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多电力系统测试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952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多电力系统测试方法,涉及电力自动化系统测试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各级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需求,在虚拟化平台上创建虚拟机并安装操作系统;在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上安装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序;配置虚拟化平台网络架构;各级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网络配置;通过上下级电力自动化系统间指令“三次握手”,建立并调试多级电力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开始测试,多级电力自动化系统根据功能要求开展测试。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多级电力自动化系统统一搭建在虚拟化平台上,无需为各个电力自动化系统个性化配置实体机,降低系统与设备的耦合性,提高设备利用率。用率。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多电力系统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自动化系统测试
,特别是一种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多电力系统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各类电力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不断地在升级更新完善各类功能,尤其是对电力终端进行控制一类的功能进行升级更新时,必须在系统投运前进行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测试,例如调度自动化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
[0003]以下以调度自动化系统举例说明:
[0004]国内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通常为分层调度管理体系,测试时多级系统之间需要打通网络,才能上下协调,互相配合,实现对多级系统各类协调互动功能进行投运前测试。
[0005]由于调度自动化系统属于电网核心系统,现场网络环境均设内网专用。若因功能的升级测试从而使升级前的真实系统运行出现任何异常现象,都是严格禁止的。常规对多级调度自动化系统所升级更新的功能进行测试时,采用以下手段进行:
[0006]依据不同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需求,个性化配置满足条件的实体机,以完成系统应用搭建。由于不同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对实体机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需求存在差异,配置完成后系统与实体机常出现紧耦合的特性,使得测试工作完成后实体机利用率极大降低,造成物力资源浪费。
[0007]当多个类似调度自动化系统同时需要测试时,仍需逐台在实体机上完成操作系统安装及常规系统配置,重复性工作量大,耗费时间。
[0008]为避免对真实系统所处的网络环境造成影响,当上级自动系统需同时与多个下级自动化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时,需购置添加相应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为实体机临时搭建独立于真实生产系统的网络环境。一方面这些设备价格都比较昂贵,耗费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测试工作完成后利用率下降,设备处于长期空置的状况。
[0009]调度自动化系统上下级之间报文交互通常是基于DL476电力通信规约实现,测试过程中上下级系统交互需人为把关确认系统传送指令是否正确,人工确认过程耗费时间,影响指令执行效率。
[0010]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将指令下达至终端时,是通过在每个下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独立建设的终端指令出口子站完成指令出口实现终端动作。因不同厂商对其调度自动化系统终端指令出口子站的具体设计存在细微差异,当终端接入不同版本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时,均需按具体要求分别完成相应配置,当终端接入系统变更版本时,需同步变更相应接入配置,若终端数量巨大,带来的调试工作量也将成正比上升。
[001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多电力系统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多电力系统测试方法,多级电力
自动化系统统一搭建在虚拟化平台上,无需为各个电力自动化系统个性化配置实体机,解决系统与实体设备的耦合性问题,提高设备利用率。
[001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4]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多电力系统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根据各级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需求,在虚拟化平台上创建虚拟机并安装操作系统;
[0016]在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上安装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序;
[0017]配置虚拟化平台网络架构;
[0018]各级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网络配置;
