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保温风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9312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柔性保温风管系统,包括通风保温管、连接套筒、连接拉链、盖布层和挂设件,所述通风保温管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拉链与所述连接套筒连接,所述通风保温管外侧壁上等距设有挂设件,所述通风保温管内部等距设有限制通风保温管膨胀度的限位机构,所述通风保温管或连接套筒上设有覆盖连接拉链的盖布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对于通风保温管与连接套筒之间的连接限位效果更好,其连接处的不易产生分离现象,可对于通风保温管内部扩张的最大体积进行限制,通风保温管的保护效果更好;通风保温管受力部位不易产生损伤,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可使得通风保温管的安放位置更加稳定。安放位置更加稳定。安放位置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保温风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柔性风管
,具体为一种柔性保温风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管,是用于空气输送和分布的管道系统。传统的风管主要为金属风管,常用的包括镀锌薄钢板风管和不锈钢风管等。
[0003]不锈钢风管制作是在咬口缝、铆钉缝、法兰翻边四角等缝隙处涂上密封胶(如中性玻璃胶)。涂密封胶前应清除表面尘土和油污。其制作、安装周期长,管道尺寸及走向变更时费工费事,工序繁琐。此外由于是金属材质,其管道较重,导热系数很大,基本无保温性能,若需要保温必须另外加包保温层及保护层。
[0004]现在行业内开始推广一种加工方便、安装便捷,布局灵活的柔性风管,此类风管可轻易解决上述问题。
[0005]目前柔性保温风管在使用时,在通风保温管和连接套筒连接处容易产生,体积膨胀,造成连接处产生脱离现象,还有通风保温管在输风过程中,体积的膨胀,容易造成通风保温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保温风管系统,对于通风保温管与连接套筒之间的连接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保温风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保温管(10)、连接套筒(20)、连接拉链(30)、盖布层(40)和挂设件(50),所述通风保温管(10)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拉链(30)与所述连接套筒(20)连接,所述通风保温管(10)外侧壁上等距设有挂设件(50),所述通风保温管(10)内部等距设有限制通风保温管(10)膨胀度的限位机构(60),所述通风保温管(10)或连接套筒(20)上设有覆盖连接拉链(30)的盖布层(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保温风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保温管(10)上的挂设件(50)和限位机构(60)相连接,所述限位机构(60)缝合连接在通风保温管(1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保温风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保温管(10)上靠近连接拉链(30)位置的挂设件(50)贯穿所述盖布层(4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保温风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60)包括弹性卡接件(61)和弹性卡合件(62),所述弹性卡接件(61)和弹性卡合件(62)相互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保温风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接件(61)包括第一连接带(611)、第一弹性连接绳(612)和连接卡扣(613),所述第一连接带(611)一端缝合固定在通风保温管(10)上,所述第一连接带(611)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性连接绳(612),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绳(612)端部固定有连接卡扣(613);所述弹性卡合件(62)包括连接锁头(621)、第二弹性连接绳(622)和第二连接带(623),所述第二连接带(623)一端缝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国奎
申请(专利权)人:永华安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