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885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层施工人工景观山,且每层的施工步骤包括:分层摊铺、压实土体,并在压实下层土体之后,先于下层土体上布设土工格栅,再摊铺上层土体,当相邻两层土工格栅布设完毕时,将相邻两层土工格栅的边缘进行固定;在最后一层土体压实后,对整层人工景观山区域进行注浆;当所有层人工景观山施工完毕后,对该人工景观山的山体进行变形监测;根据变形监测结果对该山体的边坡进行适配修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造山堆填工程的易因机械强夯密实而引起山体滑坡、坍塌技术问题。利用注浆改良了土体的力学性能,且利用土工格栅形成拉结体系,保证山体整体稳定性。保证山体整体稳定性。保证山体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园艺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建设绿色城市的理念深入展开,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和谐及保护要求及大提高,城市人造景观山成为了城市景观工程中一大明星亮点。但造山堆填工程往往地质情况复杂,多数不具备机械强夯密实条件,盲目堆填极易引起山体滑坡、坍塌,引起安全隐患,再对其进行后续的修补施工则会大大延长工期,并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着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造山堆填工程的易因机械强夯密实而引起山体滑坡、坍塌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分层施工人工景观山,且每层的施工步骤包括:
[0006]S101、分层摊铺、压实土体,并在压实下层土体之后,先于下层土体上布设土工格栅,再摊铺上层土体,当相邻两层土工格栅布设完毕时,将相邻两层土工格栅的边缘进行固定;
[0007]S102、在最后一层土体压实后,对整层人工景观山区域进行注浆;
[0008]S2、当所有层人工景观山施工完毕后,对该人工景观山的山体进行变形监测;
[0009]S3、根据变形监测结果对该山体的边坡进行适配修整。
[0010]本专利技术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布设土工格栅时,使该土工格栅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反包段;在将相邻两层土工格栅的边缘进行固定时,使下层该反包段向上反包至上层该土工格栅的底部并固定。
[0011]本专利技术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摊铺和压实上层土体时,均按照先边缘再中间的顺序进行。
[0012]本专利技术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对整层人工景观山区域进行注浆时,利用注浆管插入土体的方式进行注浆。
[0013]本专利技术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注浆前,提供多根注浆管,对该注浆管进行编号并将注浆管分布插入待注浆土体中,在注浆时,根据编号顺序采用跳孔方式进行注浆。
[0014]本专利技术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注浆的过程中,匀速提升该注浆管。
[0015]本专利技术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进一步改进在于,整层人工景观山区域的厚度在4~6米之间。
[0016]本专利技术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分层摊铺、压实土体时,
使压实后的土体厚度不大于1米。
[0017]本专利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专利技术通过土工格栅与注浆相结合的方式固定堆筑的土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造山堆填工程的易因机械强夯密实而引起山体滑坡、坍塌技术问题。利用注浆改良了土体的力学性能,且利用土工格栅形成拉结体系,保证山体整体稳定性。本方法克服了人造景观山不具备强夯条件,无法达到较高的密实度,盲目堆填易滑坡塌陷的的施工难点,保证了堆山施工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施工简单,操作速度快,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的土体剖面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的土工格栅边缘反包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的跳孔注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S1、分层施工人工景观山,且每层的施工步骤包括:
[0026]S101、分层摊铺、压实土体1,并在压实下层土体1之后,先于下层土体1上布设土工格栅3,再摊铺上层土体1,当相邻两层土工格栅3布设完毕时,将相邻两层土工格栅3的边缘进行固定;
[0027]S102、在最后一层土体1压实后,对整层人工景观山区域进行注浆;
[0028]S2、当所有层人工景观山施工完毕后,对该人工景观山的山体进行变形监测;
[0029]S3、根据变形监测结果对该山体的边坡进行适配修整。
[0030]本实施例中,堆填施工前先根据地勘报告确定地基土性质,根据土体1性质建立COMSOL多场物理耦合仿真模型,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地基土应力应变与溶质运移进行多场耦合分析,确定地基土的固结过程。用BIM软件按照设计图纸建立三维信息模拟图形,对其进行工艺分解,分层堆填压实,分层注浆,根据分解效果确定堆填顺序及操作流程。在BIM分层分解的基础上,建立标高控制网,作为工程的施工测量的依据,并依据模型参数进行现场施工交底,减少施工倾斜度误差。本方法在施工分析使用了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景观山基础与土体1进行了多场物理耦合分析,建立分析模型,结合固结理论预测地基土的
固结变形效果,为建筑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0031]本方法突破传统的挡土墙、喷浆护坡等边坡加固方法,采用注浆加土工格栅3的方式进行山体加固,一方面利用注浆改良了土体1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利用土工格栅3形成拉结体系,保证山体整体稳定性。使人造山体各个部位均有景观可塑性,保持面层能够进行苗木种植,提高了施工质量。进一步地,可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建立施工测量标高控制网,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进行标高复核,以确保堆填造型的准确性及美观性。以此来控制施工过程中山体的标高落差,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复核、比对来提高施工的精确度。
[0032]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人造景观山不具备强夯条件,无法达到较高的密实度,盲目堆填易滑坡塌陷的的施工难点,保证了堆山施工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施工简单,操作速度快,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期。本方法采用注浆的施工工艺来保证浆液在土体1中分部的均匀性,注浆成本低于护坡、挡土墙等成本,可有效节约施工成本。本方法中回填材料主要以杂填土为主,有效的减少了项目建筑施工中弃置土方的处理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践行了绿色施工理念。
[0033]优选的,如图3所示,在布设土工格栅3时,使该土工格栅3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反包段4;在将相邻两层土工格栅3的边缘进行固定时,使下层该反包段4向上反包至上层该土工格栅3的底部并固定。本实施例中,堆填初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分层施工人工景观山,且每层的施工步骤包括:S101、分层摊铺、压实土体,并在压实下层土体之后,先于下层土体上布设土工格栅,再摊铺上层土体,当相邻两层土工格栅布设完毕时,将相邻两层土工格栅的边缘进行固定;S102、在最后一层土体压实后,对整层人工景观山区域进行注浆;S2、当所有层人工景观山施工完毕后,对所述人工景观山的山体进行变形监测;S3、根据变形监测结果对所述山体的边坡进行适配修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布设土工格栅时,使所述土工格栅边缘向外延伸形成反包段;在将相邻两层土工格栅的边缘进行固定时,使下层所述反包段向上反包至上层所述土工格栅的底部并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景观山堆填加固施工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红亮郁风风齐胜邱瑾王宁徐泽森陆松飞黄森肖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