[0019]基于DL476负荷批量控制交互协议,增加实时数据、控制指令交互所对应的消息类型,通过上下级电力自动化系统间指令“三次握手”,建立并调试多级电力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0020]开始测试,多级电力自动化系统根据功能要求开展测试。
[0021]进一步的,在虚拟化平台上创建虚拟机时,若虚拟化平台中有操作系统和硬件配置相同的模板,可使用模板创建虚拟机;若虚拟化平台没有操作系统和硬件配置相同的模板,则需单独创建空虚拟机,并在其空虚拟机上安装操作系统,创建完成的虚拟机可转换为模板,用于创建多个类似的虚拟机。
[0022]进一步的,在创建空虚拟机时,需从虚拟化平台划分各电力自动化系统搭建及运行所需资源,划分运行所需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
[0023]其中,计算资源包括CPU核数,存储资源包括磁盘和内存容量,网络资源包括虚拟网卡数。
[0024]进一步的,配置虚拟化平台网络架构,具体为:利用网络仿真软件在虚拟化平台上配置网络模式,对所需的物理路由器、交换机网络设备进行模拟仿真配置。
[0025]进一步的,各级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网络配置的具体步骤为:
[0026]利用虚拟机模板创建虚拟机时,如果虚拟机模板里带有网卡,网卡数量够用,不用再手动新增添加网卡,如果网卡不够用,则需要添加虚拟网卡;
[0027]利用预存网络配置脚本为虚拟机配置可用ip地址,将ip地址配置为同一网段内,若多个虚拟机ip地址不属于同一网段,则需配置并启用远程访问和路由,配置完成后检查虚拟机ip到对应网关的网络通讯是否正常。
[0028]进一步的,建立并调试多级电力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具体为:
[0029]基于原有的DL476负荷批量控制交互协议,增加实时数据、控制指令交互所对应的消息类型,实现上下级电力自动化系统间指令“三次握手”,实时数据、控制指令需要转化成约定的JSON格式字节流进行传输,完成测试过程中多级系统之间交互指令确认。
[0030]进一步的,上下级电力自动化系统间指令“三次握手”,具体为:
[0031]第一次握手,上级电力自动化系统向各个下级电力自动化系统下发控制请求指令,下级电力自动化系统接收指令并进行确认回复,上级电力自动化系统接收到下级电力自动化系统回复的控制请求确认指令后,第一次握手完成;
[0032]第二次握手,上级电力自动化系统接收到下级电力自动化系统回复的控制请求确认指令后,继续下发控制执行指令,下级电力自动化系统收到控制执行指令后,第二次握手
完成;
[0033]第三次握手,下级电力自动化系统收到控制执行指令后,进行回复确认控制执行指令操作,上级电力自动化系统收到下级电力自动化系统反馈的控制执行确认消息后,第三次握手完成。
[0034]进一步的,在虚拟化平台上创建虚拟机并完成网络配置后,在上级电力自动化系统建立统一的终端指令出口子站,所有下级电力自动化系统出口终端的指令均通过下级电力自动化系统发起,转发至上级电力自动化系统后,再流转至其终端指令出口子站,终端指令出口子站再统一下达指令至终端完成对应动作。
[0035]进一步的,在虚拟化平台上创建虚拟机并完成网络配置后,还可以在虚拟化平台上,对各级电力自动化系统创建系统快照,在功能调试出错时,电力自动化系统可重新回到创建快照时刻的正常运行状态。
[003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7]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多电力系统测试方法,将多级电力自动化系统统一搭建在虚拟化平台上,无需为各系统个性化配置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多电力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各级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需求,在虚拟化平台上创建虚拟机并安装操作系统;在虚拟机的操作系统上安装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程序;配置虚拟化平台网络架构;各级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网络配置;基于DL476负荷批量控制交互协议,增加实时数据、控制指令交互所对应的消息类型,通过上下级电力自动化系统间指令“三次握手”,建立并调试多级电力自动化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开始测试,多级电力自动化系统根据功能要求开展测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多电力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虚拟化平台上创建虚拟机时,若虚拟化平台中有操作系统和硬件配置相同的模板,可使用模板创建虚拟机;若虚拟化平台没有操作系统和硬件配置相同的模板,则需单独创建空虚拟机,并在其空虚拟机上安装操作系统,创建完成的虚拟机可转换为模板,用于创建多个类似的虚拟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多电力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创建空虚拟机时,需从虚拟化平台划分各电力自动化系统搭建及运行所需资源,划分运行所需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其中,计算资源包括CPU核数,存储资源包括磁盘和内存容量,网络资源包括虚拟网卡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多电力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虚拟化平台网络架构,具体为:利用网络仿真软件在虚拟化平台上配置网络模式,对所需的物理路由器、交换机网络设备进行模拟仿真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化平台的多电力系统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级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网络配置的具体步骤为:利用虚拟机模板创建虚拟机时,如果虚拟机模板里带有网卡,网卡数量够用,不用再手动新增添加网卡,如果网卡不够用,则需要添加虚拟网卡;利用预存网络配置脚本为虚拟机配置可用ip地址,将ip地址配置为同一网段内,若多个虚拟机ip地址不属于同一网段,则需配置并启用远程访问和路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媛媛欧睿刘伟杨渝璐周宇晴魏甦李杰张友强曾治强李筱天魏燕周文曹智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