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膜肺氧合机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73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外膜肺氧合机转移装置,包括推车、可升降地安装在推车上的承载板、调节装置、用于供体外膜肺氧合机放置的承载移动座、设置在承载板上的第一移动轨道、以及电动担架;所述电动担架包括支撑升降架、移动升降车体;所述支撑升降架上设置有第二移动轨道;所述承载板上可转动地安装有过渡翻板;所述过渡翻板上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过渡翻板上设置有第三移动轨道,所述第三移动轨道用于衔接在第一移动轨道与第二移动轨道之间并共同组合形成为总导轨,所述承载移动座用于与总导轨移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于将体外膜肺氧合机从推车转移至电动担架上,使得体外膜肺氧合机的转移较为省时、省力。省力。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外膜肺氧合机转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转移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膜肺氧合机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患者肿瘤治疗、器官移植、呼吸衰竭、中毒及心跳呼吸骤停等危重症的救治情况下,常需要借助体外膜肺氧合机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在救治过程中,虽可借助电动担架将体外膜肺氧合机进行移送,但还需要将体外膜肺氧合机从推车转移至电动担架上。目前,主要通过医护人员手动将体外膜肺氧合机从推车搬运至电动担架上以实现体外膜肺氧合机的转移,但由于体外膜肺氧合机的体积较大,且重量较重,从而造成体外膜肺氧合机的转移较为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膜肺氧合机转移装置,其可方便于将体外膜肺氧合机从推车转移至电动担架上,并使得体外膜肺氧合机的转移较为省时、省力。
[0004]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体外膜肺氧合机转移装置,包括推车、可升降地安装在推车上的承载板、安装在推车上并用于促使承载板升降的调节装置、用于供体外膜肺氧合机放置的承载移动座、设置在承载板上的第一移动轨道、以及电动担架;所述电动担架包括支撑升降架、以及用于带动支撑升降架升降的移动升降车体;所述支撑升降架上设置有第二移动轨道;所述承载板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供支撑升降架承托的过渡翻板;所述过渡翻板上设置有用于锁定在支撑升降架上的锁定装置;所述过渡翻板上设置有第三移动轨道,所述第三移动轨道用于衔接在第一移动轨道与第二移动轨道之间并共同组合形成为总导轨,所述承载移动座用于与总导轨移动配合。
[0006]所述支撑升降架上设置有锁定件,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固定在过渡翻板上的锁套、可移动地安装在锁套内并用于插装于锁定件上的锁芯、弹性元件以及拨动机构;所述弹性元件抵靠在锁芯与锁套之间,并用于提供促使锁芯朝向锁定件方向移动的弹性力,所述拨动机构用于将锁芯往远离锁定件方向拉动。
[0007]所述拨动机构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过渡翻板一侧上的拉销、绳索、可转动地安装在过渡翻板上的导轮单元;所述绳索的其中一端固定在拉销上,另一端固定在锁芯上,且所述绳索还绕设于导轮单元上。
[0008]所述导轮单元包括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过渡翻板上并供绳索绕设的两转向导轮。
[0009]所述支撑升降架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锁定件固定在凹槽内,所述过渡翻板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外凸板,所述锁套固定在外凸板上。
[0010]所述锁定件上设置有供锁芯插装的插孔。
[0011]所述推车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可转动地穿插在安装孔内并与
安装孔孔壁摩擦接触的螺纹杆;所述承载板上固定有螺纹套接在螺纹杆上的螺帽。
[0012]所述推车上还设置有呈竖直设置的若干个导向杆,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与该若干个导向杆分别一一对应并滑动套接在对应导向杆上的若干个套接件。
[0013]所述过渡翻板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承载板上。
