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塔筒本体及附件焊缝等效疲劳损伤分析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风力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风机塔筒本体及附件焊缝等效疲劳损伤分析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机组塔筒在进行投标时,由于各种参数都不确定,无法出具准确的塔筒载荷(例如马科夫矩阵),只能出具初步的预估等效疲劳载荷。因此风机塔筒在进行投标重量设计时,风机塔筒本体及附件焊缝强度通常使用等效疲劳损伤进行计算,该方法如下所述:
[0003]1、根据塔筒本体及附件相关参数选取合适的DC1值(该DC1值对应循环2*106次的应力范围,DC1的值按照标准EN 1993
‑1‑
9进行选取,其值受到焊缝形式,母材板厚,对齐方式等的影响);
[0004]2、将第一步中的DC1值进行换算,按照m=3的S
‑
N曲线求得5*106次对应应力范围DC2(具体公式为DC2=DC1*(2*106/5*106)
(1/m)
),计算示意如图1所示;
[0005]3、将第二步中求得的5*1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塔筒本体及附件焊缝等效疲劳损伤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根据塔筒本体及附件的参数来选取应力范围DC1;其中该DC1对应循环2*106次的应力范围;2)将步骤1)中的应力范围DC1进行换算,按照m=4的S
‑
N曲线求得107次对应的应力范围DC3;3)根据预估等效疲劳载荷换算成实际的应力范围DC4,并按照m=4的S
‑
N曲线直接求得塔筒本体及附件的等效疲劳损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塔筒本体及附件焊缝等效疲劳损伤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塔筒本体及附件的参数包括焊缝等级、板厚、焊接型式或对齐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机塔筒本体及附件焊缝等效疲劳损伤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应力范围DC3的计算过程为:DC3=DC1*(2*106/107)
(1/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机塔筒本体及附件焊缝等效疲劳损伤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塔筒本体及附件的等效疲劳损伤的计算过程为:等效疲劳损伤=(γ
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进,巫发明,吕杏梅,梁瑞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