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立体绿化的生态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98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立体绿化的生态模块,包括两个圆筒,圆筒的底部封闭,形成种植池,其底端的前侧向上倾斜形成斜面,后侧为水平面,水平面上设有凸起,凸起的尺寸与筒口的口径相同,使用时,多个生态模块呈品字形叠放、卡接,以使生态模块之间的角度可转动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可通过相互之间的叠放卡接替代传统的水泥湿砌的方式,且安装简单快捷,拆卸方便,通过生态模块之间的连接角度的转变,适用不同的地形地势。适用不同的地形地势。适用不同的地形地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立体绿化的生态模块


[0001]本技术涉及立体绿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立体绿化的生态模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数围墙、挡土墙、边坡支护所使用的砌筑材料多为实心模块或空心模块,本身不具有绿化效果,绿化则多采用栽植攀援植物、喷播和墙体附着外挂等手段。墙体及绿化往往分而治之,施工工期较长,且互相制约,往往还要做出墙体建设与绿化取舍的两难选择。如何将二者结合统一,既能保留墙体的功能,又能实现墙体的绿化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且现有的采用模块制作的景观生态墙,在构建形式上多为二次建构,不仅建设速度较慢,且模块之间灵活度有限,使得砌块只能布置于同一平面内,很难实现自由弧形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立体绿化的生态模块,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可通过相互之间的叠放卡接替代传统的水泥湿砌的方式,且安装简单快捷,拆卸方便,通过生态模块之间的连接角度的转变,适用不同的地形地势。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立体绿化的生态模块,包括两个圆筒,圆筒的底部封闭,形成种植池,其底端的前侧向上倾斜形成斜面,后侧为水平面,水平面上设有凸起,凸起的尺寸与筒口的口径相同,使用时,多个生态模块呈品字形叠放、卡接,以使生态模块之间的角度可转动调节。
[000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筒的筒口向下设置有弧形的开口,所述开口与筒底斜面对应。
[000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筒的筒壁前侧设置导水槽及泄水孔。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水槽的顶端与所述开口对应,泄水孔位于导水槽内。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为弧形,可与所述筒口适配。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在使用时,多个生态模块呈品字形叠放,通过凸起与筒口配合,实现了生态模块之间的连接安装,代替传统的水泥湿砌方式,不仅安装简单快捷,且利于拆卸,凸起设置为弧形,可与筒口适配,使得生态模块之间角度可调节,进而根据地形变化,旋转安装,适用性强,且可形成多种造型,有效的美化了环境,可用于围墙绿化、挡土墙绿化、边坡绿化和景观造型,圆筒的筒口向下设置有弧形的开口,开口与筒底斜面对应,增大了植物的生长空间,导水槽、泄水孔的配合,实现了生态模块内多余水的引流,避免了绿植因水量过多而烂根等现象。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4]图4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5]图5为多个生态模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6为多个生态模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二;
[0017]图7为图6的俯视图。
[0018]以上各图中:1、筒口;2、开口;3、斜面;4、导水槽;5、泄水孔;6、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一种用于立体绿化的生态模块,参见图1至7,具体结构为:包括两个圆筒,在本实施例中,在尺寸及结构上,两个圆筒相同,以其中一圆筒为例,圆筒的底部封闭,形成种植池,在使用时,种植池内填充土壤,圆筒的筒口1朝上;
[0023]进一步的,圆筒底端的前侧向上倾斜形成斜面3,圆筒底端的后侧为水平面,在水平面上设有凸起6,凸起6为圆弧形,圆弧形凸起的尺寸与筒口1的内径相同,凸起6可嵌入左圆筒的筒口1,与筒口1适配,使用时,多个生态模块呈品字形叠放、卡接,以使生态模块之间的角度可转动调节;
[0024]进一步的,通过凸起6与筒口1配合,在使用时,多个生态模块呈品字形叠放、卡接,替代传统的水泥湿砌的方式,且安装简单快捷,拆卸方便,通过筒口1设置为圆形,凸起6为圆弧形,可实现立体绿化生态模块之间连接角度的转变,进而根据地形变化,旋转安装,适用性强,且可形成多种造型,有效的美化了环境,可用于围墙绿化、挡土墙绿化、边坡绿化和景观造型;
[0025]进一步的,圆筒的筒口1向下设置有弧形的开口2,在圆筒的竖向上,开口2与筒底斜面3对应,在使用时,上方生态模块底部的凸起6可与下方生态模块顶部的筒口1适配,使
得斜面3与开口2配合后,其配合口变大,增大了植物的生长空间,利于植物的栽植以及植物的生长。
[0026]进一步的,在圆筒的筒壁前侧设置导水槽4及泄水孔5,导水槽4的顶端与开口2对应,泄水孔5位于导水槽4内,实现了圆筒内多余水的引流,避免了绿植因圆筒内水量过多而烂根等现象。
[0027]在养护时,当种植池水满时,水沿开口2的最低位置流入导水槽4内,并通过斜面3被引进下模块的圆筒内,斜面3的设置与导水槽4、泄水孔5的配合,实现了将上方立体绿化生态模块的水引入到下方立体绿化生态模块内,方便了浇灌等管理方便的养护工作,且节约了水源,同时避免了绿植因水量过多而烂根等现象。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立体绿化的生态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圆筒,圆筒的底部封闭,形成种植池,其底端的前侧向上倾斜形成斜面,后侧为水平面,水平面上设有凸起,凸起的尺寸与筒口的口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立体绿化的生态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的筒口向下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林刘新伟于国鑫封姣纪玉顺李珊珊张式雷姜硕梁诚睿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