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建筑模块化预制复合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62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生态建筑模块化预制复合墙,包括至少一个单体预制墙体模块,所述每个单体预制墙体模块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墙体面板,分别为内侧墙体面板、外侧墙体面板,所述内墙体面板的内侧表面设有竖直的预制槽;所述两个墙体面板的之间的间隙中设有加强轻钢骨架;所述两个墙体面板与加强轻钢骨架之间内部各处的间隙中,均填充有泡沫玻璃填充层,且该泡沫玻璃填充层压实后将所述的两个墙体面板与加强轻钢骨架相互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加强轻钢骨架、泡沫玻璃填充层等材料和结构,降低复合墙体的厚度,增加复合墙体的机械强度,降低复合墙体单位面积的重量,能够满足各类生态建筑的需要。能够满足各类生态建筑的需要。能够满足各类生态建筑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建筑模块化预制复合墙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建筑模块化预制复合墙。

技术介绍

[0002]生态建筑也被称作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
[0003]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及其各种相关的技术,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建设在乡村及旅游景区内的建筑,一方面要融入环境,美观、漂亮,另一方要节能、环保、宜居,在建筑、使用与拆除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建筑垃圾,最大限度的降低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使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处。
[0004]但是,生态建筑在现场建造和拆除过程中,特别是墙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最大。因此,越来越多的生态建筑开始使用能够重复利用的模块化预制构件,其中就包括集成墙。
[0005]预制轻质复合墙体,是根据国家发展绿色建材的政策引导和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产品,能够显著的节约能耗、减少扬尘、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减少人工、提高墙体质量。但是现有的预制集成墙产品,由于需要达到隔声、保温、隔热等性能要求,通常采用轻钢龙骨为骨架、以轻质水泥材料浇注成型的现浇产品,其厚度较大、单位面积的重量较大,同时在后期室内装饰装修过程中,还需要另外设置线盒、线管等才能进行水电管线的布设,增加了后期现场施工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建筑模块化预制复合墙,通过改进结构设计,以降低墙体的厚度、增加机械强度、同时降低单位面积的重量,避免使用水泥等高比重材料,同时使其能达到隔声、保温、隔热等性能要求,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生态建筑模块化预制复合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单体预制墙体模块,所述每个单体预制墙体模块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墙体面板,分别为内侧墙体面板、外侧墙体面板,所述内墙体面板的内侧表面设有竖直的预制槽;所述两个墙体面板的之间的间隙中设有加强轻钢骨架;所述两个墙体面板与加强轻钢骨架之间内部各处的间隙中,均填充有泡沫玻璃填充层,且该泡沫玻璃填充层压实后将所述的两个墙体面板与加强轻钢骨架相互连接为一体。
[0009]所述的泡沫玻璃填充层,是由多数个粒径不同,表面喷涂无机粘合剂的球形泡沫玻璃颗粒,填充、压实形成整体的填充层,其粘结剂通过该泡沫玻璃填充层将所述的两个墙
体面板与加强轻钢骨架相互连接为一体。
[0010]所述两个墙体面板厚度方向的顶端开设有对接槽,且两个墙体面板厚度方向的底端固定有对接条;所述对接槽内设有金属冲压边槽,所述的对接条外包覆有金属冲压边封;所述的金属冲压边槽与金属冲压边封的形状相互匹配、相互嵌合,均为条状金属构件;所述的泡沫玻璃填充层压实后,将所述的两个墙体面板与加强轻钢骨架、金属冲压边槽、金属冲压边封相互连接为一体。
[0011]所述墙体面板为模压的内外两层复合木塑板,而且其两层木塑板之间还设有平面铁丝网层。
[0012]所述加强轻钢骨架由两组加强板焊接构成四方形骨架,且两组加强板之间还焊接有X状加强筋。
[0013]所述两个墙体面板的最外层木塑板层在封装之前,先将内层木塑板与平面铁丝网层通过紧固件与加强轻钢骨架的加强板相互连接、固定。
