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下承台定位浮体的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固定处在承台顶面侧边;防撞板、弹簧,防撞板经弹簧作为缓冲安装在安装座靠向承台中轴线的内面。在浮体上的浮筒进行注水下沉至承台时,浮体受到海风海浪的摆动惯性被弹簧和防撞板缓冲,实现浮筒在弹簧和防撞板缓冲定位下引导下快速下沉至承台上,解决了浮体需要在承台上方反复调节位置对接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下承台定位浮体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海下承台定位浮体的装置,属于对接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深远海漂浮式风力发电安装过程包括:在码头上拼装浮体,再将其拖入或通过斜面滑到海上,并用拖绳将浮体牵引在限制岸边,然后在浮体上吊装风电塔筒、风机、叶片等组成风力发电机组。在码头上吊装作业时,因风力发电机组构件重量较大,对码头的承载能力要求极高,在施工海岸新建码头或改建现有码头的施工周期长、费用高。所以,是在海底打入座底桩,每根座底桩上安装一个承台,用驳船将浮体拖至承台上方,每个浮筒正对一个承台,浮筒注水下沉至承台上,然后在浮体上组装风力发电机组。
[0003]而在浮体与承台对接过程中,受到海风海浪的影响,浮体由于摆动惯性会超过承台所在位置,存在浮体需要在承台上方反复调节位置对接的问题,费时费力,导致海下承台定位对接浮体施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下承台定位浮体的装置。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下承台定位浮体的装置,包括:
[0007]安装座,安装座固定处在承台顶面侧边;
[0008]防撞板、弹簧,防撞板经弹簧作为缓冲安装在安装座靠向承台中轴线的内面。
[0009]所述安装座由安装板与安装柱可旋转铰接构成,安装板水平分布经破断销固定在承台顶面的沟槽中,安装柱垂直安装板并处在承台顶面侧边。
[0010]靠向承台中轴线内面的所述安装板与安装柱之间安装有拉簧,安装座的安装柱通过弹簧连接防撞板。
[0011]所述安装柱为多根并沿着承台边缘间隔分布,对应的所述防撞板为间隔分布的多块,每根安装柱分别通过弹簧连接对应一块防撞板,相邻的防撞板之间设有间隙。
[0012]还包括连接部,多块所述防撞板的上部均与连接部一体固定连接,多块防撞板通过连接部连接构成整体。
[0013]所述连接部上固定有遮盖板,遮盖板的高度高于安装柱的高度且向安装柱横向延伸并越过安装柱上方。
[0014]所述防撞板的下部设有保护板,保护板相对于防撞板向安装柱偏斜;保护板用于防止浮筒先下沉后上浮,导致浮筒与防撞板发生钩挂。
[0015]所述保护板正对拉簧的位置设有通槽,防撞板压缩弹簧运动时,防止保护板与拉簧发生干涉。
[0016]还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板或安装柱的索具,索具另一端连接在承台底面。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浮体上的浮筒进行注水下沉至承台时,浮体受到
海风海浪的摆动惯性被弹簧和防撞板缓冲,实现浮筒在弹簧和防撞板缓冲定位下引导下快速下沉至承台上,解决了浮体需要在承台上方反复调节位置对接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浮体浮筒、承台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单个承台上装置与浮筒的分布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中沿A
‑
A线的剖视图;
[0021]图中:1
‑
承台;2
‑
安装座;3
‑
防撞板;4
‑
弹簧;5
‑
安装板;6
‑
安装柱;7
‑
拉簧;8
‑
连接部;9
‑
保护板;10
‑
通槽;11
‑
遮盖板;12
‑
沟槽;13
‑
索具;14
‑
浮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
[0024]本申请的一种海下承台1定位浮体的装置,包括:
[0025]由安装板5与安装柱6可旋转铰接构成的安装座2,安装座2处在承台1顶面侧边,安装板5水平分布经破断销固定在承台1顶面的沟槽12中,安装柱6垂直安装板5并处在承台1顶面侧边;
