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户侧灵活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220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客户侧灵活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预先对整体区域的负荷资源进行分区和分类后的每个分区的负荷资源的负荷能力、获取整体区域的负荷资源的负荷能力以及获取预先对整体区域的负荷资源进行分区和分类后的每个分区的负荷资源的实时负荷监控数据;根据整体区域的负荷资源的负荷能力、每个分区的负荷资源的负荷能力和每个分区的负荷资源的实时负荷监控数据确定调控指令;对调控指令进行合理性校验,校验通过后将调控指令下发至分区中一个或者多个分类后的负荷资源所对应的能源控制器,通过能源控制器对负荷资源进行负荷调控。优点:支撑电网调控侧进行负荷资源调控,提升需求侧响应等手段开展电网动态平衡调节功能。网动态平衡调节功能。网动态平衡调节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客户侧灵活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客户侧灵活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电量分析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电网的物理特性、运行模式、功能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可再生能源发电随机性、间歇性等特点造成电网电能质量下降、峰谷差逐步增大,弃风弃光压力加大,电网供需动态平衡面临严峻的挑战。电网现阶段采用火电深度调峰及局部需求侧响应等手段开展电网动态平衡调节,将难以满足未来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与占比进一步增长的要求,源网荷储广域协同友好互动是新一代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选择,开展客户侧负荷调度控制是电网调控运行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以电动汽车、客户侧储能等客户侧灵活负荷调控能力参与电网运行控制与动态平衡,无疑将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助推我国能源生产变革。
[0003]新型负荷快速增长造成电网运行压力,要求通过市场化机制加以引导管理,以负荷聚合形态将电动汽车、储能等客户侧灵活负荷的调控潜力转化成真正调控资源并参与市场化电网动态平衡调控服务,是电网调度控制体系的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客户侧灵活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预先对整体区域的负荷资源进行分区和分类后的每个分区的负荷资源的负荷能力、获取整体区域的负荷资源的负荷能力以及获取预先对整体区域的负荷资源进行分区和分类后的每个分区的负荷资源的实时负荷监控数据;根据整体区域的负荷资源的负荷能力、每个分区的负荷资源的负荷能力和每个分区的负荷资源的实时负荷监控数据确定调控指令;对调控指令进行合理性校验,校验通过后将调控指令下发至分区中一个或者多个分类后的负荷资源所对应的能源控制器,通过能源控制器对负荷资源进行负荷调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侧灵活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先对整体区域负荷资源进行分区和分类后的每个分区的负荷资源的实时负荷监控数据,包括:获取整体区域的所有负荷资源;利用预先确定的地理分布指标对整体区域的所有负荷资源进行分区,利用预先确定的分类指标对分区后的负荷资源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负荷资源的实时负荷数据进行聚合,确定分类聚合实时数据;将每个分区中的所有分类聚合实时数据进行聚合,得到分区聚合实时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户侧灵活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某个分区的历史负荷监控数据以及历史调控指令;将历史监控数据以及历史调控指令上报至电力交易中心平台;获取电力交易中心平台根据历史调控指令生成的调控需求量以及获取调控需求相应时刻,按照调控需求量及调控需求相应时刻对照历史监控数据计算实际执行情况,根据实际执行情况确定结算信息,将结算信息进行结算展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侧灵活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整体区域的负荷资源的负荷能力、每个分区的负荷资源的负荷能力和每个分区的负荷资源的实时负荷监控数据确定调控指令,包括:根据每个分区的负荷资源的类别确定分区内部调控优先级,根据每个分区的地理信息确定分区调控优先级;根据每个分区的负荷资源的负荷能力、每个分区的负荷资源的实时负荷监控数据确定每个分区的当前负荷实时可调控量;根据整体区域的负荷资源的负荷能力、所有分区的负荷资源的实时负荷监控数据和分区调控优先级确定每个分区的调控需求量;根据某个分区的当前负荷实时可调控量、该分区的调控需求量和对应分区的分区内部调控优先级确定调控指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侧灵活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能源控制器获取负荷设备分钟级的实时负荷监控数据,分钟级的实时负荷监控数据通过系统操作界面动态展示,并存储在本地数据库;将分钟级的实时负荷监控数据上报至电网调控系统,作为调控指令依据,将历史数据每日上报至电力交易中心,作为结算依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客户侧灵活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先确定的分类指标对分区后的负荷资源进行分类,包括:
获取分类指标和调控场景,确定分类指标为响应时间分类指标,根据响应时间分类指标和调控场景对分区后的负荷资源数据中的单体负荷进行分类,依据响应时间大小由小到大分为1到6级的响应级别。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客户侧灵活负荷聚合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调控指令进行合理性校验,校验通过后将调控指令下发至分区中一个或者多个局部区域分类后的负荷资源所对应的能源控制器,通过能源控制器对局部区域的负荷资源进行负荷调控,包括:对于接收到的调控指令进行合理性校验,确保调控满足负荷容量、功率、速率性能要求;将校验不通过指令反馈给电网调控系统;将校核通过的指令下发至分区内的能源控制器执行,通过能源控制器对分区内的不同分类的负荷资源进行调控,执行情况在实时监控模块展示。8.一种客户侧灵活负荷聚合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对整体区域的负荷资源进行分区和分类后的每个分区的负荷资源的负荷能力、获取整体区域的负荷资源的负荷能力以及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健包铁刘杨何蕾刘闯袁启海马桂尧王建国蒙永平徐瑞林车权李军张明媚刘育明张颖詹航李登峰李小菊刘霜杨旼才夏翰林司萌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