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微电网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微电网与配电网联合调度模型、模型求解和数据修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微电网及配电网的协调调度及微电网内部分布式能源经济调度的双层调度控制,对内实现了分布式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对外实现区域配电网电源、负荷的最优化调度,可有效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并且将微电网参与主网统一调度,充分利用了微电网灵活可控的优良特性,可减少微电网内储能的容量需求,可将剩余或缺电信息直接通过配网统一调度实现全局分配电量,实现配电网的全网经济运行。实现配电网的全网经济运行。实现配电网的全网经济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微电网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电网
,具体涉及一种含微电网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中的电源多为容量较小的分布式电源,即含有电力电子接口的小型机组,包括微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光伏电池、小型风力发电机组以及超级电容、飞轮及蓄电池等储能装置,它们接在用户侧,具有成本低、电压低以及污染小等特点;
[0003]现有的针对含微电网的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法限制了配电网与微电网的交互功率值,没有考虑到微电网的可调节裕度,使得配电网的优化调度非常受限。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含微电网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微电网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针对含微电网的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法限制了配电网与微电网的交互功率值,没有考虑到微电网的可调节裕度,使得配电网的优化调度非常受限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含微电网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建立微电网与配电网联合调度模型,并获取配电网用电负荷的超短期预测数据和配电网日前调度计划中用电负荷数据;
[0009]S2、模型求解,利用所述获取配电网用电负荷的超短期预测数据和配电网日前调度计划中用电负荷数据,对预先建立的联合调度模型进行求解,获取配电网中各类型可调度资源的日内可调度容量;
[0010]S3、数据修正,根据所述配电网中各类型可调度资源的日内可调度容量和配电网用电负荷的超短期预测数据进行日内调度修正,所述可调度资源的类型包括分布式发电单元、储能单元和可控负荷单元。
[0011]优选的,所述S1中联合调度模型包括建立微电网与配电网的日内优化调度目标函数,所述微电网与配电网的日内优化调度目标函数包括建立微电网与配电网的用电负荷偏差最小目标函数以及建立各类型可调度资源执行偏差最小目标函数。
[0012]优选的,所述S1中联合调度模型还包括建立微电网与配电网的日内优化调度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所述微电网与配电网的日内优化调度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建立潮流约束、建立分布式发电单元调节容量约束和建立可控负荷单元功率约束。
[0013]优选的,所述建立分布式发电单元调节容量约束包括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调节容量小于等于微网预设的分布式发电单元调节容量的最大值、大于等于微网预设的分布式发电单元调节容量的最小值、且大于等于所述分布式发电单元最小调节容量的门槛值。
[0014]优选的,所述建立可控负荷单元功率约束包括可控负荷单元的调节功率小于等于AMI系统预设的可控负荷单元调节功率的最大值、大于等于AMI系统预设的可控负荷单元调节功率的最小值、且大于等于所述可控负荷单元最小调节功率的门槛值。
[0015]优选的,所述S3中当配电网用电负荷的超短期预测数据与配电网日前调度计划中用电负荷数据相等,则执行配电网日前调度计划中的发电计划和用电计划。
[0016]优选的,所述S3中当配电网用电负荷的超短期预测数据大于配电网日前调度计划中用电负荷数据,则增加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出力,若分布式单元的出力不能满足用电负荷偏差,则储能单元切换至放电状态,若储能单元切换至放电状态的出力不能满足用电负荷偏差,则减少可控负荷单元的用电负荷。
[0017]优选的,所述S3中当配电网用电负荷的超短期预测数据小于配电网日前调度计划中用电负荷数据,则增加可控负荷的用电负荷,若增加后的用电负荷不能消纳用电负荷偏差,则储能单元切换至充电状态,若储能单元切换至充电状态不能消纳用电负荷偏差,则减少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出力。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含微电网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微电网及配电网的协调调度及微电网内部分布式能源经济调度的双层调度控制,对内实现了分布式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对外实现区域配电网电源、负荷的最优化调度,可有效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并且将微电网参与主网统一调度,充分利用了微电网灵活可控的优良特性,可减少微电网内储能的容量需求,可将剩余或缺电信息直接通过配网统一调度实现全局分配电量,实现配电网的全网经济运行。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含微电网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建立微电网与配电网联合调度模型,并获取配电网用电负荷的超短期预测数据和配电网日前调度计划中用电负荷数据,联合调度模型包括建立微电网与配电网的日内优化调度目标函数,微电网与配电网的日内优化调度目标函数包括建立微电网与配电网的用电负荷偏差最小目标函数以及建立各类型可调度资源执行偏差最小目标函数,联合调度模型还包括建立微电网与配电网的日内优化调度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微电网与配电网的日内优化调度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建立潮流约束、建立分布式发电单元调节容量约束和建立可控负荷单元功率约束;
[0024]建立分布式发电单元调节容量约束包括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调节容量小于等于微
网预设的分布式发电单元调节容量的最大值、大于等于微网预设的分布式发电单元调节容量的最小值、且大于等于分布式发电单元最小调节容量的门槛值,建立可控负荷单元功率约束包括可控负荷单元的调节功率小于等于AMI系统预设的可控负荷单元调节功率的最大值、大于等于AMI系统预设的可控负荷单元调节功率的最小值、且大于等于可控负荷单元最小调节功率的门槛值;
[0025]S2、模型求解,利用获取配电网用电负荷的超短期预测数据和配电网日前调度计划中用电负荷数据,对预先建立的联合调度模型进行求解,获取配电网中各类型可调度资源的日内可调度容量;
[0026]S3、数据修正,根据配电网中各类型可调度资源的日内可调度容量和配电网用电负荷的超短期预测数据进行日内调度修正,可调度资源的类型包括分布式发电单元、储能单元和可控负荷单元,当配电网用电负荷的超短期预测数据与配电网日前调度计划中用电负荷数据相等,则执行配电网日前调度计划中的发电计划和用电计划;
[0027]当配电网用电负荷的超短期预测数据大于配电网日前调度计划中用电负荷数据,则增加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出力,若分布式单元的出力不能满足用电负荷偏差,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微电网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S1、建立微电网与配电网联合调度模型,并获取配电网用电负荷的超短期预测数据和配电网日前调度计划中用电负荷数据;S2、模型求解,利用所述获取配电网用电负荷的超短期预测数据和配电网日前调度计划中用电负荷数据,对预先建立的联合调度模型进行求解,获取配电网中各类型可调度资源的日内可调度容量;S3、数据修正,根据所述配电网中各类型可调度资源的日内可调度容量和配电网用电负荷的超短期预测数据进行日内调度修正,所述可调度资源的类型包括分布式发电单元、储能单元和可控负荷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微电网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联合调度模型包括建立微电网与配电网的日内优化调度目标函数,所述微电网与配电网的日内优化调度目标函数包括建立微电网与配电网的用电负荷偏差最小目标函数以及建立各类型可调度资源执行偏差最小目标函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微电网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联合调度模型还包括建立微电网与配电网的日内优化调度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所述微电网与配电网的日内优化调度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包括建立潮流约束、建立分布式发电单元调节容量约束和建立可控负荷单元功率约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微电网的配电网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分布式发电单元调节容量约束包括分布式发电单元的调节容量小于等于微网预设的分布式发电单元调节容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南,毛田,赵文猛,王滔,周保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