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用肢体辅助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肢体辅助支撑
,具体为一种妇产科用肢体辅助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例、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例变化。
[0003]妇产科病人在卧床期间因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和内分泌变化等原因,容易出现腿部浮肿的情况,需要医护人员或者医用吊架辅助病人,使其腿部反复抬高,来实现腿部活动,采用人工活动较为费力,进而使用机械设备进行辅助。
[0004]现有的肢体辅助支撑装置在使用时,一般直接将使用者的腿部固定,之后利用上升组件与水平移动组件对其进行上下左右移动,以便于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康复运动。
[0005]但是,在经过上述机构,使得操作者在进行腿部上下左右运动时,其为支撑的部分由于运动时处于抬起状态,容易造成充血与酸痛现象,因此对使用者造成二次损伤,不利于使用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妇产科用肢体辅助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用肢体辅助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导轨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座(1)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导轨座(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座(2),所述第一移动座(2)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组第二导轨座(3),每周所述第二导轨座(3)的顶部皆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座(7),两组所述第二导轨座(3)的顶部皆设置有齿条(19),所述第二移动座(7)的底部设置有与齿条(19)相配合的移动驱动组件(8),每组所述第二移动座(7)的外侧皆设置有连接座(13),所述连接座(13)的顶部导向连接有多组连接柱(11),所述连接柱(11)的顶部皆设置有凸点(12),每组所述连接柱(11)的外侧设置有弹簧(14),且每组连接柱(11)的外侧皆设置有与弹簧(14)相配合的挡座(15),所述连接柱(11)的底部配合有配合板(10),所述连接座(1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29),且转轴(29)的外侧均匀设置有与配合板(10)相配合的凸轮(30),且转轴(29)的一端与移动驱动组件(8)的外侧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9),每组所述第二移动座(7)皆分别通过角度调节组件连接有托架(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肢体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25)、夹座(22)、第三固定螺栓(23)、夹板(24)与导向杆(21),所述第一导轨座(1)的两端皆设置有固定座(25),且每组固定座(25)的内部导向连接有导向杆(21),所述导向杆(21)的一端连接有夹座(22),所述夹座(22)的顶部皆对称螺纹连接有第三固定螺栓(23),所述第三固定螺栓(2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夹板(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妇产科用肢体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驱动组件(8)包括第一安装座(801)、旋转轴(802)、第一齿轮(803)与辊轮(804),每组所述第二移动座(7)的底部皆设置有第一安装座(801),且第一安装座(801)中间转动连接有旋转轴(802),所述旋转轴(802)的外侧设置有与齿条(19)相配合的第一齿轮(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敏,金彦琪,钱琳玉,朱怡,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