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出风口浴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78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出风口浴霸,涉及浴霸技术领域。每个风道分别连通着一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沿着主壳体长边方向分布且分别位于主壳体长边中心线两侧,主壳体内置单向蜗壳结构的风道一和单向蜗壳结构的风道二,风轮组件一位于风道一内,风轮组件二位于风道二内,风道一连通着出风口一,风道二连通着出风口二,换气口B靠近出风口一,风道切换组件安装在出风口一与换气口B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以下技术优点:采用双风轮组件及双出风口设计,且双出风口都沿着所述主壳体长边方向分布,单个出风口长度加长,风量更大,发热模块位于出风口处,通风及取暖效果更好;结合风道的独立设置,出风模式选择更多。出风模式选择更多。出风模式选择更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出风口浴霸


[0001]本技术涉及浴霸
,特别涉及一种双出风口浴霸。

技术介绍

[0002]浴霸通过发热模块和风轮模块的组合解决了浴室的取暖及通风换气功能。浴室取暖的效果与浴霸发热模块及浴霸通风都相关,而浴霸通风除了受到风轮模块的影响,与浴霸内部风道的结构有很大的关联性,而且浴霸换气也与浴霸内部风道的结构有很大的关联性,由此可见,提升浴霸取暖及通风换气功能可以通过改进浴霸内部风道的结构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出风口浴霸,通过将两个出风口设置在长边处及设计内部风道的结合,提升浴霸取暖及通风换气功能。
[0004]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出风口浴霸,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置位于相互独立风道中的两个风轮组件,每个风道分别连通着一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处都安装着发热模块,两个出风口沿着所述主壳体长边方向分布且分别位于所述主壳体长边中心线两侧,换气口位于所述主壳体的侧部且与其中一个风道连通,所述主壳体内置单向蜗壳结构的风道一和单向蜗壳结构的风道二,风轮组件一位于所述风道一内,风轮组件二位于所述风道二内,所述风道一连通着出风口一,所述风道二连通着出风口二,换气口B靠近所述出风口一,风道切换组件安装在所述出风口一与所述换气口B之间。
[0005]优选地,所述风道切换组件包括导风板及驱动所述导风板封堵所述出风口一或者换气口B的转动电机。
[0006]一种双出风口浴霸,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置位于相互独立风道中的两个风轮组件,每个风道分别连通着一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处都安装着发热模块,两个出风口沿着所述主壳体长边方向分布且分别位于所述主壳体长边中心线两侧,换气口位于所述主壳体的侧部且与其中一个风道连通,所述主壳体内置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一风道内,第二风轮组件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双向蜗壳结构的所述第一风道一端连通着第一出风口、另一端连通着换气口A,单向蜗壳结构的所述第二风道连通着第二出风口。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技术优点:采用双风轮组件及双出风口设计,且双出风口都沿着所述主壳体长边方向分布,单个出风口长度加长,风量更大,发热模块位于出风口处,通风换气及取暖效果更好;结合风道的独立设置,出风模式选择更多;并通过改变风道设计,实现换气口位置的改变,能够满足不同安装需求。
附图说明
[0008]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
中:
[0009]图1是实施例1中双出风口浴霸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实施例1中双出风口浴霸换气模式导风板位置示意图,
[0011]图3是实施例1中双出风口浴霸通风模式导风板位置示意图,
[0012]图4是实施例2中双出风口浴霸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5是实施例2中双出风口浴霸通风及换气时风流路径标示图,其中:
[0014]1、主壳体,2、发热模块,
[0015]101、第一风道,102、第二风道,103、第一风轮组件,104、第二风轮组件,105、第一出风口,106、第二出风口,107、换气口A,
[0016]201、风道一,202、风道二,203、风轮组件一,204、风轮组件二,205、出风口一,206、出风口二,207、换气口B,208、导风板,209、转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左”、“右”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图1

3及图5中,标示在风道内部的实线箭头指示通风时风流路径,虚线箭头指示换气时风流路径。
[0020]一种双出风口浴霸,所述主壳体1内置位于相互独立风道中的两个风轮组件,每个风道分别连通着一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处都安装着发热模块2,两个出风口沿着所述主壳体1长边方向分布且分别位于所述主壳体1长边中心线两侧。
[0021]两个风道相互独立设置,互不干扰,使得出风模式增多,可以选择单出风口通风或者换气,可以选择双出风口通风,也可以选择一个通风与另一个换气同时进行。采用双风轮组件及双出风口设计,且双出风口都沿着所述主壳体1长边方向分布,单个出风口长度加长,风量更大,发热模块2位于出风口处,通风换气及取暖效果更好。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换气口位于所述主壳体1的侧部且与其中一个风道连通。其中一个风轮组件及其所在风道可用于换气,为了满足不同安装需求,换气口位置可以作出一定改变,而换气口位置改变的实现通常需要改变风道设计。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

3理解,所述主壳体1内置单向蜗壳结构的风道一201和单向蜗壳结构的风道二202,风轮组件一203位于所述风道一201内,风轮组件二204位于所述风道二202内,所述风道一201连通着出风口一205,所述风道二202连通着出风口二206,换气口B207靠近所述出风口一205,风道切换组件安装在所述出风口一205与所述换气口B207之间。并通过改变风道设计,实现换气口位置的改变,能够满足不同安装需求。
[0024]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风轮组件一203及其所在的所述风道一201用于通风或者换气,且驱动所述风轮组件一203的电机在通风模式和换气模式下转向相同,换气风流路径与
通风风流路径部分重合,换气和通风是通过风道切换组件进行风道切换来实现的。所述风轮组件二204及其所在的所述风道二202只用于通风。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道切换组件包括导风板208及驱动所述导风板208封堵所述出风口一205或者换气口B207的转动电机209。
[0026]当所述导风板208位于如图2中所示位置时,所述导风板208封堵所述出风口一205,所述风道一201与所述换气口B207连通,所述风轮组件一203及其所在的所述风道一201用于换气;当所述导风板208位于如图3中所示位置时,所述导风板208封堵所述换气口B207,所述风道一201与所述出风口一205连通,所述风轮组件一203及其所在的所述风道一201用于通风。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4

5理解,所述主壳体1内置第一风道101和第二风道102,第一风轮组件103位于所述第一风道101内,第二风轮组件104位于所述第二风道102内,双向蜗壳结构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出风口浴霸,包括: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内置位于相互独立风道中的两个风轮组件,每个风道分别连通着一个出风口,每个出风口处都安装着发热模块(2),两个出风口沿着所述主壳体(1)长边方向分布且分别位于所述主壳体(1)长边中心线两侧,换气口B(207)位于所述主壳体(1)的侧部且与其中一个风道连通,所述主壳体(1)内置单向蜗壳结构的风道一(201)和单向蜗壳结构的风道二(202),风轮组件一(203)位于所述风道一(201)内,风轮组件二(204)位于所述风道二(202)内,所述风道一(201)连通着出风口一(205),所述风道二(202)连通着出风口二(206),换气口B(207)靠近所述出风口一(205),风道切换组件安装在所述出风口一(205)与所述换气口B(207)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出风口浴霸,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切换组件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令东王小伟葛伟愿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极家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