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织机导轨及与其适配的梭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828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圆织机导轨及与其适配的梭子,包括环形导轨及至少一个沿环形导轨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梭子体,所述环形导轨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且轴线与环形导轨中心轴平行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梭轮;所述梭子体的外弧面设有沿该外弧面弧度的周向方向开设的梭轮槽,所述梭子体沿环形导轨周向方向运动时梭轮槽依次与各立柱上的梭轮滚动适配,所述梭子体沿环形导轨周向方向运动时至少同时与两根及以上的立柱上的梭轮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噪音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织机导轨及与其适配的梭子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塑料机械设备中的一种圆织机导轨及与其适配的梭子。

技术介绍

[0002]圆织机工作时,梭子体会沿环形导轨快速移动,梭子体通过安装于其两侧两端的梭轮与环形导轨上的凹槽相抵实现滚动配合,在梭子体快速转动的情况下,离心力会加剧导轮的负载;现有的导轮包括导轮体,位于导轮体内的轮框,轮框内设有轴承,轴承通过螺栓固定在梭子体上;由于受尺寸及行业标准限制,轴承选用的一般为内圈内径10mm标准的轴承(一般型号为6000RS),而螺栓则是M6的螺栓,因此要想通过螺栓将轴承固定于梭子体上,就需要在轴承的内圈放置支撑筒,同时在轴承的两端增设挡片避免灰尘进入轴承(即使轴承带有尘封),因此也就造成导轮在安装时零部件过多的问题,由于目前的导轮安装时导轮的回转轴与梭子体呈夹角设置,因此梭子体在高速运行时其产生的离心力并不单单是作用于轴承上的径向力,而是存在一部分的轴向力,而6000RS更善于承载径向力,因此这就极容易在高速高负载下造成轴承的损坏,使设备需要频繁进行维护(一般情况下3

