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碗及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512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照明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光碗及车灯。一种反光碗,包括呈片状弧面结构的中心区域,还包括位于所述中心区域的边缘部位的边界区域;其中,所述中心区域设有光学图案;所述边界区域具有一定宽度且为抛物面,所述边界区域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处于中心区域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内,且边界区域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的面积小于中心区域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一种装有所述反光碗的车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反光碗四周增加了边界区域,将普通反光碗光学方案进一步优化,使得中心光亮度高且柔和,边界光亮度相对较低,还能使点亮效果能完全展示车灯的造型边界,且满足特殊光学法规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光碗及车灯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照明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光碗及车灯。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反光碗的光学概念有光学效率高,制造、装配工艺简单等优点,被大量使用在车灯光学设计之中。与之相对,反光碗的光学概念也拥有点亮后均匀性较差,能量分布性价比不高的缺陷。近年来,除了满足基础法规要求之外,更高的法规和点亮均匀性要求成为各个公司所关注的重点。一些主机厂会在法规要求之上提出更高要求,比如需要中心HV能量最高,边界法规余量不可以超出中心法规余量过多的能量分布要求,以此来有足够余量来应对生产导致的误差并保证点亮均匀性。
[0003]现有反光碗为了满足法规的点亮均匀性要求大多将光源简单打散处理,导致能量分布只能均匀往四周减弱,能量分布性价比不高,造成了边界光亮度比法规要求的值高;中心光亮度比法规要求的值低的现象。而且因为车灯的造型原因,反光碗通常会在边界出现细小碎面,点亮后车灯本身显示的边界均匀性和规律性较差,导致点亮前后都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提升光学效率并优化点亮的反光碗及车灯,该反光碗在原有反光碗结构的四周增加了边界区域,将普通反光碗光学方案进一步优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心边界光亮度比法规要求的值高,中心光亮度比法规要求的值低的缺陷;并使得车灯的造型边界点亮更加清晰解决了现有反光碗边界细小碎面的点亮缺陷。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反光碗,包括呈片状弧面结构的中心区域,还包括位于所述中心区域的边缘部位的边界区域;其中,所述中心区域设有光学图案;所述边界区域具有一定宽度且为抛物面,所述边界区域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处于中心区域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内,且边界区域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的面积小于中心区域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
[0006]所述边界区域为皮纹面。
[0007]所述边界区域为在同一抛物面上截取得到。
[0008]所述边界区域的焦点与中心区域的焦点位置重合。
[0009]所述中心区域由若干弧形反光面呈矩阵排列拼接而成。
[0010]所述反光碗还包括位于其的边缘部位的一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界区域的两端连接。
[0011]一种装有所述反光碗的车灯,所述车灯还包括光源,反光碗通过安装面安装在车灯内,所述光源的位置与反光碗的中心区域的焦点位置相配合。
[0012]车灯中装有多个反光碗,多个所述的反光碗顺次串联拼接,两个相邻的反光碗之间通过侧墙相连。
[0013]以车灯的光线出射方向为正方向,所述侧墙具有上游端和下游端,侧墙两侧的反光碗分别连接侧墙的上游端和下游端。
[0014]以车灯所在的车辆中轴线为中线位置,当侧墙为多个时,所述侧墙的高度沿中线向两侧逐渐缩小。
[0015]本技术反光碗,在原有反光碗结构的四周增加了边界区域,反光碗的中心区域反射的光线满足基础法规,边界区域的抛物面用于增强中心亮度并加光学皮纹使得被增强亮度的区域的光线散布更加均匀和柔和,还能使点亮效果能完全展示车灯的造型边界,且满足特殊光学法规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升光学效率并优化点亮的反光碗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心区域的光线反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边界区域的光线反射示意图;
[0019]图4为现有的反光碗点亮效果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反光碗点亮效果图;
[0021]图6为边界区域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多个反光碗的连接状态立体示意图;
[0023]图8为多个反光碗的连接状态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中:1中心区域、2边界区域、3光源、4安装面、5侧墙、11弧形反光面、22皮纹、51上游端、52下游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2、3所示,一种反光碗,包括呈片状弧面结构的中心区域1,还包括位于所述中心区域1的边缘部位的边界区域2;其中,所述中心区域1设有光学图案;所述边界区域2具有一定宽度且为抛物面,所述边界区域2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处于中心区域1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内,且边界区域2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的面积小于中心区域1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边界区域2的宽度为1~5mm。
[0028]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区域1设有的光学图案为,如阵列排列的凸起或凹槽或光学齿、或不等序排列的凸起或凹槽或光学齿灯。
[0029]进一步的,所述反光碗的材料为铝,边界区域2采用化学腐蚀模具产生皮纹,即边界区域3为皮纹面。
[0030]所述边界区域2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处于中心区域1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内,且边界区域2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的面积小于中心区域1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边界区域2使部分光线经过抛物面后平行传播,中心区域光学效率提高30%,H+

5;V+

5度范围内光学效率提高15%,大大提升了光学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区域1由若干弧形反光面11呈矩阵排列拼接而成以满足点亮均匀性的要求。
[0031]点亮后车灯的显示效果从如图4所示的模糊边界改进为如图5所示,使得车灯点亮效果能完全展示造型边界。
[0032]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设计以及加工制造的便利性,所述边界区域2为在同一抛物面上截取得到;此时,作为优选,所述边界区域2的焦点与中心区域1的焦点位置重合。
[0033]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中心区域1和边界区域2的焦点重合,边界区域2反射的光线会集中形成一亮度过高的光斑;因此,作为优选,所述边界区域2上设置有皮纹,弱化中心亮斑,相对减弱中心光亮度使光能部分向四周扩散,点亮后呈现更加均匀的状态,进一步提升了光学效率。
[0034]一种车灯,该车灯还包括光源3和反光碗,所述反光碗还包括位于其的边缘部位的一安装面4,所述安装面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界区域2的两端连接,反光碗通过安装面4安装在车灯内,所述光源3的位置与反光碗的中心区域1的焦点位置相配合。
[0035]边界区域2呈U状,围绕在中心区域1的周围,安装面4的两端分别与边界区域2的两端连接,这样安装面4和边界区域2包围整个中心区域1。如图7、8所示,该车灯中装有多个反光碗,多个所述的反光碗顺次串联拼接,两个相邻的反光碗之间通过侧墙5相连。
[0036]本技术可以进一步描述为,以车灯的光线出射方向为正方向,所述侧墙5具有上游端51和下游端52,侧墙5两侧的反光碗分别连接侧墙的上游端51和下游端52;以车灯所在的车辆中轴线为中线位置,当侧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光碗,包括呈片状弧面结构的中心区域(1),其特征是:还包括位于所述中心区域(1)的边缘部位的边界区域(2);其中,所述中心区域(1)设有光学图案;所述边界区域(2)具有一定宽度且为抛物面,所述边界区域(2)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处于中心区域(1)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内,且边界区域(2)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的面积小于中心区域(1)反射的光线散布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碗,其特征是:所述边界区域(2)为皮纹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碗,其特征是:所述边界区域(2)为在同一抛物面上截取得到。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光碗,其特征是:所述边界区域(2)的焦点与中心区域(1)的焦点位置重合。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碗,其特征是:所述中心区域(1)由若干弧形反光面(11)呈矩阵排列拼接而成。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碗,其特征是:所述反光碗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笑徐骕王转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海拉灯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