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织机的梭子梭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69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圆织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圆织机的梭子梭臂结构,包括梭体,梭体本体上设有梭轮,梭体两端对应设有筒管前支座与筒管后支座;经丝内导杆为环形结构,经丝内导杆本身环形结构的左右两端中部固定连接在筒管前支座、筒管后支座两者外侧边;前纱套管通过伸缩式安装轴设置在筒管前支座内侧边上;信号发射器设置在筒管后支座内侧边上;筒管前支座端部处前侧边设有调紧螺丝,梭臂一端连接在筒管前支座上;梭臂是一个圆柱形长杆,长杆远离筒体前支座的一端连接在一个带有弯曲段圆柱形杆体的弯曲段上;靠近带有弯曲段圆柱形杆体端头位置的外表面上设有贯穿的梭刀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梭刀的形状进行改变,改变摩擦位置,减少纬纱的破损率。少纬纱的破损率。少纬纱的破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织机的梭子梭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圆织机领域,尤其是一种圆织机的梭子梭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圆织机梭体结构主要由梭体、梭臂、调节杆组成。梭臂和调节杆分别位于梭体两端,与梭体一起组成近似于三角形的结构。在调整布面宽度时,主要通过调整调节杆的长度来改变梭臂前端及梭刀孔的位置。但由于调节杆的长度是一个固定值,调节起来不是特别灵活,有些时候会因为调节尺寸出现误差而导致布面平整度不佳。而且调节杆两端由调节螺杆固定,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螺杆松动,调节杆掉落而导致梭臂前端失去支撑,造成“翻车”事故的发生。同时,圆织机纬丝生产过程中,纬丝由梭体经梭刀孔进入经丝交叉点织入尺码环内,形成圆筒编织布,纬线经梭刀孔,梭刀尖摩擦后,有15

25%的破损率,影响基布纬向拉力强度,对纬丝拉力,成型等质量要求比较高,经常出现纬向拉力偏低不合格的情况。因此急需一种简易,牢固,便于调整的梭子臂结构,该梭臂结构能够有效减少纬丝与梭臂梭刀孔、梭刀尖摩擦,从而有效保证布面平整度并提高布面的纬向拉力。
技术内容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织机的梭子梭臂结构,包括梭体、梭轮、筒管前支座、 信号发射器、前纱套管、经丝内导杆、筒管后支座、导轮,梭体本体上设有梭轮,梭体两端对应设有筒管前支座与筒管后支座;经丝内导杆为环形结构,经丝内导杆本身环形结构的左右两端中部固定连接在筒管前支座、筒管后支座两者外侧边;前纱套管通过伸缩式安装轴设置在筒管前支座内侧边上,伸缩式安装轴上套装有调节弹簧;信号发射器设置在筒管后支座内侧边上;导轮设置在筒管后支座后方;其特征在于:筒管前支座端部处前侧边设有调紧螺丝;梭臂包括圆柱形长杆,圆柱形长杆一端连接在筒管前支座上,圆柱形长杆远离筒体前支座的一端连接在一个带有弯曲段圆柱形杆体的弯曲段上,带有弯曲段圆柱形杆体长度为梭臂总长的五分之一至七分之一;带弯曲段的圆柱形杆体轴心线与梭臂圆柱形长杆轴心线保持95

100度夹角,同时带有弯曲段的圆柱形杆体的杆体段轴心线在位置上与圆织机尺码环相切的切线保持20

25度夹角;靠近带有弯曲段圆柱形杆体端头位置的柱形外表面上开设有贯穿的梭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圆织机的梭子梭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圆织机尺码环相切切线的切点,切点是带有弯曲段圆柱形杆体的弯曲段顶端在尺码环上垂直对应的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圆织机的梭子梭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梭臂上梭刀孔的孔边缘设置有倒圆角,梭臂本身带有弯曲段圆柱形杆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大资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