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规模化、工程化处理高浓度藻浆的藻水分离工艺。
技术介绍
研究表明,水体富营养化是湖泊、水库污染的重要表征,而蓝藻"水华"(water blooms)的产生则是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重要表征。在我国,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程度日 益严重,"水华"频繁出现,面积逐年扩散,持续时间逐年延长,严重制约着水域周边的社会 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多年的蓝藻治理经验并结合理论研究分析,已公认机械打捞是现阶段治理蓝 藻措施中唯一不对湖泊生态产生较大影响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来政府对蓝藻的治理投 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据统计仅无锡市2009年就从太湖中打捞出43万吨蓝藻。机械打捞的 蓝藻浆,一般含固率为0. 5-1. 5%间,外观呈稠厚粘滑的液体,采用一般过滤或絮凝分离很 难实现固液分离和脱水减容,处置效率低下。目前机械打捞蓝藻的处置,大部分采用近岸堆 放方式,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蓝藻死亡腐败后污染堆放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现有治理 蓝藻的装置及技术,比如气浮蓝藻处理船技术,能进行低浓度蓝藻处理,仅适用于蓝藻水华 富集程度不高的局部水域,不能形成规模化、工程化、处理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规模化、工程化处理高浓度藻浆的藻水分离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需要处理的含固率为0.5%~1.5%的藻浆泵入藻浆池后,再通过进水泵进入管道混凝器,与来自一级计量加药器的2-250ppm的混凝剂相混合后进行混凝反应后,输入二级气浮分离池进行藻水分离; (2)步骤(1)中产生的蓝藻浮渣由刮渣机刮到渣槽再流入藻渣池,其中脱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藻渣经管道泵送进入高速剪切装置,高速剪切装置在其转子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高切线速度和高频机械效应带来的强劲动能下,使悬浮液在定、转子狭窄的间隙中受到强烈的机械及液力剪切、离心挤压、液层摩擦、撞击撕裂和湍流等综合作用,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明,孙阳,石军,孙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德林海藻水分离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