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控制系统及注塑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893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注塑机,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射嘴阀,能用于导通或堵塞射嘴流道;射胶油缸,能用于驱动注射推杆;加料油缸,能用于驱动加料推杆;主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液压泵以及分别与第一液压泵串联的第一液压油路和第二液压油路,第一液压油路的两端与射胶油缸连通,第二液压油路的两端与加料油缸连通;副液压系统,包括相串联的第二液压泵和第三液压油路,第三液压油路的两端与射嘴阀连通,液压控制系统设置了两套相对独立的液压系统,将射嘴阀的驱动独立于射胶油缸和加料油缸的驱动,动力分配兼顾了同步动作的需求,并且射嘴阀的驱动力可以单独设置,使用小功率的副液压系统供应慢速动作,驱动控制更精准。驱动控制更精准。驱动控制更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控制系统及注塑机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一种注塑机。

技术介绍

[0002]BMC是英文Bulk Molding Compound的字首缩写,中文名称为团状模塑料。这是一种半干法制造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制品的模压中间材料,由不饱和聚脂树脂、短节玻璃纤维(占比10%至30%,长度在0.8

12.5mm之间)、填料碳酸钙以及其他各种添加剂经充分混合而成的料团状预浸料。BMC塑料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又适应各种成型工艺,可满足各种产品对性有的要求。
[0003]BMC原料蓬松度高,存在注射计量精准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及一种注塑机,旨在解决现有BMC原料注射计量精准度不高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0007]射嘴阀,能用于导通或堵塞射嘴流道;
[0008]射胶油缸,能用于驱动注射推杆;
[0009]加料油缸,能用于驱动加料推杆;
[0010]主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液压泵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压泵串联的第一液压油路和第二液压油路,所述第一液压油路的两端与所述射胶油缸连通,所述第二液压油路的两端与所述加料油缸连通;
[0011]副液压系统,包括相串联的第二液压泵和第三液压油路,所述第三液压油路的两端与所述射嘴阀连通。<br/>[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
[0013]压力传感器,能用于检测储料筒内的压力值;
[0014]控制器,所述第一液压油路设置有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液压油路设置有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三液压油路设置有第三换向阀,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和所述第三换向阀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配置为能根据所述压力值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和所述第三换向阀的工作位置。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
[0016]第一位移传感器,能用于检测所述加料油缸的行程;
[0017]第二位移传感器,能用于检测所述射胶油缸的行程;
[0018]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配置为能根据所述压力值、所述加料油缸的行程以及所述射胶油缸的行程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和所述第三换向阀的工作位置。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液压油路还设置有液控单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与所述第三换向阀的A端及B端及所述射嘴阀分别相连,所述液控单向阀配置为能自所述A端向所述射嘴阀传递液压油,以及能自所述B端向所述射嘴阀传递液压油。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液控单向阀包括:
[0021]第一单向阀,与所述射嘴阀的一端连通;
[0022]第二单向阀,与所述射嘴阀的另一端连通;
[0023]第一口,所述第三换向阀的A端沿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连通;
[0024]第二口,所述第三换向阀的B端沿所述第二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分别连通。
[0025]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射胶油缸的缸盖端。
[0026]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
[0027]顶针油缸,用于驱动顶针,所述副液压系统还包括第四液压油路,所述第四液压油路与所述第二液压泵串联,所述第四液压油路的两端与所述顶针油缸连通。
[0028]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四液压油路设置有第四换向阀,5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四换向阀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配置为能根据所述压力值控
[0029]制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和所述第四换向阀的工作位置。
[0030]本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注塑机,包括:
[0031]储料筒,能用于盛装BMC原料;
[0032]0加料筒,与所述储料筒相连通;
[0033]注射推杆,设置于所述储料筒内并能沿所述储料筒前进或后退;
[0034]加料推杆,设置于所述加料筒内并能沿所述加料筒前进或后退;
[0035]射嘴部,具有射嘴流道,所述射嘴部设置于所述储料筒且所述射嘴流道与
[0036]所述储料筒相通;
[0037]5如前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射嘴阀
[0038]设置于所述射嘴部上并能够导通或堵塞射嘴流道,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射胶油缸与所述注射推杆相连并能够驱动注射推杆,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加料油缸与所述加料推杆相连并能够驱动加料推杆。
[0039]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注塑机还包括:0顶针,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顶针油缸与所述顶针相连并能够驱动所述顶针。
[0040]在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控制系统,其设置了两套相对独立的液压系统,两套液压系统具有各自的液压泵,其中主液压系统至少能用于驱动射胶油缸和加料油缸,副液压系统能用于驱动射嘴阀,这样将射嘴阀的驱动独立于射胶油
[0041]缸和加料油缸的驱动,动力分配兼顾了同步动作的需求,并且射嘴阀的驱动力5可以单独设置,使用小功率的副液压系统供应慢速动作,驱动控制更精准。
[004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43]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0044]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主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副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6]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7]110、射嘴阀;120、射胶油缸;130、加料油缸;140、主液压系统;141、第一液压泵;142、第一液压油路;1421、第一换向阀;143、第二液压油路;1431、第二换向阀;144、第五液压油路;145、第六液压油路;150、副液压系统;151、第二液压泵;152、第三液压油路;1521、第三换向阀;1522、液控单向阀;15221、第一单向阀;15222、第二单向阀;15223、第一口;15224、第二口;153、第四液压油路;1531、第四换向阀;160、顶针油缸;170、射移油缸;180、锁模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48]尽管本技术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技术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技术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射嘴阀,能用于导通或堵塞射嘴流道;射胶油缸,能用于驱动注射推杆;加料油缸,能用于驱动加料推杆;主液压系统,包括第一液压泵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压泵串联的第一液压油路和第二液压油路,所述第一液压油路的两端与所述射胶油缸连通,所述第二液压油路的两端与所述加料油缸连通;副液压系统,包括相串联的第二液压泵和第三液压油路,所述第三液压油路的两端与所述射嘴阀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传感器,能用于检测储料筒内的压力值;控制器,所述第一液压油路设置有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液压油路设置有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三液压油路设置有第三换向阀,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和所述第三换向阀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配置为能根据所述压力值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和所述第三换向阀的工作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位移传感器,能用于检测所述加料油缸的行程;第二位移传感器,能用于检测所述射胶油缸的行程;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位移传感器和所述第二位移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配置为能根据所述压力值、所述加料油缸的行程以及所述射胶油缸的行程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和所述第三换向阀的工作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液压油路还设置有液控单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与所述第三换向阀的A端及B端及所述射嘴阀分别相连,所述液控单向阀配置为能自所述A端向所述射嘴阀传递液压油,以及能自所述B端向所述射嘴阀传递液压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单向阀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江华陈猛陈伟刘立雄戚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