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感器部件以及安装部件
[0001]本公开涉及电感器部件以及安装部件。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电感器部件,存在日本特开2014
‑
13815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该电感器部件具备基板、设置于基板的两面的螺旋导体、覆盖螺旋导体的磁性层、设置于磁性层的表面的外部电极、连接于螺旋导体的外周端的引出导体、以及将引出导体和外部电极连接的连接导体。螺旋导体和引出导体构成线圈。引出导体配置于螺旋导体的径向外侧,沿着基板的边延伸。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
13815号公报
[0004]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电感器部件中,在为了流过大电流而提高直流叠加允许电流的情况下,为了抑制磁饱和而使螺旋导体为1匝以下。发现,当欲实际制造这样的电感器部件时,存在以下问题。
[0005]由于螺旋导体的两端接近,因此与螺旋导体的两端的每一个连接的两个引出导体也相互接近,存在线圈中具有最大电位差的两个引出导体短路的担忧。另外,由于两个引出导体配置于螺旋导体的径向外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器部件,其中,具备:基体,具有主面;线圈,配置在所述基体内,沿着所述主面延伸;以及第一垂直布线及第二垂直布线,以端面从所述基体的所述主面露出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基体内,且连接于所述线圈的两端的每一个,所述线圈具有:线圈布线部,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并沿着周向延伸为1匝以下;第一焊盘部,是供所述第一垂直布线连接的部分,并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焊盘部,是供所述第二垂直布线连接的部分,并连接于所述第二端部,从与所述主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焊盘部的至少一部分沿与将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连结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且向所述线圈布线部的内周面接近的方向延伸,从与所述主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二焊盘部的至少一部分沿与将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连结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且向所述线圈布线部的内周面接近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所述电感器部件还具备:第一外部端子,与所述主面及所述第一垂直布线的所述端面接触;和第二外部端子,与所述主面及所述第二垂直布线的所述端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所述基体包含磁性粉,所述第一外部端子及所述第二外部端子与所述磁性粉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所述电感器部件还具备设置于所述主面的包覆膜,所述包覆膜包含黑色着色剂。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从与所述主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焊盘部具有直线状的第一平面,该直线状的第一平面是所述第一焊盘部的延伸方向的末端面且与所述线圈布线部的内周面对置,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线圈布线部的内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没有成为所述第一焊盘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线圈布线部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中最小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从与所述主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焊盘部具有:直线状的第一平面,沿将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连结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线圈布线部的内周面对置;和直线状的第二平面,沿与将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连结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线圈布线部的内周面对置,在将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且与所述线圈布线部的内周面中的同所述第一平面对置的部分相接的面设为第一假想面,并将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且与所述线圈布线部的内周面中的同所述第二平面对置的部分相接的面设为第二假想面时,所述第二假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a小于所述第一假想面和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的距离b。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从与所述主面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焊盘部具有:直线状的第一平面,沿将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连结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线圈布线部的内周面对置;和直线状的第二平面,沿与将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连结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