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64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3
本申请公开了连接器,包括主体、接头部、连接端子和遮盖壳,接头部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连接于主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面,遮盖壳与接头部匹配连接,共同限定出具有开口的容纳腔,连接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沿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段沿主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连接段远离第二连接段的一端穿设于第一连接板,部分第一连接段和部分第二连接段容纳于容纳腔,第二连接段从开口穿出。遮盖壳将带有电流的连接端子盖住,只露出用于连接端板的部分,减少了连接端子的导电部位外露,降低了误触连接端子导电部位的几率,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触电风险,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0001]本申请涉及采集线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动汽车电池模组中,需要使用采集线采集电池模组中的电芯电压和温度信号,不同的采集线线缆连接不同的电芯,线缆把所有电芯的电压信号汇集。其中,采集线采集信号时一般会用到与控制单元端板互联的连接器。
[0003]在采集线使用连接器采集信号的过程中,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与端板连接,电池组是电源,连接器的连接端子长期带电,连接端子容易被工作人员误触,存在触电风险,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连接器,增加了遮盖壳,减少了连接端子的导电部位外露,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触电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包括:主体、接头部、连接端子和遮盖壳,所述接头部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面;所述遮盖壳与所述接头部匹配连接,共同限定出具有开口的容纳腔;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并沿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容纳于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段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部分所述第一连接段和部分所述第二连接段容纳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段从所述开口穿出。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接头部连接于主体的一个侧面;通过遮盖壳与接头部匹配连接,共同构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其中部分第一连接段和部分第二连接段容纳于容纳腔,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从开口穿出,遮盖壳将带有电流的连接端子盖住,只露出用于连接端板的部分,减少了连接端子的导电部位外露,降低了误触连接端子导电部位的几率,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触电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头部还包括两个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0008]所述遮盖壳包括:
[0009]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分别对应抵持;
[0010]第二板件,所述第二板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件在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上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板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抵持;
[0011]两个第三板件,两个所述第三板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件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三板件远离所述第一板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抵持,且两个所述第三板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件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三板件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三板件分别对应贴合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头部还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板;
[0013]其中,所述第三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表面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遮盖壳的内壁面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配合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抵持于所述第一连接件。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件并沿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板件的一端,所述第一配合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抵持。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面设有第一槽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容纳于所述第一槽部,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槽部的内壁面对所述第二连接部限位。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二板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在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且远离所述第二板件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互相靠近的端面分别设有第二配合部,每一所述第二配合部对应抵持于一个所述第三板件远离所述第二板件的端面。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盖壳还包括两个第四板件,两个所述第四板件分别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件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每一所述第三板件和对应的一个所述第四板件共同限定出第二槽部,所述第二配合部容纳于所述第二槽部。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配合部远离所述第二板件的一端均设有第二斜面,在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且远离所述第二板件的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件设有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三槽部,所述第三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容纳于所述第三槽部。
[0021]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连接器的正视图;
[0025]图3为图2中连接器A

A的剖视图;
[0026]图4为图2中连接器B

B的剖视图;
[0027]图5为图1中连接器的遮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图1中连接器的接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图6中接头部的第三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主体100,接头部200,连接端子300,第一连接段310,第二连接段320,遮盖壳400,容纳腔110,开口120;
[0031]第一连接板210,第二连接板220,第一板件410,第二板件420,第三板件430;
[0032]第三连接板500,第一配合部510,第一连接件440;
[0033]第一连接部441,第二连接部442;
[0034]第一槽部511,第一斜面443;
[0035]第二配合部421,第四板件450,第二槽部451;
[0036]第二斜面422,第三斜面452,第三槽部411。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接头部,所述接头部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于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侧面;遮盖壳,所述遮盖壳与所述接头部匹配连接,共同限定出具有开口的容纳腔;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并沿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一端容纳于所述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段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延伸,部分所述第一连接段和部分所述第二连接段容纳于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连接段从所述开口穿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部还包括两个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所述第二连接板沿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遮盖壳包括: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分别对应抵持;第二板件,所述第二板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件在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上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板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抵持;两个第三板件,两个所述第三板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件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三板件远离所述第一板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抵持,且两个所述第三板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件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三板件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且两个所述第三板件分别对应贴合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部还包括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三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表面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沿所述主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遮盖壳的内壁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勇钟海斌雷晶晶曾步强唐涛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