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围护系统及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914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围护系统及施工方法,涉及基坑围护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沿基坑侧壁交错间隔布设的钢桩,钢桩两侧面分别固定有一围檩,钢桩顶部固定有一冠梁,钢桩顶部和冠梁底部之间卡接有支撑座;钢桩底部固定有设置有与钢桩配合的底座,底座上贯穿有锚固件,钢桩通过锚固件与底座固定连接;围檩远离钢桩的一侧面铰接有若干调节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基坑围护系统采用交错间隔设置的钢桩作为主要固定桩,在并在钢桩顶部设置支撑座用于固定冠梁,在钢桩底部设置贯穿有锚固件的底座作为基底,使整个围护系统安装更牢固,提高整个围护系统的稳固性,并且整个构成围护系统的各个部件在使用过后能够拆除,使得该围护系统中的部件能够循环使用。够循环使用。够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围护系统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坑围护
,特别是涉及一种深基坑围护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深基坑开挖是现代大型建筑地下构筑物的重要施工程序,现有技术基坑的围护及支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围护施工周期长,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的变形无法调整,围护的圈梁及连续墙拆除工作量很大且均无法回收。
[0003]在地下工程基坑围护体系中,型钢截面简单,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作为基坑这种临时工程的组成构件在基坑使用完毕后可以进行回收并多次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因此其在地下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但单排型钢力学性能有限,当基坑深度逐步增加时只能通过增加支撑道数来满足围护结构受力及变形要求,即便如此,受制于单排型钢截面的极限性能指标,其最大适用的基坑开挖深度一般也不会超过13米,对于深基坑其使用性较差。
[0004]围护系统由板墙、围檩、冠梁以及附属构件构成,其中板墙大都是使用型钢构建。常规基坑围护体内常用的型钢截面过于简单,若围护体采用两排或多排普通型钢,但由于普通型钢之间因无法进行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围护系统,包括沿基坑侧壁交错间隔布设的若干钢桩(1),若干所述钢桩(1)构成围护系统中的板墙,若干所述钢桩(1)两侧面分别固定有一围檩(2),若干所述钢桩(1)顶部固定有一冠梁(3),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钢桩(1)顶部和冠梁(3)底部之间的位置卡接有与若干钢桩(1)配合的支撑座(4),所述冠梁(3)设置在支撑座(4)内部;若干所述钢桩(1)底部固定有设置有与钢桩(1)配合的底座(5),所述底座(5)上贯穿有锚固件(6),所述钢桩(1)通过锚固件(6)与底座(5)固定连接;所述围檩(2)远离钢桩(1)的一侧面铰接有若干调节杆(7),若干所述调节杆(7)远离围檩(2)的一端分别与支撑座(4)、底座(5)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系统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桩(1)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钢桩(1)两侧面沿其轴向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槽(101),所述钢桩(1)两端均开设有与支撑座(4)、锚固件(6)配合的通孔(102),所述钢桩(1)一底面上固定有与围檩(2)配合的限位槽(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系统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主体横截面呈凹槽形,所述支撑座(4)内底部开设有与通孔(102)配合的贯穿孔(401),所述支撑座(4)通过穿过通孔(102)、贯穿孔(401)的螺栓(8)与钢桩(1)固定连接,所述螺栓(8)位于支撑座(4)内部的一端延伸至冠梁(3)内部,所述支撑座(4)底部边缘固定有若干与调节杆(7)铰接的第一连接座(4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系统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底部固定有若干与钢桩(1)配合的上限位挡板(403),所述支撑座(4)两侧面上固定有若干第一加强肋板(4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围护系统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横截面为开口朝下的凹槽形,所述底座(5)顶部固定有与钢桩(1)配合的下限位挡板(501),所述底座(5)上开设有与锚固件(6)配合的安装孔(502),所述底座(5)顶部边缘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宇蒙崔军陈爽张井辉李猛韩岭栾红光张光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方圆华东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