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破损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752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破损检测装置,包括主架体、前架和后架,主架体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旋转臂,且主架体分别通过两个旋转臂连接前架和后架,旋转臂用于带动前架/后架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主架体上设置有摄像头和标记组件,主架体的中部开设有贯穿主架体上下表面的检测口,摄像头位于检测口的正上方且拍摄端朝向检测口中部,标记组件的喷嘴位于检测口的正上方且喷嘴的输出端朝向检测口中部,标记组件用于通过喷嘴向检测口下方喷射颜料。在检测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摄像头来拍摄电缆表面的情况,检测电缆的表面是否有破损,且当发现电缆表面有破损时,可通过标记组件在破损处进行标记,便于工作人员找到破损位置。便于工作人员找到破损位置。便于工作人员找到破损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破损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检测
,具体的讲是一种电缆破损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配电网络中,高压电缆往往架设在郊区的配网塔上,具有架设高度高、两电塔之间间距大的特点。架设完成后除了定期检修和突发事故之外无人进行维护。电缆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因为现在酸雨腐蚀或物理损伤等问题,容易导致产生电缆外皮破损,但是因为地处郊区,交通不便,以及高空作业危险性高,电缆的检修频率很低,难以发现电缆上出现的外皮损伤的情况。
[0003]现有的检修都是通过云梯车将工作人员送到电缆处人工观察,此种方法不适用于跨度长、架设位置高的电缆,而利用无人机检测存在航时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电缆破损检测装置。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缆破损检测装置,包括主架体、前架和后架,所述主架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旋转臂,且主架体分别通过两个旋转臂连接前架和后架,所述旋转臂用于带动前架或后架在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体(1)、前架(2)和后架(3),所述主架体(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旋转臂,且主架体(1)分别通过两个旋转臂连接前架(2)和后架(3),所述旋转臂用于带动前架(2)或后架(3)在竖直平面内旋转;所述主架体(1)上设置有摄像头(4)和标记组件,所述主架体(1)的中部开设有贯穿主架体(1)上下表面的检测口(11),所述摄像头(4)位于检测口(11)的正上方且拍摄端朝向检测口(11)中部,所述标记组件的喷嘴(73)位于检测口(11)的正上方且喷嘴(73)的输出端朝向检测口(11)中部,所述标记组件用于通过喷嘴(73)向检测口(11)下方喷射颜料;所述前架(2)和后架(3)的底部均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卡爪(5),所述前架(2)和后架(3)底部均设置有抱紧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抱紧机构用于驱动两个卡爪(5)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以相互靠近或远离,当两个卡爪(5)卡在电缆的外侧时,行走机构的滚轮(81)能与电缆的外表面贴合,所述行走机构用于驱动滚轮(81)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包括第一舵机(61)和连接臂(62),所述第一舵机(61)设置于主架体(1)上表面前端或后端,所述第一舵机(61)的旋转端与连接臂(62)的一端连接,连接臂(62)的另一端连接于前架(2)或后架(3)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组件包括颜料罐(71)、电动阀门(72)和喷嘴(73),所述颜料罐(71)设置于主架体(1)的外侧,所述电动阀门(72)设置于颜料罐(71)的输出端,所述电动阀门(72)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喷嘴(73)的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破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1)上设置有喷嘴架(74)和颜料罐固定架(75),所述喷嘴架(74)和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余雨菲李程翔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