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吊式充电线自适应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949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吊式充电线自适应控制系统,包括:具有壳体和车轴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可沿轨道发生位移;所述导向组件设置有第一限位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具有抱死状态和解开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设置第一限位组件,使得用户施加的前后方向的作用力为一定大小时,导向组件才能够沿轨道发生位移,控制充电线发生位移,设置第二限位组件,使得用户施加的左右方向的作用力为一定大小时,才能够控制导向组件头部发生偏转,完成分轨道选择,更加省力便捷。更加省力便捷。更加省力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吊式充电线自适应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悬吊式充电线自适应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用户使用充电桩充电时,将充电桩上的充电枪取下后插入汽车的充电口对其进行充电,取下充电枪到将其插入充电口之间存在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充电线被拖在地上产生磨损,充电完成放回充电枪过程中,也会拖行充电线产生磨损,而且放回充电枪后,一部分充电线仍放在地上,极有可能被下次驶入充电的车辆碾压损坏。现有技术提出了悬吊式充电线,将充电线吊在空中,避免充电线与地面接触,同时设置了轨道和引导组件,充电时只需要通过充电枪给引导组件一个较小的引导力,引导组件与轨道发生位移,从而控制充电枪到达车辆充电口的位置,使得整个充电过程更加省力。
[0003]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充电枪已到达充电口处,当用户无意间触碰充电枪给了充电枪一个微小的力,如果这个力是前后方向的,会使得引导组件便会向远离充电口的位置移动,随之充电枪向远离充电口的位置移动,而将充电枪退回充电口的位置需要的力大于用户无意间给到的作用力,整个过程更加费力且操作麻烦,浪费时间;如果这个力是左右方向的,且恰好在用户根据充电口的位置选择轨道时产生的,充电口的位置在车辆左边,用户本想选择左轨道,由于这个力使得引导组件进入右轨道,将引导组件退回主轨道的力需要大于用户无意间给到的力,整个过程同样更加费力且操作麻烦,浪费时间,因此,需要控制引导组件,只有受到较大的力时才发生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吊式充电线自适应控制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提供一种悬吊式充电线自适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具有顶部的支撑架;
[0008]具有N1端和N2端的限位绳;
[0009]轨道;
[0010]具有壳体和车轴的导向组件;
[0011]其中,所述轨道设置于顶部下表面;
[0012]其中,所述导向组件可沿轨道发生位移;
[0013]其中,所述导向组件设置有第一限位构件;
[0014]其中,所述N1端与第一限位组件可拆卸连接;且,
[0015]所述N2端被配置为固定充电线位置;
[0016]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具有抱死状态和解开状态;
[0017]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处于抱死状态时,导向组件抱死,无法沿轨道发生位移;
[0018]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处于解开状态时,导向组件解开,可沿轨道发生位移;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
[0020]具有通槽、轴孔B1、N3端和N4端的连杆A1;
[0021]转轴C1;转轴C2;
[0022]具有轴孔B2、N5端和N6端的限位柱;
[0023]其中,所述轴孔B1套入转轴C1中,使得连杆A1可绕转轴C1转动;
[0024]其中,所述通槽靠近N3端;
[0025]其中,所述连杆A1具有轴孔B3;且,
[0026]所述轴孔B3方向与通槽方向垂直;
[0027]其中,所述转轴C2穿过轴孔B2和轴孔B3,使得限位柱可绕转轴C2转动;且,
[0028]所述转轴C2两端分别与壳体固定连接;
[0029]其中,所述N5端与N1端固定连接;且,
[0030]所述N6端与车轴接触;
[0031]优选的,所述N6端设置有橡胶面;
[0032]优选的,所述限位柱从轴孔B2到N6端的长度为L1,从轴孔B2到N5端的长度为L2;
[0033]其中,所述L1<L2;
[0034]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
[0035]弹簧D1;
[0036]弹簧D2;
[0037]其中,所述连杆A1上距离通槽长度相等的地方设置有连接件E1和连接件E2;
[0038]其中,所述弹簧D1一端与连接件E1可拆卸连接,弹簧D1另一端与限位柱可拆卸连接;
[0039]其中,所述弹簧D2一端与连接件E2可拆卸连接,弹簧D2另一端与限位柱可拆卸连接;
[0040]优选的,所述悬吊式充电线自适应控制系统包括:
[0041]第二限位组件;
[0042]其中,所述导向组件具有头部;
[0043]其中,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被配置为控制头部左右摆动;
[0044]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
[0045]具有轴孔B4、N7端和N8端的连杆A2;
[0046]触板F1;触板F2;
[0047]转轴C3;
[0048]其中,所述N4端与N7端铰接;
[0049]其中,所述轴孔B4套入转轴C3中,使得连杆A2可绕转轴C3转动;
[0050]其中,所述触板F与头部前半部分固定连接,触板F2与头部前半部分固定连接;且,
[0051]所述触板F1与触板F2关于连杆A2对称;
[0052]其中,所述连杆A2可与触板F1接触,所述连杆A2可与触板F2接触;
[0053]优选的,所述轴孔B4为椭圆形;
[0054]优选的,所述头部后半部分为柔性;
[0055]优选的,所述头部为尖型。
[005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提供一种悬吊式充电线自适应控制系统,设置第一限位组件,使得用户施加的前后方向的作用力为一定大小时,导向组件才能够沿轨道发生位移,控制充电线发生位移,设置第二限位组件,使得用户施加的左右方向的作用力为一定大小时,才能够控制导向组件头部发生偏转,完成分轨道选择,更加省力便捷。
附图说明
[005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车辆充电示意图;
[005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车辆充电侧视图;
[005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限位绳与限位柱连接示意图;
[006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向组件与轨道配合示意图;
[006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向组件外观示意图;
[006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向组件侧剖立体图;
[0063]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向组件侧剖示意图;
[0064]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向组件限位柱与连杆A1连接示意图;
[0065]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向组件正剖示意图。
[0066]附图标记:
[0067]1、支撑架;2、限位绳;3、轨道;4、壳体;5、车轴;6、导向组件;7、通槽;8、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6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69]请参阅图1

9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如下:...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吊式充电线自适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顶部的支撑架;具有N1端和N2端的限位绳;轨道;具有壳体和车轴的导向组件;其中,所述轨道设置于顶部下表面;其中,所述导向组件可沿轨道发生位移;其中,所述导向组件设置有第一限位构件;其中,所述N1端与第一限位组件可拆卸连接;且,所述N2端被配置为固定充电线位置;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具有抱死状态和解开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处于抱死状态时,导向组件抱死,无法沿轨道发生位移;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处于解开状态时,导向组件解开,可沿轨道发生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式充电线自适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具有通槽、轴孔B1、N3端和N4端的连杆A1;转轴C1;转轴C2;具有轴孔B2、N5端和N6端的限位柱;其中,所述轴孔B1套入转轴C1中,使得连杆A1可绕转轴C1转动;其中,所述通槽靠近N3端;其中,所述连杆A1具有轴孔B3;且,所述轴孔B3方向与通槽方向垂直;其中,所述转轴C2穿过轴孔B2和轴孔B3,使得限位柱可绕转轴C2转动;且,所述转轴C2两端分别与壳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N5端与N1端固定连接;且,所述N6端与车轴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吊式充电线自适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6端设置有橡胶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吊式充电线自适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从轴孔B2到N6端的长度为L1,从轴孔B2到N5端的长度为L2;其中,所述L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磊刘慧陈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万城万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