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导电缆的中间接头和多段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47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超导电缆的中间接头和多段连接结构,中间接头包括接头壳体、固定安装在接头壳体内的间隔板、以及都固定在间隔板上的导体层接线柱和屏蔽层接线柱,间隔板将接头壳体的内腔分隔成互不相通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接头壳体上设有都与第一内腔相通的第一电缆接入口和液氮入口、都与第二内腔相通的第二电缆接入口和液氮出口、形成第一电缆接入口的第一固定段、以及形成第二电缆接入口的第二固定段,液氮入口用于向第一内腔中通入增压后的液氮,液氮出口用于将第二内腔中的液氮抽出。本申请通过中间接头在超导电缆的接头位置处提供液氮循环压力和制冷服务,使得超导电缆的长度不受液氮循环的限制,使大长度超导电缆成为可能。缆成为可能。缆成为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导电缆的中间接头和多段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超导电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超导电缆的中间接头、以及包含有该中间接头的多段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超导电缆是利用超导体制成的一类电缆,其具有大容量、低损耗、节能环保等优点,在电力行业已被广泛应用。
[0003]目前,超导电缆一般需要有流动的液氮为超导电缆提供冷却,使其能够运行于超导状态。但是,一方面由于管道阻力,随着超导电缆长度的增加,驱动液氮流动所需的压力就越大;另一方面由于管道漏热和超导电缆损耗,随着距离的增加,液氮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导致液氮冷却超导电缆、维持超导电缆超导运行的能力逐渐丧失。因此,这两方面都限制了超导电缆工程的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导电缆的中间接头,使得超导电缆的长度不受液氮循环的限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超导电缆的中间接头,用于连接两段超导电缆,所述中间接头包括接头壳体、固定安装在接头壳体内的间隔板、以及都固定在间隔板上的导体层接线柱和屏蔽层接线柱,所述间隔板将接头壳体的内腔分隔成互不相通的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接头壳体上设有都与第一内腔相通的第一电缆接入口和液氮入口、都与第二内腔相通的第二电缆接入口和液氮出口、形成第一电缆接入口的第一固定段、以及形成第二电缆接入口的第二固定段,所述导体层接线柱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中、用于分别和两段超导电缆的导体层接通,所述屏蔽层接线柱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中、用于分别和两段超导电缆的屏蔽层接通,所述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用于分别和两段超导电缆的绝缘套固定相连,所述液氮入口用于向第一内腔中通入增压后的液氮,所述液氮出口用于将第二内腔中的液氮抽出。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接头还包括液氮流动管道、以及安装在液氮流动管道上的增加循环泵,所述液氮流动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液氮入口和液氮出口相连。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接头壳体为内外双层结构,包括内壳体、固设在内壳体外部的外壳体、以及形成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真空隔热腔。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接头还包括设在所述间隔板两端且都固定在接头壳体内壁上的固定块和限位块,所述固定块分布在间隔板位于第一内腔的一侧、并通过螺钉与间隔板相固定,所述限位块上设有第一配合斜面,所述第一配合斜面以越靠近第二内腔越远离接头壳体内壁的方式倾斜设置,所述间隔板上设有第二配合斜面,所述第二配合斜面与第一配合斜面的倾斜方向一致、且两者面接触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缆接入口、导体层接线柱和第二电缆接入口沿超导电缆的
长度方向对准设置,所述屏蔽层接线柱分布在导体层接线柱的外周侧。
[001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超导电缆的多段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超导电缆、第二超导电缆和如上所述的中间接头,所述第一超导电缆和第二超导电缆都包括从内而外依次分布的导体层、屏蔽层、液氮流动腔和绝缘套,所述第一超导电缆的导体层和屏蔽层经第一电缆接入口置于第一内腔中、并分别与导体层接线柱的一端和屏蔽层接线柱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一超导电缆的绝缘套和第一固定段相固定,所述第一超导电缆的液氮流动腔与第一内腔相通;所述第二超导电缆的导体层和屏蔽层经第二电缆接入口置于第二内腔中、并分别与导体层接线柱的另一端和屏蔽层接线柱的另一端相接,所述第二超导电缆的绝缘套和第二固定段相固定,所述第二超导电缆的液氮流动腔与第二内腔相通。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超导电缆的绝缘套的端部和第一固定段的外端焊接固定,所述第二超导电缆的绝缘套的端部和第二固定段的外端焊接固定。
