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控制方法及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940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风控制方法及新风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单元检测新风的状态参数,并与基准数据进行对比;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新风可选择地流向冷净单元或温度调节单元;经过冷净单元或温度调节单元的新风重新经过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新风流向,直至新风满足预设条件后进入室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风控制方法,可以循坏对新风进行纯化、加湿或温度调节处理,适用于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新风经过冷净单元可同时实现冷却降温、二次过滤和加湿操作,实现多重功能的同时简化新风系统结构,用最少的结构实现最多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体验。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控制方法及新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控制方法及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空调开启的室内紧闭门窗,长时间与户外无空气流动,会使室内空气质量变差,随着室内人员增多,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人们会出现冷热交替的感觉,严重时引起头晕,恶心等常见的“空调病”,同时室内有害物质在空气质量差的环境急剧增多,对人们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为解决该问题,现存的方案通过使用新风装置或新风系统,抽取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但是若将室外新风直接引入室内,不经过处理,可能会导致室内温度波动较大,影响制冷/制热效果。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023086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风控制方法及新风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进风管、进风风机、温度调节装置和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进风管的一端并用于检测进风管所处的外部环境的温度;进风风机设置于进风管内部并用于引导气流进入进风管;温度调节装置设置于进风管内部,并且用于对进风管内部的气流进行制热或者制冷,依据所述外环境温度数据和预设值发出控制新风装置的温度调节装置开启的温度调节指令。该现有技术虽然能够对引入的室外新风进行加热调节,但仅适用于制热模式下引入新风,不能控制室外新风的空气质量及湿度,不能在制冷模式下降低新风温度,若新风中附着有灰尘或者虫豸等,也检测不到,导致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新风控制方法及新风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系统无法控制空气质量和湿度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新风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检测单元检测新风的状态参数,并与基准数据进行对比;
[0008]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新风可选择地流向冷净单元或温度调节单元;
[0009]经过冷净单元或温度调节单元的新风重新经过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新风流向,直至新风满足预设条件后进入室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风控制方法,可以循坏对新风进行纯化、加湿或温度调节处理,适用于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新风经过冷净单元可同时实现冷却降温、二次过滤和加湿操作,实现多重功能的同时简化新风系统结构,用最少的结构实现最多的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0010]进一步的,在所述流向冷净单元和温度调节单元的新风流道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控制系统根据检测结果控制不同流道上电磁阀的切换和开关,以控制新风流向不同的处理单元。实现每个流道单独控制,便于实现单独的温度、湿度、纯净度调节。
[0011]进一步的,在控制系统的存储器中存储有湿度阈值H
阈值
,在新风湿度H低于湿度阈值H
阈值
时,控制系统控制新风流向冷净单元,通过冷净单元对新风进行加湿处理。使得进入
室内的新风满足湿度条件,使用感到舒适。
[0012]进一步的,在新风不满足空气纯净度条件时,控制系统控制新风流向冷净单元,通过冷净单元对新风进行过滤。
[0013]进一步的,在新风不满足温度条件、且新风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新风流向冷净单元,通过冷净单元对新风进行降温处理;在新风不满足温度条件、且新风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新风流向温度调节单元以对新风进行加热升温处理。使得新风进入室内不会对室内温度造成大的波动,降低对制冷效果或制热效果的影响,使新风控制更加智能化。
[0014]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条件为|T
检测

T
室内
|≤A,A设置为1~3℃,使得新风接近室内温度,新风引入室内时不会对室内温度造成大幅波动。
[0015]进一步的,经过冷净单元进行降温和/或加湿后的新风需重新返回检测单元检测,再次判断其是否满足温度和湿度条件,若满足条件,则直接将满足条件的新风引入室内;若新风仍不满足条件,则新风重新引入冷净单元或温度调节单元,形成循环,直至温度和湿度满足条件。
[0016]进一步的,在检测单元检测到新风不满足空气纯净度条件、且新风经过冷净单元过滤后,控制新风再次返回一级过滤单元进行过滤后,再经过检测单元形成循环,直至纯净度满足条件。
[0017]进一步的,经过温度调节单元升温处理后的新风重新返回检测,再次判断其是否满足条件,若满足条件,则直接将满足条件的新风引入室内;若新风仍不满足条件,则新风重新进入温度调节单元,形成循环,直至温度满足要求。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0019]通过冷净单元的设置,实现对新风进行纯化、加湿或温度调节等的多样化智能处理,适用于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新风经过冷净单元可同时实现冷却降温、二次过滤和加湿操作,使新风的温度、湿度和纯净度均满足理想条件,使其更加贴合用户要求,提升用户体验。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能够执行所述的新风系统控制方法,所述新风系统包括:第一风机、一级过滤单元、检测单元、温度调节单元、冷净单元和第二风机,所述一级过滤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检测单元之间,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和冷净单元均设置在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二风机之间。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风系统具有以下优势:通过冷净单元的设置,将对新风的降温、过滤和加湿处理结合为一体,实现多重功能的同时简化新风系统结构,用最少的结构实现最多的功能,实现新风的自动处理。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具体细节流程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级过滤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级过滤单元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冷净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
一级过滤单元,10

壳体,11

活性炭层,12

精密滤网层,13

吸附棉层,2

冷净单元,21

漏斗,22

U型管,23

冷净介质,24

U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0]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新风系统包括第一风机、检测单元、温度调节单元、第二风机,其中,第一风机设置在新风风道的入口,用于从室外抽取新风,第二风机设置在新风风道的出口,用于将新风风道内的空气送入室内,检测单元和温度调节单元设置在两个风机之间,检测单元用于对第一风机引入的新风质量进行检测判断,并判定新风的流向。温度调节单元设置在检测单元与第二风机之间,当检测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检测单元检测新风的状态参数,并与基准数据进行对比;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控制新风可选择地流向冷净单元或温度调节单元;经过冷净单元或温度调节单元的新风重新经过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新风流向,直至新风满足预设条件后进入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向冷净单元和温度调节单元的新风流道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控制系统根据检测结果控制不同流道上电磁阀的切换和开关,以控制新风流向不同的处理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系统的存储器中存储有湿度阈值H
阈值
,在新风湿度H低于湿度阈值H
阈值
时,控制系统控制新风流向冷净单元,通过冷净单元对新风进行加湿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新风不满足空气纯净度条件时,控制系统控制新风流向冷净单元,通过冷净单元对新风进行过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新风不满足温度条件、且新风温度高于温度阈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新风流向冷净单元,通过冷净单元对新风进行降温处理;在新风不满足温度条件、且新风温度低于温度阈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新风流向温度调节单元以对新风进行加热升温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正江白云忠张乘源杨中敏张强潘保远
申请(专利权)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