右侧视图。图4是表示可更换镜头的外观结构的左侧视图。图5是表示可更换镜头的外观结构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可更换镜头的外观结构的后视图。
[0050]本实施方式的可更换镜头1为变焦透镜,尤其是总长为固定的透镜。总长为固定的透镜是指可更换镜头1的总长不会因变焦操作及聚焦操作而改变的透镜。
[0051]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可更换镜头1为具备电动变焦(也称为动力变焦)的功能的变焦透镜。电动变焦是针对用户的变焦操作而进行电动变焦的功能。即,是用马达使变焦用透镜组移动而进行变焦的功能。
[0052]如图2至图5所示,可更换镜头1在其镜筒10的后侧(像侧,在图3中为右侧)的端部具有安装座11。可更换镜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装置,其具备:镜筒;第1操作环,配备在所述镜筒的外周,沿着所述镜筒的周向被旋转操作;及结构体,使所述第1操作环向与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产生力,所述第1操作环及所述结构体配置于比配置于所述镜筒内的光圈的位置更靠像侧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所述第1操作环在特定的角度范围内被旋转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所述结构体使所述第1操作环自动返回到特定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所述结构体配置于所述周向的多个部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所述结构体能够在至少一个部位调节作用于所述第1操作环的所述力。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所述结构体配置于所述镜筒与所述第1操作环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所述结构体具备:凸轮销,被支撑为能够沿着光轴方向进行移动;及弹簧,沿光轴方向对所述凸轮销施力,对于具备凸轮槽的所述第1操作环,所述凸轮销嵌合于所述凸轮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所述结构体具备隔着所述凸轮销而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施力的至少一对所述弹簧。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所述结构体具备相对于所述镜筒可装卸地安装的底座部件,所述凸轮销可移动地支撑于所述底座部件,且所述弹簧保持于所述底座部件。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所述结构体配置于比透镜更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且配置于比所述第1操作环更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所述透镜配置于比所述光圈的位置更靠像侧的位置。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装置,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信之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