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相位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9030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线相位调节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旋转轴,第一动力件,主动力齿轮,第一动力件用于带动第一旋转轴和主动力齿轮旋转;围绕第一旋转轴设置的多个调控齿轮,每个调控齿轮用于与一个天线移相器连接;旋转齿轮,旋转齿轮用于在主动力齿轮的带动下围绕第一旋转轴旋转、并选择性地转至预定位置以与调控齿轮中的一者啮合;可移动设置在第一旋转轴上的固定件,与固定件连接的第二动力件,第二动力件用于带动固定件沿第一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固定件用于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卡持和释放位于预定位置的旋转齿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天线相位调节装置具有驱动天线多路移相器调节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相位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相位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天线技术发展,多频段智能天线将成为未来天线的必然趋势,进而天线规模不断扩大,通道数增加,相位调节路数增加。而天线相位调整机构为天线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多路下倾角调节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0003]现有的应用于天线多路相位调节的传动机构大多采用单/双电机来实现多路调控齿轮的切换和驱动,相位调节路数、装置占用空间、相位调节效率作为结构方案评价三大因素。多频段天线将会成为未来智能天线的发展趋势,控制天线相位调整机构需要增加调控齿轮切换功能,从而实现多路相位的调节。
[0004]然而,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多频段天线趋于小型化设计,而天线规模却不断扩大,这将导致相位调节路数增加。如何满足天线调控路数增加的情况下,天线多路相位调整的需求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相位调节装置,实现天线多路相位调整。
[0006]为解决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旋转轴连接的第一动力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的主动力齿轮,所述第一动力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主动力齿轮旋转;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设置的多个调控齿轮,每个所述调控齿轮用于与一个天线移相器连接;与所述主动力齿轮啮合设置的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用于在所述主动力齿轮的带动下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并选择性地转至预定位置以与所述调控齿轮中的一者啮合;可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的固定件,与所述固定件连接的第二动力件,所述第二动力件用于带动所述固定件沿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固定件用于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卡持和释放位于所述预定位置的所述旋转齿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旋转齿轮均连接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的第一限位件和与所述旋转齿轮连接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在所述旋转齿轮运动到复位位置时卡持所述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在被所述第一限位件卡持时阻止所述旋转齿轮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件为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旋转齿轮运动到复位位置时,所述限位柱抵持在所述限位槽的侧壁上而被卡持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围绕形成收容空间的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包括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上设置有齿状凸起,所述齿状凸起用于与所述旋转齿轮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相位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平行的第一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底壁上、且与所述第一旋转轴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波杨鑫段涛杨洪亮张国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