[0026]经弹簧4作为缓冲件安装在安装座2靠向承台1中轴线内面的防撞板3,防撞板3靠向承台1侧边有弹性缓冲层(图中未示出),所述弹簧4为间隔分布的多个。
[0027]工作原理为:浮体需要漂行至承台1上方时,浮体上的每个浮筒14对着一个承台1向下运动,当浮筒14漂行至承台1上方时继续向前运动撞击到防撞板3上,防撞板3通过弹簧4缓冲,使安装座2减轻所承受的冲击力,在弹簧4和防撞板3缓冲定位下引导浮筒14停止前进,从而浮筒14停留在承台1顶面上方,方便后续对浮筒14注水并使其下沉至承台1上。在浮体上的浮筒14进行注水下沉至承台1时,浮体受到海风海浪的摆动惯性被弹簧4和防撞板3缓冲,实现浮筒14在弹簧4和防撞板3缓冲定位下引导下快速下沉至承台1上,解决了浮体需要在承台上方反复调节位置对接的问题。
[0028]靠向承台1中轴线内面的所述安装板5与安装柱6之间安装有拉簧7,安装座2的安装柱6通过弹簧4连接防撞板3。减小浪涌对安装座2的推力,降低安装座2所承受的载荷,并通过拉簧7提高装置柔韧性和抗冲击能力;通过安装柱6与安装板5铰接,当浮筒的动力过大时可使安装柱6偏转,从而从防撞板3上摩擦并越过,保护装置不受损坏。所述拉簧7的弹力大于同一根安装柱6上所有弹簧4的弹力之和,避免拉簧7过早的偏转,提高装置稳定性。
[0029]所述安装柱6为多根并沿着承台1边缘间隔分布,对应的所述防撞板3为间隔分布的多块,每根安装柱6分别通过弹簧4连接对应一块防撞板3,相邻的防撞板3之间设有间隙。使浮体带起的水流能从多块防撞板3之间的间隙通过,减小防撞板3所受的冲击力,使弹簧4的弹力充分应用于承受浮筒14的冲击力。
[0030]还包括连接部8,多块所述防撞板3的上部均与连接部8一体固定连接,多块防撞板3通过连接部8连接构成整体。使多块防撞板3所受的撞击力均布于多根安装柱6上,浮体撞击任意一块防撞板3均能对浮体进行充分减速。
[0031]所述连接部8上固定有遮盖板11,遮盖板11的高度高于安装柱6的高度且向安装柱
6横向延伸并越过安装柱6上方;防止上方施工过程中掉下的物体卡住弹簧4,保证装置正常运行。
[0032]所述防撞板3的下部设有保护板9,保护板9相对于防撞板3向安装柱6偏斜;保护板9用于防止浮筒14先下沉后上浮,导致浮筒14与防撞板3发生钩挂,保护装置不受损坏。
[0033]所述保护板9正对拉簧7的位置设有通槽10,当防撞板3压缩弹簧4运动时,防止保护板9与拉簧7发生干涉。
[0034]还包括一端固定连接安装板5或安装柱6的索具13,索具13另一端连接在承台1底面;当破断销通过剪力断裂时,安装板5脱离承台1,并通过索具13悬吊在承台1上,便于打捞起进行重复使用。
[0035]图1和图2中顶部的圆弧线为海面顶部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下承台定位浮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2),安装座(2)固定处在承台(1)顶面侧边;防撞板(3)、弹簧(4),防撞板(3)经弹簧(4)作为缓冲安装在安装座(2)靠向承台(1)中轴线的内面;所述安装座(2)由安装板(5)与安装柱(6)可旋转铰接构成,安装板(5)水平分布经破断销固定在承台(1)顶面的沟槽(12)中,安装柱(6)垂直安装板(5)并处在承台(1)顶面侧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下承台定位浮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靠向承台(1)中轴线内面的所述安装板(5)与安装柱(6)之间安装有拉簧(7),安装座(2)的安装柱(6)通过弹簧(4)连接防撞板(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下承台定位浮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6)为多根并沿着承台(1)边缘间隔分布,对应的所述防撞板(3)为间隔分布的多块,每根安装柱(6)分别通过弹簧(4)连接对应一块防撞板(3),相邻的防撞板(3)之间设有间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下承台定位浮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圆成,彭昌阳,王坤,张慧,朱鹏非,杨薛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海上风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