[0014]所述预制槽的开口部设有与墙体面板表面齐平的线槽盖板,线槽盖板与预制槽内壁接触位置处开设有若干组预制缝隙;所述预制槽的内壁设有若干组弹性弧片。
[0015]所述生态建筑模块化预制复合墙,其包括多个单体预制墙体模块,各单体预制墙体模块的相邻表面之间,相互拼接、嵌合,连接成为整体的墙体。
[0016]本技术提供的生态建筑模块化预制复合墙,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对结构的合理改进,使其各单体预制墙体模块单独,或者相互拼接组合后,能够作为生态建筑的外墙或者内墙,其可以在工厂内根据标准化的尺寸和结构进行规模化、模块化预制,然后再运输到施工现场直接安装,全过程无需采用水泥、砂浆等传统建材,无论是建造还是拆卸、重新利用,都不会产生建筑垃圾,能够显著的节约能耗、减少扬尘、降低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减少人工、提高墙体质量。
[0018]2、本技术通过改进结构设计,使其易于在工厂中规模化预制,而且采用了加强轻钢骨架、泡沫玻璃填充层等材料和结构,可以在保证墙体隔声、保温、隔热等性能要求的基础上,降低了复合墙体的厚度,增加复合墙体的机械强度,同时降低复合墙体单位面积的重量,可以完全避免使用水泥等高比重材料,内外两个墙体面板均采用多层复合木塑板,美观大气,能够满足各类生态建筑的需要。
[0019]3、本技术通过改进结构设计,使每个单体预制墙体模块的强度均得到显著的加强;其中加强轻钢骨架、平面铁丝网层可以同时提供组合后的复合墙体各个方向上的机械强度,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强度、韧性好、耐冲击;采用泡沫玻璃填充层一方面作为各部件的连接层,另一方面可以阻隔墙体内外的热量、声音的传递,起到保温、隔热、隔声等效果;并且墙体采用的多层复合木塑板、加强轻钢骨架、泡沫玻璃填充层等材料均为耐热、耐水的阻燃材料,符合建筑物墙体的多种行业标准要求。
[0020]4、本技术的墙体整体重量轻,便于制造、运输和安装,而且墙体的自身重量较小,也降低了对多层建筑物框架体系的承重要求,能够降低建筑制造的综合成本;本技术在内侧墙面上直接预制了多个预制槽,安装后可对各类电缆或者水管进行便捷的布置,实现对水电线路的快速排设,有利于快速完成内部装修。
[0021]5、本技术符合国家绿色建材设计理念,由多个预制墙体模块拼装而成的复合墙体,是一个轻质、防火、隔声、保温、隔热的多用途隔墙(或者外墙)系统。各预制墙体模块
均在工厂内批量化预制,既保证墙面的平整度,又提高墙体的整体性、隔音性和抗震强度,完全符合墙体材料的发展趋势,尤为突出了轻质、节能、环保的特点。
[0022]6、本技术的用途广泛,通过改变厚度,可以制造为外墙或者内墙,能够广泛应用于住宅、医院、商业、娱乐、工厂、地铁、机场、超高层(内墙)等建筑,而且具有优良的防火、保温、隔热和隔音等性能;并且内外两个墙体面板均采用多层复合木塑板,美观大气,可以在工厂内预先喷绘装饰图案,无需再进行二次装修,支持土建装修一体化的理念,大幅降低总体的施工量和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单个预制墙体模块的立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单个预制墙体模块另一视角的立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单个预制墙体模块的预制槽内部结构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单个预制墙体模块的侧面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建筑模块化预制复合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单体预制墙体模块(100),所述每个单体预制墙体模块(100)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墙体面板,分别为内侧墙体面板(110)、外侧墙体面板(111),所述内侧墙体面板(110)的内侧表面设有竖直的预制槽(140);所述两个墙体面板的之间的间隙中设有加强轻钢骨架(160);所述两个墙体面板与加强轻钢骨架(160)之间内部各处的间隙中,均填充有泡沫玻璃填充层(170),且该泡沫玻璃填充层(170)压实后将所述的两个墙体面板与加强轻钢骨架(160)相互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建筑模块化预制复合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墙体面板厚度方向的顶端开设有对接槽(120),且两个墙体面板厚度方向的底端固定有对接条(130);所述对接槽内设有金属冲压边槽(121),所述的对接条(130)外包覆有金属冲压边封(131);所述的金属冲压边槽(121)与金属冲压边封(131)的形状相互匹配、相互嵌合,均为条状金属构件;所述的泡沫玻璃填充层(170)压实后,将所述的两个墙体面板与加强轻钢骨架(160)、金属冲压边槽(121)、金属冲压边封(131)相互连接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建筑模块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尚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