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近零碳建筑装配式保温复合墙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9350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近零碳建筑装配式保温复合墙板,涉及建筑结构构件技术领域,其包括:内页板;保温墙板,设置在内页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内页板之间留有浇筑间隙;内工字钢,垂直连接在所述内页板的四角位置,所述内工字钢远离所述内页板的一端与所述保温墙板相固定;气密层,设置在内页板的另一侧;燕尾榫槽,开设在所述保温墙板的侧面边缘,所述保温墙板的另一侧侧面边缘对应设有榫条结构;注浆加固层,设置在浇筑间隙内,所述注浆加固层内排列设置有多个加固连接组件,加固连接组件均垂直连接在所述保温墙板与内页板之间;以及插接孔位,设置在注浆加固层底部,并与地面上的插接钢筋相对应设置,提高装配搭建牢固性。提高装配搭建牢固性。提高装配搭建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近零碳建筑装配式保温复合墙板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构件
,具体是一种用于近零碳建筑装配式保温复合墙板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绿色建筑的持续发展,复合混凝土墙板在我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传统建筑物虽然能够直接进行墙体拼接,而后在墙体的外侧固定保温板以做为外墙保温,但复合混凝土墙板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磕碰现象,同时在后续装配式中需要耗费时间进行后续浇筑搭建,以便实现墙体安装固定,而若基面装配处衔接不平整,则会导致墙体整体牢固性低。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近零碳建筑装配式保温复合墙板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近零碳建筑装配式保温复合墙板,其包括:内页板;保温墙板,设置在内页板的一侧,并与所述内页板之间留有浇筑间隙;内工字钢,垂直连接在所述内页板的四角位置,所述内工字钢远离所述内页板的一端与所述保温墙板相固定;气密层,设置在内页板的另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近零碳建筑装配式保温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页板(1);保温墙板(2),设置在内页板(1)的一侧,并与所述内页板(1)之间留有浇筑间隙;内工字钢(11),垂直连接在所述内页板(1)的四角位置,所述内工字钢(11)远离所述内页板(1)的一端与所述保温墙板(2)相固定;气密层(12),设置在内页板(1)的另一侧;燕尾榫槽(13),开设在所述保温墙板(2)的侧面边缘,所述保温墙板(2)的另一侧侧面边缘对应设有榫条结构(14);注浆加固层(3),设置在浇筑间隙内,所述注浆加固层(3)内排列设置有多个加固连接组件(4),所述加固连接组件(4)均垂直连接在所述保温墙板(2)与内页板(1)之间;以及插接孔位(31),设置在注浆加固层(3)底部,并与地面上的插接钢筋相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近零碳建筑装配式保温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墙板(2)包括:外页板(21);饰面层(22),设置在所述外页板(21)上远离所述内页板(1)的一侧;真空绝热板(23),设置在所述外页板(21)上远离所述饰面层(22)的一侧;以及聚氨酯板(24),设置在所述真空绝热板(2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近零碳建筑装配式保温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连接组件(4)包括:针状连接件(41),被设置为U字形结构,并垂直固定在保温墙板(2)上;振浆供液结构(5),为对应设置的两个,各所述振浆供液结构(5)均滑动连接在所述针状连接件(41)上;以及安装头(42),嵌入设置在内页板(1)上,并与所述针状连接件(41)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近零碳建筑装配式保温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浆供液结构(5)包括:滑动套(51),滑动套接在所述针状连接件(41)上;外躯件(52),套接固定在所述滑动套(51)上;导套(53),同轴固定在所述外躯件(52)内,并与所述针状连接件(41)相滑动连接;轴盘(54),转动设置在所述针状连接件(41)的端部,并与所述安装头(42)相固定,所述轴盘(54)远离所述安装头(42)的一侧固定有螺纹管(55),所述螺纹管(55)与所述导套(53)通过螺纹啮合作用相滑动连接;密封罩筒(56),密封滑动套接在所述外躯件(52)的外部;以及内弹簧(57),为周向分布的多个,各所述内弹簧(57)连接在所述密封罩筒(56)与所述外躯件(5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近零碳建筑装配式保温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针状连接件(41)上的两个所述振浆供液结构(5)呈错落分布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近零碳建筑装配式保温复合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浆供液结构(5)还包括:水泥腔(6),设置在所述外躯件(52)内,所述水泥腔(6)上周向分布有多个外喷头(6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翠彩刘少亮张玉龙汪妮王富谦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