[0014]所述承载板的其中一侧设置有第一轴承座,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座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转轴的其中一端固定插装在第一轴承的内圈内,另一端固定插装在第二轴承的内圈内,所述过渡翻板固定在转轴上。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体外膜肺氧合机转移装置,其在采用推车、电动担架的基础上,再结合承载板、调节装置、承载移动座、锁定装置,可将过渡翻板通过锁定装置锁定在电动担架的支撑升降架上,便可将承载移动座连同其内的体外膜肺氧合机沿着总导轨推动至电动担架上,从而方便于将体外膜肺氧合机从推车转移至电动担架上,而无需医务人员手动将体外膜肺氧合机从推车搬运至电动担架上,使得体外膜肺氧合机的转移较为省时、省力;而且,通过合理设置锁定装置,可提高过渡翻板与电动担架之间的锁定操作的便捷性,并可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推车与支撑升降架的锁定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0020]图4为锁套的内部示意图;
[0021]图5为过渡翻板与承载板的安装示意图;
[0022]图6为承载移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10、推车;20、承载板;21、第一移动轨道;30、调节装置;31、螺纹杆;32、螺帽;33、导向杆;34、套接件;40、承载移动座;41、主座体;42、滚轮;43、容置腔;45、抵顶板;46、调节螺栓;50、电动担架;51、支撑升降架;52、移动升降车体;53、第二移动轨道;54、锁定件;55、凹槽;60、过渡翻板;61、第三移动轨道;63、外凸板;70、锁定装置;71、锁套;72、锁芯;73、弹性元件;74、锁装柱;75、外凸环;76、活动腔;77、伸出口;80、拨动机构;81、拉销;82、绳索;83、导轮单元;91、转轴;92、第一轴承座;93、第二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5]如图1

6所示,一种体外膜肺氧合机转移装置,包括推车10、可升降地安装在推车10上的承载板20、安装在推车10上并用于促使承载板20升降的调节装置30、用于供体外膜肺氧合机放置的承载移动座40、设置在承载板20上的第一移动轨道21、以及电动担架50;所述电动担架50包括支撑升降架51、以及用于带动支撑升降架51升降的移动升降车体52;所述支撑升降架51上设置有第二移动轨道53;所述承载板20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供支撑升降架
51承托的过渡翻板60;所述过渡翻板60上设置有用于锁定在支撑升降架51上的锁定装置70;所述过渡翻板60上设置有第三移动轨道61,所述第三移动轨道61用于衔接在第一移动轨道21与第二移动轨道53之间并共同组合形成为总导轨,所述承载移动座40用于与总导轨移动配合。
[0026]在使用时,电动担架50的支撑升降架51上升,可利用支撑升降架51承托过渡翻板60向上转动,而待过渡翻板60转动至水平位置时,第三移动轨道61衔接在第一移动轨道21与第二移动轨道53之间并共同组合形成为总导轨,此时,可利用锁定装置70将过渡翻板60锁定在支撑升降架51上,便可沿着总导轨将承载移动座40连同其内的体外膜肺氧合机推动至支撑升降架51上,从而可方便于将体外膜肺氧合机体从推车10转移至电动担架50上,而无需医务人员手动将体外膜肺氧合机从推车10搬运至电动担架50上,使得体外膜肺氧合机的转移较为省时、省力。而且,还可通过调节装置30带动承载板20下降,可方便于将承载移动座40连同其内的体外膜肺氧合机移送至承载板20上,从而方便于将体外膜肺氧合机移送至推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外膜肺氧合机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可升降地安装在推车上的承载板、安装在推车上并用于促使承载板升降的调节装置、用于供体外膜肺氧合机放置的承载移动座、设置在承载板上的第一移动轨道、以及电动担架;所述电动担架包括支撑升降架、以及用于带动支撑升降架升降的移动升降车体;所述支撑升降架上设置有第二移动轨道;所述承载板上可转动地安装有供支撑升降架承托的过渡翻板;所述过渡翻板上设置有用于锁定在支撑升降架上的锁定装置;所述过渡翻板上设置有第三移动轨道,所述第三移动轨道用于衔接在第一移动轨道与第二移动轨道之间并共同组合形成为总导轨,所述承载移动座用于与总导轨移动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膜肺氧合机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升降架上设置有锁定件,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固定在过渡翻板上的锁套、可移动地安装在锁套内并用于插装于锁定件上的锁芯、弹性元件以及拨动机构;所述弹性元件抵靠在锁芯与锁套之间,并用于提供促使锁芯朝向锁定件方向移动的弹性力,所述拨动机构用于将锁芯往远离锁定件方向拉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外膜肺氧合机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机构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过渡翻板一侧上的拉销、绳索、可转动地安装在过渡翻板上的导轮单元;所述绳索的其中一端固定在拉销上,另一端固定在锁芯上,且所述绳索还绕设于导轮单元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外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业钢刘若梅李风雷罗庆袁越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鹏宇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