[0012]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用于超导电缆的中间接头和多段连接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申请在使用中间接头将两段超导电缆相接的前提下,还通过中间接头在超导电缆的接头位置处提供液氮循环压力和制冷服务,使得超导电缆的长度不受液氮循环的限制,使大长度超导电缆成为可能,对超导电缆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申请中用于超导电缆的中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申请中用于超导电缆的多段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元件标号说明
[0017]10
ꢀꢀꢀꢀꢀꢀꢀꢀꢀꢀꢀꢀꢀꢀꢀꢀꢀꢀꢀꢀꢀꢀ
接头壳体
[0018]101
ꢀꢀꢀꢀꢀꢀꢀꢀꢀꢀꢀꢀꢀꢀꢀꢀꢀꢀꢀꢀꢀ
第一内腔
[0019]102
ꢀꢀꢀꢀꢀꢀꢀꢀꢀꢀꢀꢀꢀꢀꢀꢀꢀꢀꢀꢀꢀ
第二内腔
[0020]103
ꢀꢀꢀꢀꢀꢀꢀꢀꢀꢀꢀꢀꢀꢀꢀꢀꢀꢀꢀꢀꢀ
第一电缆接入口
[0021]104
ꢀꢀꢀꢀꢀꢀꢀꢀꢀꢀꢀꢀꢀꢀꢀꢀꢀꢀꢀꢀꢀ
液氮入口
[0022]105
ꢀꢀꢀꢀꢀꢀꢀꢀꢀꢀꢀꢀꢀꢀꢀꢀꢀꢀꢀꢀꢀ
第二电缆接入口
[0023]106
ꢀꢀꢀꢀꢀꢀꢀꢀꢀꢀꢀꢀꢀꢀꢀꢀꢀꢀꢀꢀꢀ
液氮出口
[0024]107
ꢀꢀꢀꢀꢀꢀꢀꢀꢀꢀꢀꢀꢀꢀꢀꢀꢀꢀꢀꢀꢀ
第一固定段
[0025]108
ꢀꢀꢀꢀꢀꢀꢀꢀꢀꢀꢀꢀꢀꢀꢀꢀꢀꢀꢀꢀꢀ
第二固定段
[0026]109
ꢀꢀꢀꢀꢀꢀꢀꢀꢀꢀꢀꢀꢀꢀꢀꢀꢀꢀꢀꢀꢀ
内壳体
[0027]110
ꢀꢀꢀꢀꢀꢀꢀꢀꢀꢀꢀꢀꢀꢀꢀꢀꢀꢀꢀꢀꢀ
外壳体
[0028]111
ꢀꢀꢀꢀꢀꢀꢀꢀꢀꢀꢀꢀꢀꢀꢀꢀꢀꢀꢀꢀꢀ
真空隔热腔
[0029]20
ꢀꢀꢀꢀꢀꢀꢀꢀꢀꢀꢀꢀꢀꢀꢀꢀꢀꢀꢀꢀꢀꢀ
间隔板
[0030]201
ꢀꢀꢀꢀꢀꢀꢀꢀꢀꢀꢀꢀꢀꢀꢀꢀꢀꢀꢀꢀꢀ
第二配合斜面
[0031]30
ꢀꢀꢀꢀꢀꢀꢀꢀꢀꢀꢀꢀꢀꢀꢀꢀꢀꢀꢀꢀꢀꢀ
导体层接线柱
[0032]40
ꢀꢀꢀꢀꢀꢀꢀꢀꢀꢀꢀꢀꢀꢀꢀꢀꢀꢀꢀꢀꢀꢀ
屏蔽层接线柱
[0033]50
ꢀꢀꢀꢀꢀꢀꢀꢀꢀꢀꢀꢀꢀꢀꢀꢀꢀꢀꢀꢀꢀꢀ
固定块
[0034]60
ꢀꢀꢀꢀꢀꢀꢀꢀꢀꢀꢀꢀꢀꢀꢀꢀꢀꢀꢀꢀꢀꢀ
限位块
[0035]601
ꢀꢀꢀꢀꢀꢀꢀꢀꢀꢀꢀꢀꢀꢀꢀꢀꢀꢀꢀꢀꢀ
第一配合斜面
[0036]71
ꢀꢀꢀꢀꢀꢀꢀꢀꢀꢀꢀꢀꢀꢀꢀꢀꢀꢀꢀꢀꢀꢀ
第一超导电缆
[0037]72
ꢀꢀꢀꢀꢀꢀꢀꢀꢀꢀꢀꢀꢀꢀꢀꢀꢀꢀꢀꢀꢀꢀ
第二超导电缆
[0038]81
ꢀꢀꢀꢀꢀꢀꢀꢀꢀꢀꢀꢀꢀꢀꢀꢀꢀꢀꢀꢀꢀꢀ
导体层
[0039]8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导电缆的中间接头,用于连接两段超导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接头包括接头壳体(10)、固定安装在接头壳体(10)内的间隔板(20)、以及都固定在间隔板(20)上的导体层接线柱(30)和屏蔽层接线柱(40),所述间隔板(20)将接头壳体(10)的内腔分隔成互不相通的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所述接头壳体(10)上设有都与第一内腔(101)相通的第一电缆接入口(103)和液氮入口(104)、都与第二内腔(102)相通的第二电缆接入口(105)和液氮出口(106)、形成第一电缆接入口(103)的第一固定段(107)、以及形成第二电缆接入口(105)的第二固定段(108),所述导体层接线柱(30)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中、用于分别和两段超导电缆的导体层(81)接通,所述屏蔽层接线柱(40)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中、用于分别和两段超导电缆的屏蔽层(82)接通,所述第一固定段(107)和第二固定段(108)用于分别和两段超导电缆的绝缘套固定相连,所述液氮入口(104)用于向第一内腔(101)中通入增压后的液氮,所述液氮出口(106)用于将第二内腔(102)中的液氮抽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氮流动管道、以及安装在液氮流动管道上的增加循环泵,所述液氮流动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液氮入口(104)和液氮出口(106)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壳体(10)为内外双层结构,包括内壳体(109)、固设在内壳体(109)外部的外壳体(110)、以及形成在内壳体(109)和外壳体(110)之间的真空隔热腔(1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间隔板(20)两端且都固定在接头壳体(10)内壁上的固定块(50)和限位块(60),所述固定块(50)分布在间隔板(20)位于第一内腔(101)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云武宗曦华张喜泽张大义王天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