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震勘探采集近地表分区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三维地震勘探采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震勘探采集近地表分区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四川盆地进行地震勘探采集的时候,由于复杂的地质运动,近地表结构异常复杂。不同的近地表岩性、破碎带、不同的含水性等,都会引起地震采集资料的复杂变化。因此提前预判勘探采集区域内的近地表结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方法试验并选取合适的地震采集因素,对提高勘探资料品质至关重要。
[0003]但是目前常用的近地表调查方法如微测井、小折射等很难对复杂山地这种近地表结构进行连续的调查,一方面是由于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微测井、小折射很难实现连续的近地表调查。
[0004]综上所述,目前近地表分区的手段主要包含微测井、小折射、潜水面调查等,但是由于这些调查方法都是点对点的方式,需要花费高昂的成本才能形成对区域近地表结构的认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地震勘探采集近地表分区的方法及系统,实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勘探采集近地表分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高密度电法获得地震勘探采集区域内近地表的电阻率,并利用电阻率与地表岩性之间的关系将近地表分成不同的岩性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勘探采集近地表分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在地震勘探采集区域内进行高密度电法采集;步骤2:进行电阻率反演,获得地震勘探采集区域内近地表的电阻率;步骤3:根据地震勘探采集区域内的地表岩性调查和地震勘探采集区域内近地表的电阻率进行近地表岩性分区,获得不同的岩性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勘探采集近地表分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地表为从地表到地下50m深度范围内的区域;所述步骤1中,在进行高密度电法采集时,相邻两个电极之间的水平距离在5m以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勘探采集近地表分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操作包括:利用地表岩性调查获得各种地表岩性的电阻率,根据各种地表岩性的电阻率和地震勘探采集区域内近地表的电阻率对地表进行分区,获得不同的岩性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勘探采集近地表分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性区包括:灰岩和白云岩区、灰岩区、砂岩区,其中,灰岩和白云岩区的电阻率最高,砂岩区的电阻率最低。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勘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