4天就需要更换一次梭轮),不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噪音低,使用寿命长的圆织机导轨及与其适配的梭子。
[0004]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织机导轨及与其适配的梭子,包括环形导轨及至少一个沿环形导轨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梭子体,所述环形导轨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且轴线与环形导轨中心轴平行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梭轮;所述梭子体的外弧面设有沿该外弧面弧度的周向方向开设的梭轮槽,所述梭子体沿环形导轨周向方向运动时梭轮槽依次与各立柱上的梭轮滚动适配,所述梭子体沿环形导轨周向方向运动时至少同时与两根及以上的立柱上的梭轮适配。
[0005]上述结构中,梭子体数量可以为4个、6个、8个、10个及12个,可优选为4个,所述立柱数量优选为32个(实际数量需保证不少于梭子体数量的3倍,以保证每个梭子体均能同时与两根及以上的立柱上的梭轮适配),将原先安装于梭子体上的梭轮设置到环形导轨的立柱上,并跟随立柱沿环形导轨周向方向均布排列,同时梭子体的外弧面设置梭轮槽并与立柱上的梭轮适配,使梭子体高速运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梭轮槽经梭轮支撑而在整个环形导轨内沿环形导轨周向方向转动,此时梭子体转动产生的离心力直接作用于梭轮上,其力的方向朝向梭轮的径向方向,故工作时产生的几乎是纯径向力,延长了梭轮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运行的平稳,并减少噪音;梭子体在环形导轨上任意位置时,其同时与两根及以上的立柱上的梭轮适配,优选为三根及以上,以保证梭子体能与立柱上的梭轮稳定适配避免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出。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导轨为两条,彼此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立柱固定于两环形导轨之间。
[0007]上述结构中,立柱两端分别与两条环形导轨相连,可保证立柱的位置精度,并增加立柱的刚性来抵抗梭子体工作时产生的离心力。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梭轮,所述立柱上的梭轮彼此间隔设置;所述梭子体的外弧面的梭轮槽数量及间隔距离与单根立柱上的梭轮数量及间隔距离对应。
[0009]上述结构中,单根立柱上的梭轮数量优选为2个。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梭轮包括轴承及包覆于轴承外圈的包胶,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于立柱上。
[0011]上述结构中,包胶可用于缓冲减少噪音,同时避免与梭轮槽之间产生硬性接触。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梭轮槽为梭子体外弧面下凹而成,或在梭子体的外弧面上凸所形成的相邻引导凸起之间构成梭轮槽。
[0013]上述结构中,梭轮槽槽深优选为8mm。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梭轮槽沿外弧面弧度的周向转动方向的一端或外弧面弧度的两端槽口处设有引导斜面使梭轮槽两端槽口处的槽宽加大。
[0015]上述结构中,引导斜面在梭子体转动时引导梭轮槽切入梭轮,减少切入梭轮时产生的磨损。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梭轮槽槽底与梭轮相切,所述梭轮槽侧壁与梭轮侧面适配以控制梭子体在立柱上的高度。
[0017]上述结构中,梭轮槽侧壁与梭轮侧壁在梭子体停转状态下接触,避免梭子体掉落,同时在梭子体工作状态下保持其高度位置。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梭子体背向外弧面的一面其一端铰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梭子体背向外弧面的一面另一端铰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长度调节螺栓,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端设有用于与支撑筒相抵支撑的支撑导轮。
[0019]上述结构中,第二支撑杆通过长度调节螺栓调节长度,从而控制第一支撑杆的摆动角度,以此使支撑导轮与圆织机位于环形导轨中间的支撑筒相抵,以此支撑梭子体使其梭轮槽卡于梭轮上避免梭子体脱落。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梭子体背向外弧面的一面还设有纬纱筒安装位。
[0021]上述结构中,纬纱筒安装位用于安装纬纱筒。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梭轮槽槽底断面呈内凹的弧形或槽壁与槽底之间设有倒圆,所述梭轮外壁与梭轮槽槽底内凹的弧形适配或所述梭轮外壁与两侧交界处与倒圆适配。
[0023]上述结构中,在使梭子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在立柱轴向方向上自动居中。
[002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
[002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梭轮轴线与立柱轴线平行或同轴,或相对于立柱轴线与立柱轴线倾斜夹角设置且倾斜方向朝向环形导轨中心。
[0026]上述结构中,梭轮轴线优选为与立柱轴线同轴。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梭子体数量可以为4个、6个、8个、10个及12个,可优选为4个,所述立柱数量优选为32个(实际数量需保证不少于梭子体数量的3倍,以保证每个梭子体均能同时与两根及以上的立柱上的梭轮适配),将原先安装于梭子体上的梭轮设置到环形导轨的立柱上,并跟随立柱沿环形导轨周向方向均布排列,同时梭子体的外弧面设置梭轮槽并与立柱上的梭轮适配,使梭子体高速运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梭轮槽经梭轮支撑而在整个环形导轨内沿环形导轨周向方向转动,此时梭子体转动产生的离心力直接作用于梭轮上,其力的方向朝向梭轮的径向方向,故工作时产生的几乎是纯径向力,延长了梭轮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运行的平稳,并减少噪音;梭子体在环形导轨上任意位置时,其同时与两根及以上的立柱上的梭轮适配,优选为三根及以上,以保证梭子体能与立柱上的梭轮稳定适配避免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出。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立体结构图。
[0030]图3为本技术的梭子体立体图。
[0031]图4为本技术图1的A部放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织机导轨及与其适配的梭子,包括环形导轨及至少一个沿环形导轨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梭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轨设有若干沿其周向方向均布设置且轴线与环形导轨中心轴平行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梭轮;所述梭子体的外弧面设有沿该外弧面弧度的周向方向开设的梭轮槽,所述梭子体沿环形导轨周向方向运动时梭轮槽依次与各立柱上的梭轮滚动适配,所述梭子体沿环形导轨周向方向运动时至少同时与两根及以上的立柱上的梭轮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织机导轨及与其适配的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轨为两条,彼此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立柱固定于两环形导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圆织机导轨及与其适配的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梭轮,所述立柱上的梭轮彼此间隔设置;所述梭子体的外弧面的梭轮槽数量及间隔距离与单根立柱上的梭轮数量及间隔距离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织机导轨及与其适配的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梭轮包括轴承及包覆于轴承外圈的包胶,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于立柱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织机导轨及与其适配的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梭轮槽为梭子体外弧面下凹而成,或在梭子体的外弧面上凸所形成的相邻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知康薛思川
申请(专利权)人:龙港市佳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