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49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包括机身、全向移动行走装置和支撑装置,全向移动行走装置安装于机身侧边的下方,支撑装置包括角部支撑和顶部支撑,角部支撑设置于机身四个角部,顶部支撑设置于机身侧边的上方;全向移动行走装置包括连接装置和履带;角部支撑包括伸缩杆、第一转向机构、支撑杆机构,第一转向机构安装于机身角部,第一转向机构连接升降臂,用于对升降臂进行角度调整,伸缩杆可伸缩地套设于升降臂内,升降臂的末端连接有支撑杆机构,支撑杆机构用于在升降臂的旋转过程中提供支撑;顶部支撑包括抽拉式连接的外套杆和内套杆,内套杆套设于外套杆内部,内套杆能够在外力作用下靠近或者远离二者的接头端。远离二者的接头端。远离二者的接头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施工机械领域,机械需具备行走和机械作业时的支撑功能。行走功能一般可通过履带或轮胎来实现。支撑功能一般可通过可折叠或可伸缩的支撑腿来实现,机械的行走功能和支撑功能一般独立实现。
[0003]若采用履带来实现机械的行走功能,履带一般设置在机械的左右两侧,每侧各一条。对于一般的履带,若任一侧履带发生故障,机械随即瘫痪。此外,虽然一般履带对复杂工作面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若遇到高差、倾角过大、转角过大等极度崎岖复杂的工作环境,也无法顺利实现行走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机械可以在一般性的平坦的工作面、各种崎岖复杂的工作面环境,甚至是高差、倾角过大、转角过大等极度崎岖复杂的工作环境下实现机械的行走和支撑功能。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包括机身、全向移动行走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全向移动行走装置安装于所述机身侧边的下方,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角部支撑和顶部支撑,所述角部支撑设置于所述机身四个角部,所述顶部支撑设置于所述机身侧边的上方;其中:
[0007]所述全向移动行走装置包括连接装置和履带;
[0008]所述角部支撑包括伸缩杆、第一转向机构、支撑杆机构,所述第一转向机构安装于机身角部,所述第一转向机构连接升降臂,用于对升降臂进行角度调整,所述伸缩杆可伸缩地套设于升降臂内,所述升降臂的末端连接有支撑杆机构,所述支撑杆机构用于在升降臂的旋转过程中提供支撑;
[0009]所述顶部支撑包括抽拉式连接的外套杆和内套杆,所述内套杆套设于所述外套杆内部,所述内套杆能够在外力作用下靠近或者远离二者的接头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可伸缩的水平连杆和竖向连杆,所述可伸缩的水平连杆一端与所述机身侧边的第二转向机构连接,所述可伸缩的水平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竖向连杆的上端垂直连接,所述竖向连杆能够绕着所述可伸缩的水平连杆转动,所述竖向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履带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升降机构、第一转向机构以及履带驱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机身侧边,用于驱动履带上下运动,所述升降机构的下部与用于驱动履带驱动机构进行运动角度调整的第一转向机构相连。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外套杆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固定件相配合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内套杆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固定件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件套设于所述外套杆和内套杆的接头端外侧。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层和旋钮件,所述固定层外面对应接头端位置设有锁定口,通过将所述旋钮件的螺杆旋入、旋出所述锁定口实现所述固定件的安装和拆卸。
[0014]进一步地,所述机身侧边、机身上边沿均设有凹槽,分别用于容纳所述连接装置和角部支撑。以尽量减少机身占地空间。当然,顶部支撑也可以收纳于机身上表面的凹槽内。
[00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机构末端设有支撑垫块,用于增大支撑时的支点接触面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0017](1)本技术的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在机身两侧通过连接装置设置四组履带,连接装置内设有水平伸缩机构、升降机构和转向机构,从而该履带可进行一定范围的伸缩和高度调整,以适应各种工作面环境。在平坦工作面上,四个履带处于同一高度,紧贴在机身两侧,缩小所占空间,可通过狭窄的工作通道等;在崎岖复杂工作面上,履带伸展在机身两侧,各履带的高度随工作面进行自适应调节,保证机械在崎岖复杂路面上行走时具有足够的机身稳定性。
[0018](2)本技术的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行走和支撑功能协调统一,集成于一体。机械转向功能可通过调节机身两侧的履带的转向和转速来实现,而在高差、倾角过大、转角过大等极度崎岖复杂的工作环境下,可使用支撑腿辅助履带实现机械的行走和转向,先通过角部支撑抬高机身的高度,跨越障碍物或转向,再采用伸展在机身两侧,随工作面情况进行高度自适应调节的履带进行行走。
[0019](3)本技术的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在机身两侧通过连接装置设置四组相互独立的履带,当部分履带损坏时仍可实现机身的行走;当某侧的一条履带断掉或发生故障时,可切断其与履带驱动机构之间的传动,并调整电机的输出功率,从而保证机械仍然具有一定的行走功能。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在平坦路面上行走时的轴侧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在崎岖复杂的路面上行走时的轴侧图;
[0022]图3是本技术的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中履带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的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中角部支撑在行走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技术的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中角部支撑从行走状态切换至支撑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5]图6是本技术的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中角部支撑从行走状态切换至支撑状态的示意图之二;
[0026]图7是本技术的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中角部支撑进行
支撑时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技术的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向下支撑时的轴侧图;
[0028]图9是本技术的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同时向上和向下支撑时的轴侧图。
[0029]图中:
[0030]1‑
机身,2

顶部支撑,3

第一转向机构,4

伸缩杆,5

升降臂,6

支撑杆机构,7

支撑垫块,8

履带,9

可伸缩的水平连杆,10

竖向连杆,11

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32]下面结合图1至图9详细说明本技术的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全向移动行走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全向移动行走装置安装于所述机身侧边的下方,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角部支撑和顶部支撑,所述角部支撑设置于所述机身四个角部,所述顶部支撑设置于所述机身侧边的上方;其中:所述全向移动行走装置包括连接装置和履带;所述角部支撑包括伸缩杆、第一转向机构、支撑杆机构,所述第一转向机构安装于机身角部,所述第一转向机构连接升降臂,用于对升降臂进行角度调整,所述伸缩杆可伸缩地套设于升降臂内,所述升降臂的末端连接有支撑杆机构,所述支撑杆机构用于在升降臂的旋转过程中提供支撑;所述顶部支撑包括抽拉式连接的外套杆和内套杆,所述内套杆套设于所述外套杆内部,所述内套杆能够在外力作用下靠近或者远离二者的接头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多工作面的机械行走和支撑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可伸缩的水平连杆和竖向连杆,所述可伸缩的水平连杆一端与所述机身侧边的第二转向机构连接,所述可伸缩的水平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竖向连杆的上端垂直连接,所述竖向连杆能够绕着所述可伸缩的水平连杆转动,所述竖向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履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春霞潘峰何强吴跃唐文伟魏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